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东坡诗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东坡诗话

东坡诗话

诗话辑集。宋苏轼撰,佚名辑。《郡斋读书志》著录,称“轼杂书有及诗者,好事者因集成二卷”。《诗话总龟》、《苕溪渔隐丛话》均曾摘引其文,可见其成书较早,至迟在南宋前期。今本仅一卷,三十二则。从书中所反映的诗学观点看,大抵主张“诗须要有为而作”,当“有补于世”;强调诗人创作要有生活实践、亲身感受,读者鉴赏也须“亲到其处”,亲历其境,如称陶渊明“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句,“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余之世农,亦不能识此语之妙也”。在艺术风格上,书中赞赏陶渊明、柳宗元“枯淡”的品味,而要求“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书中论用事,认为“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指出“好奇务新,乃诗之病”,并称黄庭坚诗“如蝤蛑江瑶柱,格韵高绝,盘飧尽废;然不可多食,多食则发风动气”,实际上对黄诗之流弊有所批评。有《说郛》本、《萤雪轩丛书》本。

☚ 沈存中诗话   东坡诗话补遗 ☛

东坡诗话

东坡诗话

见“东坡诗话录”。

☚ 东坡诗话录   诗词馀话 ☛
东坡诗话

东坡诗话

旧题宋·苏轼撰。原为二卷,今本一卷。又有《东坡诗话补遗》一卷,日人近藤元粹辑。轼 (1037—1101),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 人,仁宗嘉佑二年进士,一生在政治风浪中浮沉,既反对熙宁新政,又不苟同元佑旧党,故迭遭打击,曾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后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忠。此书非苏轼自撰。乃后人杂取其书中论诗之语编集而成。其论诗强调思想性、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认为“诗须要有为而作”,要“有补于世”,推崇杜诗“诗外别有事在”。此为苏轼一贯的文学思想。谓“最有妙处”的诗歌创作为“境与意会”,触到了诗歌意境的基本构成要素。于诸多风格中,最推崇“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以为不可企及。由此可见苏轼晚年对萧散恬淡的生活趣味的追求,及对超然淡泊、高风绝尘的诗歌意境和风格的向往。书中还对一些诗篇作者真伪作出考辨,诗意作出阐释,以及传抄有误的诗句有所订正,大多能发前人所未发,颇为精当,有助于对作品正确、深入地理解。有《说郛》本,《萤雪轩丛书》本。

☚ 诚斋诗话   诗病五事 ☛

东坡诗话

三卷。元陈秀民编。陈秀民,字庶子,四明 (又作温州) (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均不详。官至武冈城步巡检,提升为知常熟州,后加入张士诚军队,历浙江行中书省参知政事、翰林学士。博学善书,喜工诗文。著有《寄情集》、《元诗选》、《东坡文谈录》、《东坡诗话》。是书为陈秀民收集诸家论苏诗者另编为此书。其编次殊无体例。如《记仇池石》数诗,直书原诗,前后并无引述;《记芙蓉城诗》,则于题上加一个游字,错误之处尤甚。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所采历代诗话,苏诗仅占其中一家。而其总条目,较此本尚多大半。则可知此书所录疏漏之多。所引诸书,唯有《燕石斋续》一书,为世所罕见的传本,但持论颇为浅陋。又如陈秀民既是元朝人,而书中所引《西湖游览志》一条,本为明田汝成所作,陈秀民如何见之?故此书为后人假托伪作。《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东坡诗话》dong po shi hua

Remarks on Poetry of Dongpo→陈秀民 (Chen Xiumi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3:2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