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圣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圣旨1522挡刀布(理发业行话)。东北官话。辽宁本溪。

圣旨shèngzhǐ

❶ 〈名〉封建社会里皇帝的命令:草拟圣旨。
❷ 〈名〉比喻必须要听从的话:没有人拿他的话当圣旨。

圣旨

旨本指皇帝的诏谕等,古代臣民敬称皇帝的命令为圣旨,至宋代定帝命为圣旨,并成为公文常式。汉蔡邕《蔡中郎集·外集》二《陈政要七事疏》:“臣伏读圣旨。”

圣旨shèng zhǐ

皇帝的命令: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傍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还快些!(八·185)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文告契據部 > 詔誥 > 聖旨
聖旨  shèngzhǐ

詔書、詔記之美稱。因帝王尊爲聖上,故稱。此稱始於漢,至宋始定爲詔書常式。漢·蔡邕《陳政要七事疏》:“臣伏讀聖旨,雖周成遇風,訊諸執事,宣王遭旱,密勿祇畏,無以或加。”晉·鄭冲《勸進九錫文》:“明公宜承奉聖旨,受兹介福,允當天下。”

意思2

意思2

旨 谓 心意
天上的意思:灵志 灵机
天机,天意:冥机
帝王的意思:圣旨 圣意 明旨
求偶之意:夭桃
多数人的意思:众意
主要的意思:较 旨要 旨趣 要旨 大旨 奥旨 谊旨 宏旨 要旨 要本 归要 指要 指略 指归 指趣 大趣 大义 大意 大要 大指 要会 要义 要机 要归 要趣 头尾
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寓意
未经商讨而意思契合:冥(冥合) 暗合 暗同
(意见,想法:意思)

另见:意见 想法 意图 意旨 愿望

☚ 意思2   原意 ☛

诏书

诏书

诏(诏旨;诏板;诏版;诏命;诏策;诏敕;诏黄;诏卷;诏函;诏草;诏纸;诏制;诏音;诏勑;诏纶;诏告;诏号;诏检;诏谕;诏言;诏凤;凰诏;龙诏;凤诏;尺诏;飞诏;青诏;命诏;玺诏;凤尾诏;凤凰诏;黄素诏) 敕(敕文;敕命;敕书;敕封;敕令;敕谕;~教;~赠;制敕;黄敕;命敕;宣~;奉~) 旨(旨意;冲旨;圣旨;龙旨;睿旨;符旨;敕旨;意旨;听~;传~) 制(制书;制诏;诏制) 谕(谕旨;上谕) 板(一尺板) 纶(纶旨;纶书;纶册;纶诰;纶言;纶音;丝纶) 诰(诰命;紫诰;制诰;命诰) 麻(黄麻) 进止 宝命 圣命 大命 训命 黼命 王命 蹄书 简记 丹书 玺书 命书 尺书 凤书 天语 紫泥 紫书 辉音 兰检 黄符 黄卷 黄素 龙讼 龙函 龙纶 龙吟 龙綍 言丝 言綍 鹤头(鹤头书) 涣汗 涣命 涣号 尺一(尺一诏;尺一牍;尺一书;尺一板)
诏书的美称:丽册 显命
诏书的敬称:温纶
诰命的敬称:鸿诰
对帝王将相命令的敬称:钧旨
帝王的命令:敕教 敕画 敕黄 敕谕
帝王的诏书:德音 天书
帝王的诏书、命令:敕(敕令;敕命)
帝后命令、文告的总称:诏令 纶綍
皇帝的诏令:凤綍 凤诏
帝王的诏命:告命
第一道诏令:令甲
帝王有所赐予的诏书:锡命
帝王对宫中妇女发布的命令:阴令
诏书和檄文:诏檄
诏书和奏疏:诏疏
诏书的末尾:麻尾
(皇帝颁布的命令:诏书)

另见:皇帝 颁发 命令1

☚ 诏书   各种诏书 ☛

皇帝

皇帝

皇(皇王;皇极;皇辟;皇枢;皇灵) 上(太上) 帝 王
天子,皇帝:天辟
皇帝和太后:帝后 日月
封建帝后自谦之词:眇身
指皇帝:朝家 禾绢 当宁 耀灵 宸景鼎湖 邃旒 韬旒 圣神 云骖 辇毂 圣躬 天造 大驾 元龙 极星 国家 官里 高准 高旻 髯龙 龙服 龙象 云骖 黄中 黄后 衣黄人 衮龙袍 真龙天子
借指皇帝或皇后:圣驾
皇帝的代称:扆旒 圣明 圣朝 乘舆 御驾
皇帝之称:圣国
旧时对皇帝的称呼:官家
臣民对皇帝的称呼:皇上
臣下对皇帝的称呼:皇爷
对皇帝的敬称:宸造
唐代宫中对皇帝的敬称:宅家
对皇帝的尊称:圣皇 圣宸 渊圣 陛下
君主时代对在位皇帝的尊称:圣上
对当代皇帝的尊称:圣主 圣君 圣后圣帝
皇帝自称:
古代称刚死而尚未定谥号的皇帝、皇后:大行
与皇帝有关的:御(~众;~览) 圣(~旨;~驾) 龙(~颜;~体;~床;~准;~墀;~旟;~骥;~服;~象;~驭;~扆;鸾~;髯~;真~;飞~;轩~;天~;六~;衮~袍)
(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皇帝)

☚ 皇帝   各种皇帝 ☛

圣旨shèng zhǐ

皇帝的命令。《晋书·文帝纪》:“明公宜承奉~~,受兹介福,允当天下。”

圣旨

皇帝颁发的诏令之一种。其原意为遵奉或执行皇帝的旨意。如《蔡中郎集·陈政要七事疏》载:“臣伏读圣旨,虽周成遇风,讯诸执事,宣王遭旱,密勿祗畏,无以或加。”又《晋书·文帝纪》载:“明公宜奉圣旨,受兹介福,允当天下。”自宋代始,正式著为公文的形式,凡帝命称圣旨,皇后称教旨,太子称令旨。(《宋大诏令集》)元代,发布重大事项都用宣命或敕牒,处理日常政务用“圣旨”,圣旨以蒙文写成,再直译成汉文称白话圣旨,润色加工者称文言圣旨。清朝多用“谕旨”形式,间也用“圣旨”,但与前者有一定区分,据《大清会典·内阁》规定:“每日发科本章,满汉票签处当直中书,摘记事由详录圣旨为一册,曰丝纶簿。特降谕旨别为一册,曰上谕簿。”实际上,圣旨、谕旨只有述事内容方面的分工,并无实质性差异。

圣旨sheng zhi

imperial edict

圣旨

imperial edict


圣旨

imperial edict

圣旨

imperial edict

圣旨shèng zhǐ

皇帝的命令称圣旨,皇后的命令称教旨,太子的命令称令旨。汉朝蔡邕《蔡中郎集·外集二·陈政要事疏》:"臣伏读圣旨。"

圣旨

❶皇帝言论与处分之尊称。
❷仁宗天圣以后,垂帘听政之皇太后处分,也尊称圣旨。《长编》卷24十二月:“臣伏见陛下忧民太过,视事太勤……今有司指挥,多以札子取圣旨。”《愧郯录》卷2《圣旨、教、令之别》:“国朝所司承旨之别:乘舆称圣旨,中宫称教旨。”《长编》卷209癸酉:“群臣奏皇太后称殿下,皇太后处分称教旨。诏皇太后宜称圣旨。”《愧郯录》卷2《圣旨、教、令之别》:“天圣以后,母后或御东朝廷,则称‘圣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