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东垣试效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东垣试效方亦名 《东垣先生试效方》、《东垣效验方》。方书。金李杲撰。九卷,杲有《脾胃论》已著录。本书系其经验效方,经其弟子罗天益辑录、整理,成书于至元三年 (1266)。约十万字。卷一,分药象、饮食劳倦、燥热及发热等三门。卷二,分心下痞、中满腹胀、五积、心胃及腹中诸痛等四门。卷三,分呕吐、衄血吐血、消渴、疮疡等四门。卷四,分妇人、小儿二门。卷五,分头痛、眼、鼻不闻香臭等三门。卷六,分牙齿、腰痛二门。卷七,分大便结燥、痔漏、泻痢肠澼等三门。卷八,分小便淋闭、阴痿阴汗及臊臭二门。卷九为杂方门。计二十四门,列论二十七篇。每门之下,先有总论,以证候为主,详论各证候之病源、治法,后列方药。共辑方二百四十余首,医案医话二十余则。其论阐理透彻,辨析至微,其方药味多而不杂,法度严谨,切于实用。反映了 “补土派”之特色。其治疗大头瘟、绿翳瞳肿等验案,对后世也颇有启迪。对研究李杲之学术思想及临床运用,均有实用价值。有元刊本,一九八四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据明刊倪维德校刊本之影印本。 东垣试效方书名。又名《东垣先生试效方》、《东垣效验方》。9卷。金·李杲撰于1266年。计24门,分述药象及各种病证,包括饮食劳倦、心下痞、中满、腹胀、反胃,及妇人、小儿、眼鼻耳齿等病证。后为“杂方”。每门先设总论,以证候为主,详论病源、治法,后列诸方。书中收医论29篇,医方240余首,医案医话20余则。医论述理明晰,其有十余篇为李氏诸书所未见而仅载此书者。选方大多切于实用,所录普济消毒饮、益气聪明汤等对后世影响较大。李氏医案流传不多,此书所载诸案弥足珍贵。全书集医方、医论、医案、医话为一体,而重在脾胃病证用方,反映了脾胃学派的理论和制方特色。传本甚少,现仅存明代倪维德刻本,建国后有影印本。 东垣试效方dōnɡyuánshìxiàofānɡ医学方书。又名《东垣先生试效方》《东垣效验方》。9 卷。金·李杲撰于1266 年。计24门, 分述药象及各种病症, 包括饮食劳倦、心下痞、中满、腹胀、反胃及妇人、小儿、眼鼻耳齿等病症。后为“杂方”。每门先设总论, 以证候为主, 详论病源、治法, 后列诸方。书中收医论29 篇, 医方240 余首, 医案医话20 余则。医论述理明晰, 有十余篇为李氏诸书所未见而仅载此书者。选方大多切于实用, 所录普济消毒饮、益气聪明汤等对后世影响较大。李氏医案流传不多, 此书所载诸案弥足珍贵。全书集医方、医论、医案、医话为一体, 重在脾胃病症用方, 反映了脾胃学派的理论和制方特色。传本甚少,后世仅存明倪维德刻本, 现有影印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