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四川省有少数民族52个,人口510万,建有3个民族自治州,8个民族自治县。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后,民族自治州县健全农技推广、农牧产品购销、农资供应的社会服务体系,建立粮食、畜牧、烤烟、水果、药材、林特产生产基地,占主导地位的农业持续发展。兴建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如凉山彝族自治州黔江卷烟厂、甘孜藏族自治州理伍铜矿、康定金汤河电站、凉山彝族自治州盐厂、平川铁矿、氯肥厂、黔江丝绸厂、药材厂、大河口电厂等。1993年民族地区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1993—1994年引进资金14.48亿元,协作项目402个。利用外资建立合资企业30多个。1994年凉山彝族自治州举办国际火把节期间与外商签订合同17项,引进外资1.1亿美元,国内协作项目50个,资金2亿多元。省批准成立的西沱经济技术开发区,甘孜海螺沟旅游度假区、西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工业开发区等都取得了进展。1993年四川省民族自治地区工农业产值比1952年增长8.8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4.5倍和8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