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土壤耕作力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土壤耕作力学soil tillage mechanics是研究土壤耕作中机具作用于土体的力的特性,土壤的变形和运动,耕层最终状态的水、气、热、盐传导效应和支承强度以及这些现象变化规律的一门应用学科。据此可以预测耕作效果,指导耕具的设计、创制和有效使用,发展耕作和牵引新方法,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环境条件,同时减少耕作能耗、投资、土壤压实和水土流失,保护生态,改良环境。 图1 典型旱田土壤的剪应力—应变关系 在拉张破坏情况下,土体不发生剪切滑移,而是在土粒之间断开。土壤的拉张失效主要遵循格里菲斯准则,即 非饱和和饱和土的应力应变和失效状态比较完整地由以孔隙比ν和八面体法向应力(σ8)和八面体剪应力(τ8)为坐标轴的临界状态模型描述,如图2。当土体任一点应力状态到达(R)面时发生流动失效;到达(H)面时发生脆性破坏;到达临界状态线(C)时,土体单元的剪应力不再增加,单元只变形而容积不再变化。 在水田或沼泽土的情况下,往往呈现作用力定常而变形随时间而增大(蠕变)或变形保持定常而应力随时间而消减(松弛)这样的流变特性。当时间效应对所讨论的问题的受力与变形流动具有显著意义时,常将土壤作为含有应力与应变速率或应力、应变与时间之间关系的粘弹塑性体或某种流变体处理。图3为土壤蠕变过程一例。 图2 饱和和非饱和土临界状态模型 图3 加载与卸载下土体的应变时间关系曲线 土壤在高速下或在振动下的破坏,与静载下有所不同。土壤的高速单轴压缩试验证明,破坏应力随加载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与速度的对数成比例,直至一最大值,如图4。突然加载的应力不会立即传到土壤的各个部分,而是随塑性应力波的传递速度Vp扩散。即 在高速加载时,土体受到加速,其惯性力与速度平方成正比;惯性阻力亦随加载速度增加而迅速增加。如果能设法减小土体的惯性力,高速耕作就不是一定不适宜的。用振动工具减少牵引阻力可达50~75%,已应用于凿式犁、心土铲、暗沟犁、开沟犁等。但加上激振能耗,总能耗则较大。 图4 土壤破坏应力和加载速度关系 耕作工艺元素的力学方程 耕作部件的整个作用往往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分析,可采用分解为若干典型的简单工艺元素的结合。这样,部件整个作用可望由这些简单工艺元素的力学方程或所由之组成的响应行为方程描述。譬如W.若尼的平面二面楔水平耕作时的力学方程就是由刃口贯入切削,楔面法向力和摩擦阻力,以及土垡加速等几个工艺元素的阻力所组成: 部件耕作工艺的力学方程 在许多场合下, 一个部件的耕作工艺常常难于分解成为泾渭分明的组成工艺元素, 如将这些组成工艺元素的响应方程联合起来描述, 也将有较大的失真。这时许多研究者采用塑性极限平衡法: 根据部件在耕作中所综合造成的典型破坏剪裂区的形状与尺寸, 按刚体力学计算其受力。 部件设计方程 部件耕作土壤的过程可抽象为包含如下因素:土壤处于初始状态Si,经过具有形状TS的部件在输入力F的作用下,以一定的移动方式Tm耕作,获得所要求的最终土壤状态Sf。则所涉及的5个设计因素可明智地有意分开列成两个基本关系方程: 如将Ts,Tm,Si三个设计因素中的两个保持不变,例如,以不同的形状或参数在相同土壤初始状态Si中以相同的移动方式和速度Tm作业,则 发展趋势 土壤耕作力学的学科体系已初具规模,并已研究确立的一些定性概念和定量关系。但它作为分析耕作现象的基本方法和发展新型耕作法和机具的一门科学,必须更加重视以下一些基础问题的研究:❶进一步识辨描述和评价机械力对土壤的作用及作用的效率; ❷建立耕作后的土壤物理状态参数与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物理传导参数之间的相关联系; ❸识辨与评价有害的土壤状态,识辨与测量耕作后土壤状态对植物生长、水土保持及土壤强度的影响; ❹发展新的综合利用机器、灌溉、土壤改良剂、生物作用、薄膜或秸秆覆盖及其他工程措施等手段的工艺和耕作法。 土壤耕作力学soil mechanics in tillage土壤—耕作机械系统力学的简称。研究耕层土壤在切削、破碎、翻转、压实和支承等过程中,能量消耗及土壤应达到某种状况的学科。是农业土壤力学的一部分。目前主要从楔与土壤的相互作用开始,分析土壤在各种耕作部件作用下,所产生的土壤变形、运动和阻力,以探讨工作部件的几何形状、受力状况、能耗计算和磨损等问题,同时也从农业上研究如何提高土壤的肥力,以获得作物高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