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圆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圆子

圆子yuán zǐ

即元宵。南方有些地方叫汤圆。宋代以来,有元宵节吃圆子的习俗。赵师侠《南乡子·尹先之索净圆子词》:“元夜景尤殊,万斛金莲照九衢。……(下片)应是着工夫,脑麝浓薰费小厨。不比七夕黄蜡做,知无?要底圆儿糖上浮。”(3—2095)史浩《粉蝶儿·咏圆子》》:“咄嗟间,如撒下,真珠一串。火方燃,汤初滚,尽浮锅面。”(2-1272)

☚ 圆熟   缘底 ☛

圆子元子yuan2 zi3

(名)丸子:清汤~|红烧~。

圆子4850泛指丸子。胶辽官话。辽宁大连长海〖〗。江淮官话。江苏南京〖〗。氽~。江苏南通〖〗。安徽安庆〖〗。西南官话。四川成都〖〗。鱼肉~‖清汤~‖红烧~。吴语。上海〖〗。肉~‖鱼~。浙江杭州〖〗、宁波。应钟《甬言稽诂・释食》:「甬俗,糯、粳米合而粉之,作丸,入沸汤瀹之,谓之『𫗟子』,俗作~。」单指肉丸子。西南官话。湖北武汉〖〗。用豆腐炸的丸子。西南官话。湖北随州。糯米粉、红薯做成的一种圆形油煎食品。赣语。江西新余〖 〗、宜春〖〗。药片。客话。江西瑞金〖〗。

圆子

〈隐〉清末以来典当业指珍珠。系就其形状而言。

园子;圆子;辕子

◉ 园子yuán·zi 
❶种植菜、花、果、木的地方。〈例〉菜~/ 这一带的别墅都带有一个~/ ~里果树正在开花,秋后再来,将看到硕果累累。〈近〉园圃。
❷指戏园子。〈例〉听说京剧大师梅兰芳要出场了,~里顿时沸腾了起来。
◉ 圆子yuán·zi 
❶用糯米粉等做成的球形食品,大多有馅儿。〈例〉珍珠~/ 油炸~。〈近〉团子/ 丸子。
丸子。〈例〉肉~/ 药~。〈近〉团子/ 丸子。
◉ 辕子yuán·zi  车前驾牲畜用的两根直木。〈例〉那马刚一套上~,就急躁不安,直想向前奔。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飯食部 > 餅糰 > 元宵 > 圓子
圓子  yuánzi

亦作“糰子”,亦稱“團兒”。即元宵。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十一引《歲時雜記》:“煮糯爲丸,糖爲臛,謂之圓子。”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諸行》:“都下市肆,名家馳譽者……張家糰子。”元·佚名《鴛鴦被》第三折:“如何受不過苦楚,不怕他不隨順我,我買喜歡團兒你喫。”

圆子yuán zǐ

旧时典当业谓珠子。《切口·押当业》:“圆子: 珠子也。”

面食

面食

面(~片;~汤;~筋;~糊;发~;拉~)
古代面食:饼(汤~)
面做的长条状食品:面(面条;挂面;寿~;汤~;炒~;凉~)
谷类面做的细长条食品:粉(粉干;粉丝;粉条;炒~;凉~) 麨
用米、麦、豆等面做的块状食品:糕(糕点;蛋~;年~;寿~;发~;豆~)
白色米糕:雪糕
米粉制成的球形食品:团(团子;饭~;汤~;米花~)
糯米面做的圆子:汤圆 粉果 元宵 圆子
半圆形有馅的面食:饺(饺子;~饵;蒸~;煮~;水~) 粉角 扁食
一种煮着吃的条状食品,多用荞麦面轧成:饹 饸 飵
一种用面粉发酵后蒸成的食品:馒(馒头;馒首) 馍(馍馍;白馍) 玉柱 馄饨
一种用发面包馅的食品:包(包子;肉~;甜~)
一种发酵后烤制的面食:面包
用玉米等杂粮面做的食物:窝头(窝窝头)
裹成圆筒形的面食:卷(卷粉;春~;花~)
油炸的面食:馃(馃子) 馓(馓子;馓枝) 油条
古代一种油炸的面食:粔敉 镮饼 开口笑
一种面食:饸 饹瘩 面疙瘩
其他几种面食:饨 馄(馄屯;馄饨) 餫(餫饨) 锅贴 馎饦 饽饽 馉饳
面食、点心里所包的糖、菜、肉等:馅(馅子;肉~;豆~;糖~;饺~;饼~) 心子
菜馅:馅草
饼中的豆馅:
发面用的含酵母的面块(粉):发面 发粉面筋 面肥 老面 焙粉 起子 酵子 引酵

☚ 面食、饼子   饼子 ☛

圆(~子;~周) 团
圆圆的:窝圆
圆形:规 轮形
椭圆形:椭 椑 蛋形 鸭蛋圆 鸭蛋形长圆形
半圆形:拱(拱形;~桥) 罗锅(~桥)
圆或椭圆的一部分:弧形
三面构成U字形而一面是直线的形状:马蹄形
圆环形:环形
极圆:滴溜 溜圆(滚瓜溜圆) 滚圆 圆泛 滴圆 旋圆 浑圆 浑圜 圆混 圆乎乎 圆溜溜 圆滚滚 邓虏沦敦
圆而无棱角:刓团 輐断 魭断
圆的样子:团团 团圆 规规
圆滚的样子:的溜圆 滴溜溜
浑圆的样子:睆(睆睆)
圆而凸起的样子:圆鼓鼓

另见:圆形物

☚ 方   形式1 ☛

圆子

即元宵。

圆子

〈名〉(1)汤圆;元宵。
《金》七九: 荆统制娘子、张团练娘子……坐子好一回,上罢元宵~,方才起身。
(2) 丸子。
《金》四五: 一碗山药烩的红肉~。又九八: 王六儿安排些鸡子肉~,做了个头脑与他扶头。
<方>今苏北、安徽安庆、江西南昌话和吴方言有此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