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德阳市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起步较早,影响较大,成效显著。1976年以后,农村改革首先从广汉开始。1977年春,广汉县委在西高公社了解到一些生产队在搞分组作业、定产到组、超奖短赔的办法,粮食增产,社员积极性也高。于是提出在全县推广,并经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同意搞试点。1978年初,在金鱼公社进行整顿经营管理、建立生产责任制试点,试行了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的办法,当年粮食总产量猛增25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22.5%,比全县增产比例高1.5倍,粮食平均亩产750公斤,每亩增产近150公斤。1978年10月27日,中共四川省委《工作简报》登载了省委工作组关于广汉县金鱼公社建立生产责任制的调查情况,决定在全省推广。1979年,广汉县农村90%以上的生产队实行了包产到组责任制,1980年全县普遍推行了这一作法。
广汉县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全国、全省和德阳各县影响很大。1979年,什邡、德阳、绵竹、中江等县在恢复按劳动定额评记工分的同时,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先后深入农村,亲自搞点,总结推广各种生产责任制的经验。到1980年,上述4县约有1万个生产队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占4县生产队总数的60%以上。什邡县主要实行分组作业、联产计酬责任制;中江县主要实行分组作业、定工定产责任制。1981年4县实行包产到组的生产队约有1.5万个,占生产队总数的80%以上。到1983年底,德阳市农村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工作基本完成。
同时,农村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改革也在广汉县取得突破。人民公社这一管理体制,从1958—1979年,经过20多年的实践,存在着严重弊病,不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1979年初,广汉县体制改革工作组经过充分酝酿,征求了有关部门意见,草拟了《加快改革步伐,争取早日把广汉建成现代化县》的报告,报中共四川省委。同年3月15日,省委领导在报告上批示:“既然要搞试点,总得给以条件,政策上要有特殊的办法,不然不可能前进”。广汉县委在新丰公社一砖厂试行“定、包、奖”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同年9月又在向阳公社的社办企业推广这一经验。并在向阳公社成立了公社工业公司、商业公司和农业技术服务公司以及农工商联合公司。这时,公社、大队干部的工作仍然没有分工,没有责任制,工作好坏无法考核,群众也有意见。1980年7月,向阳公社18名干部开始试行“定、包、奖”考核制度。同年11月初,改革向阳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摘掉了“向阳人民公社”牌子,挂起了“中国共产党向阳乡委员会”、“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广汉县向阳乡农工商联合公司”三块牌子。1981年8月,广汉全县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成为四川省第一批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德阳市其余4县也于1984年底基本完成公社、大队、生产队管理体制的改革。
1982年底,德阳市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各级党政狠抓了稳定和完善工作。
❶完善农业承包合同,加强合同管理工作。1987年上半年开始到1988年底,进行了土地承包改进和完善工作。什邡县在两路口乡、稳丰乡实行了多种土地租赁经营制:稳定承包地,扩大机动田,实行平均租赁和按全部面积自由租赁,或划拨基本口粮田后再行租赁;
❷健全完善土地承包管理和林业、牧业、渔业等多种经营项目的专业承包责任制。到1990年,全市集体林场承包面积为0.37万公顷,茶场承包面积为400公顷,果园承包面积为0.11万公顷,渔塘承包面积为0.34万公顷,副业承包项目达5187个。
改革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完善合作经济组织。1984年在广汉试点的基础上,全市乡镇一级普遍实行党政企分设,改人民公社为乡(镇),建立了乡(镇)人民政府。同时村、组建立了群众自治组织,改大队为村民委员会,改生产队为村民小组。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从1987年11月开始,在市中区八角井镇双榕村试点的基础上,1988年底基本结束。全市17 811个村民小组全部建立了农业生产(经济)合作社,1 951个村已有1 104个村建立了农业合作联社或合作社。

☚ (三)巩固提高   第七节 绵阳市 ☛
0000535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