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国际电信联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国际电信联盟

国际电信联盟

各国政府间关于电信事务方面的一个国际组织。1865年20个欧洲国家签订《国际电报公约》,组成国际电报联盟。1906年27个国家签订《国际无线电公约》。1932年7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马德里开会,决定把两个公约合并为《国际电信公约》,将国际电报联盟改名为国际电信联盟。1934年元旦新公约生效,该联盟正式成立,简称国际电联。它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其宗旨是:维护和扩大国际合作,以改进和合理使用各种电信;促进技术设施的用途,并尽量使之为公众普遍利用;协调各国行动以达上述目的。总部设在日内瓦。至1989年底,成员国有166个。组织机构有:全权代表大会、行政大会、行政理事会、总秘书处、国际频率登记委员会、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电信发展局。

☚ 世界石油大会——石油科技论坛组织   阿拉伯国家联盟 ☛

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

) 简称“国际电联”,是关于电报和无线电的政府间组织。1865年,欧洲20个国家在巴黎签订了一个《国际电报公约》,成立了“国际电报联盟”;1906年,英、美等27国在柏林签订了一个《国际无线电公约》;1932年,7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马德里召开会议,决定把原有的《国际电报公约》和《国际无线电公约》合并为《国际电信公约》,1934年国际电报联盟改称为“国际电信联盟”。1947年在美国大西洋城举行的会议上,国际电联重新调整组织机构,同联合国签订协定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联盟的宗旨是:在电信领域内包括以有线、无线、电缆、卫星、光纤等为传输手段的公众通信、广播、水上通信、导航、测位、地球探测、空间研究、无线电天文和标准频率及时间信号等方面,维护和扩大国际合作,改进和合理使用各种电信,促进并提供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援助,促进技术设施的发展及其最有效的利用,提高电信服务的效率并使之尽可能为社会各个领域普遍利用。联盟的主要机构是:(1)全权代表大会,由代表会员国代表团组成,是最高权力机构,每5年召开1次会议。主要任务是确定电联应当遵循的总政策,审查电联的工作报告,制定和修改有关电信方面的公约,选举正副秘书长、行政理事会理事和国际频率登记委员会委员。(2)行政大会,分世界行政大会和区域行政大会;前者的基本任务是修改国际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法规,后者主要是负责本区域的电信事务。(3)理事会,又称行政理事会,由全权代表大会从各区域选出的36个国家组成,每年召开1次会议,监督国际电联各常设机构行使职能的情况,协调并安排各常设机构的活动,审查并通过国际电联的财政年度预算。(4)总秘书处,负责处理行政和财政事情,出版电联的各种法规和国际电信业操作所需的文件,实施技术合作的项目。(5)国际频率登记委员会登记各国使用的频率的分配日期、目的、技术特性,以避免有害干扰。(6)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为无线电通信技术问题的咨询机构。(7)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为电报电话通信技术问题的咨询机构。1973年中国签署了新的电信公约,并被选为理事国。

国际电信联盟

(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联合国机构中历史最长的1个国际组织。简称“国际电联”、“电联”或“ITU”。国际电信联盟成立于1865年5月17日。为了顺利实现国际电报通信,由法、德、俄等20个国家在巴黎会议成立的国际组织,定名为“国际电报联盟”。1932年,70多个国家代表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会议,由1865年成立的国际电报联盟和1906年成立的国际无线电报联盟于1932年合并而成的各国政府间的国际电信组织,决定把“国际电报联盟”改为“国际电信联盟”。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47年在大西洋城召开国际电信联盟会议,经联合国同意,国际电信联盟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由瑞士伯尔尼迁至日内瓦。国际电报联盟成立后,相继产生了3个咨询委员会。1924年,在巴黎成立了“国际电话咨询委员会”(CCIF);1925年在巴黎成立了“国际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1927年在华盛顿成立了“无线电咨询委员会”。1956年,国际电话咨询委员会和国际电报咨询委员会合并为“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即CCITT。电联1969年通过决议,将5月17日定为世界电信日。1992年12月,国际电信联盟在日内瓦召开了全权代表大会,通过了电信联盟的改革方案,电信联盟的实质性工作由3大部门承担:❶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部门(ITU—T);
❷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
❸国际电信联盟电信发展部门。中国于1920年加入了国际电报联盟,1932年派代表参加了马德里国际电联全权代表大会,1947年在美国大西洋城召开的全权代表大会上被选为行政理事会的理事国和国际频率登记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合法席位一度被非法剥夺。1972年5月30日在电联第27届行政理事会上,正式恢复了中国在电联的合法权利和席位。共有成员国188个(1997年12月)。中国于1920年加入该组织,1972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决定加入《国际电信公约》。其后中国连续当选为电联行政理事会理事国。1989年5月,电联大会将中文列为工作语言。国际电信联盟2005年5月有成员189个。

国际电信联盟

联合国的专门机构,简称“ITU”。成立于1865年,总部自1948年以来设在日内瓦。其宗旨是:1.促进在电信方面进行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改进和合理使用各种电信手段,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2.促进技术设施的发展及其最有效的运用,提高电信业务效率;3.协调各国在电信方面的行动。

国际电信联盟

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

简称“国际电联”。负责协调全球电信技术标准和互联互通的联合国机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前身为1865年5月17日于法国巴黎成立的国际电报联盟,英文名称也是ITU,成立时有20个会员。随着电信工业的发展,该联盟于1924年、1925年和1927年分别成立了三个下属委员会:国际电话咨询委员会(CCIF)、国际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和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职责范围覆盖了当时有线和无线通信的各个方面。为了名实相符,1934年1月更名为国际电信联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联盟于1947年在大西洋城召开会议讨论组织的现代化发展,根据与新成立的联合国签订的协议,于1947年10月15日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总部由瑞士的伯尔尼迁往日内瓦,同时增设国际频率登记局(IFRB)下属机构,协调全球无线电频谱的分配。1956年,CCIF和CCIT合并为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T)。1989年又增设了电信开发局(BDT)下属机构,以指导发展中国家发展电信事业。为了更加灵活地适应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1992年在日内瓦召开的临时全会作出了重新调整ITU内部结构的重大决策,其下属机构重组为电信部(ITU-T)、无线通信部(ITU-R)和电信发展部(ITU-D)三个部门。联盟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权代表大会,由各国政府代表团组成,每四年召开一次。其常设领导机构是由全会选举产生的ITU理事会,由不超过25%的会员国家组成。根据全会的请求,还将不定期地召开国际电信全球会议,讨论修改国际电信章程,具体的技术标准则由ITU-T制订。联盟的领导核心是秘书长、副秘书长和三个局的主任。ITU有两类会员,一类是政府会员,由各国电信主管部门派员参加会议,具有表决权;另一类是部门会员,由电信运营业、制造业、独立研究机构等派员参加,能参加讨论和制订标准,但没有表决权。2003年ITU有189个政府会员,超过650个部门会员。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国际电联电信标准化局 ☛
国际电信联盟

国际电信联盟

创立于1865年5月,原称国际电报盟,1932年改现名,1947年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总部设在日内瓦。截止1985年6月,有160个成员国。全权委员会是最高机构,常设机构有事务总局和国际频率登记委员会、国际无线电通信咨询委员会。另设有执行理事会和总秘书处。宗旨是: 扩大和促进国际间电信技术的合作; 促进电信事业的普及; 协调各国电信政策,主要职能是,登记各国电台无线电频率的分配;协调各国电台无线电频率以消除相互间的干扰; 确定尽可能低的电信费率; 促进发展中国家创建和改进电信事业; 通过业务合作促使采取保障生命安全的各种措施并为成员国的利益进行研究、提出建议和出版资料。中国为该组织成员国,1973年被选为理事国。

☚ 国际可可组织   国际电话电报公司 ☛
国际电信联盟

国际电信联盟

简称国际电联。前身是1865年由20个国家组成的国际电报联盟和1906年组建的国际无线电公约,1934年合并而成。1947年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总部设在日内瓦。宗旨为在电信领域内以有线、无线、电缆、卫星、光纤等传输手段的公众通信、广播、水上通信、导航、测位、地球探测、空间研究、无线电天文和标准频率及时间信号等方面,维护和扩大国际合作,改进和合理使用各种电信,促进并提供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援助,促进技术设施的发展及其最有效的利用,提高电信服务的效率并使之尽可能为社会各个领域普遍利用。组织机构有:
❶全权代表大会;
❷行政代表大会;
❸理事会;
❹总秘书处;
❺国际频率登记委员会;
❻国际无线电委员会;
❼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国际电信联盟拥有160个成员国。1972年10月25日,中国加入 《国际电信公约》,1973年被选为理事国。

☚ 万国邮政联盟   世界气象组织 ☛

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

简称国际电联。从事有关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服务的国际性协调组织。总部在日内瓦。前身为1865年3月成立的国际电报联盟。1932年,70余国在马德里开会,决定改组为国际电信联盟。1947年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1968年第32届行政理事会上决定把5月17日定为“世界电信日”。中国于1972年10月25日加入《国际电信公约》。1973年中国签署了新的电信公约,并被选为理事国。1982年又签署了新的国际电信公约,并连续当选为理事国。该组织以促进各类电信事业的国际合作为宗旨。具体为:在电信领域内(包括以有线、无线、电缆、卫星、光纤等为传输手段的公众通信、广播、水上通信、航空通信、导航、测位、地球探测、空间研究、无线电天文和标准频率、时间信号等)维护和扩大国际合作,改进和合理使用各种电信设施,促进并提供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援助,提高电信服务的效率,并使之尽可能为社会各个领域普遍利用。主要活动:制订国际通信技术标准和通信法规,收集并向各国提供通信技术、业务资料,开展技术合作。组织机构:(1)全权代表大会:最高权力机构。由成员国代表组成,每5年召开一次例会。(2)世界行政大会:包括世界性行政大会和区域性行政大会。(3)行政理事会:由全权代表大会(1982年,内罗毕)选出的41个电联会员国组成,理事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4)总秘书处:负责行政和财务事宜,实施技术合作项目。(5)国际频率登记委员会。(6)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

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

前身是1865年成立的国际电报联盟,1934年改现名。1947年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宗旨:鼓励电信使用的国际合作,促进技术发展和协调各成员国和地区电信政策。组织机构:全权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每四年召开一次;世界大会应全权代表大会要求召开,检查和修订各种通信法规,讨论和协调国际通信中遇到的问题;理事会协调工作和批准财政年度预算。另设有总秘书处等4个常设机构。总部设在日内瓦。出版物:《电信杂志》等。

国际电信联盟

有关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服务的国际性协调组织。前身是1865年5月在巴黎成立的国际电报联盟,1934年吸收国际无线电通信联盟,并改称现名。1947年签约改组后,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成员国包括世界五大洲的大多数国家。中国于1920年参加该组织。其宗旨和任务是:扩大在电信方面的国际合作,促进电信技术的发展,协调各成员国的电信政策。主要职能是:登记各成员国电台无线电频率的分配;协调各成员国电台的无线电频率以清除相互间的干扰;确定尽可能低的电信费率;促进发展中国家创建和改进电信事业;通过业务合作促使采取保障生命安全的各种措施;收集和传递有关电信资料,定期举办各种会议,交流经验和思想。该组织的机构设置包括:国际电信联盟全权委员会,这是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各成员国代表组成;国际电信联盟世界性行政大会(审议特种电信问题)和区域性行政大会(审议限于区域性的特种电信问题);执行理事会由全体成员国大会选出的41个成员国代表组成;总秘书处向全权委员会负责。此外,还设有国际频率登记委员会、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和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等。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出版刊物有《国际电信联盟杂志》等。

国际电信联盟

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

联合国电信方面的专门机构。其前身是1865年在巴黎建立的国际电报联盟,1932年改现称。1947年改组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现有160多个国家与地区参加。联盟的宗旨是管理、协调和规划包括空间无线电在内的各种类型的国际电信;分配无线电频率,并对全世界各种目的的无线电频率进行登记;促进电信业的改进、扩大和合理使用,实现电信标准化。组织机构主要有全权代表大会与行政理事会,以及各种常设机构。国际电联通过召开国际会议,公布技术情报和进行技术合作三个主要途径来实现其宗旨。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 国际劳工组织   国际电联 ☛
国际电信联盟

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简称ITU

设立最早的国际性电信专门机构。它的宗旨是促进通信技术的有效利用和发展,提高电信业务效率,维持并增进有关的国际合作。其业务范围包括解决国际上有关电波频率分配、电话电报以及广播电视技术上的各种问题。它在有效利用静止轨道、开发卫星定位技术及分配宇宙业务用频率等方面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该联盟的最高机构为全权委员会议;常设机构有总秘书处、国际无线电频率登记委员会(Inter-national Frequency Registration Board,简称IFRB)、国际电视电报咨询委员会(Comite Consultatif International Telegraphonique etTelephonique,简称CCITT)和国际无线电通信咨询委员会(Comite Consultatif International des Radio-Commumications,简称CCIR)。
该联盟的前身是1865年成立的万国电信联盟和1906年成立的国际无线电信联盟。两个组织于1932年合并后改用现名,1947年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该组织的总部设在日内瓦,现有161个会员国。我国于1921年加入万国电信联盟。

☚ 国际卫星组织   国际新闻学院 ☛
国际电信联盟

国际电信联盟

英文缩写为:ITU。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从事有关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服务的国际协调组织。前身是1865年5月由欧洲20个国家组成的国际电报联盟。1932年改现名。1947年改组后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1986年有会员国160个。中国于1920年加入,1972年恢复合法代表席位后,连续当选为理事国。宗旨是:在电信领域内扩大国际合作;改进和合理使用各种电信;给予发展中国家技术援助,促进其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活动是制订国际通信技术标准和通信法规,收集并提供通信技术、业务资料,开展技术合作。组织机构有全权代表大会、行政大会、行政理事会、总秘书处。另设有国际频率登记委员会、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

☚ 日本海事检验协会   国际运输协会 ☛
0000610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