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东坡词论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东坡词论考

《东坡词论考》

横山伊势雄撰。原载《东京教育大学文学部纪要》九二,收入《中国关系论说资料》第十五号第二分册(上)。本文以苏轼熙宁期与元丰期的作品为考察对象,探讨东坡词的特点,目的是通过探讨搞清在东坡的文学活动中词的制作具有怎样的意义。论者认为东坡熙宁期前丰的词是在杭州沙龙文坛以传统词的氛围制作以供妓女们演唱的,是些意识到酒席间听众们而制作的词,带有余兴的色彩,感伤的感情是以类型的表现唱出的,作者的感情假托于作品中的人物之情,有由题来将其限度化的倾向;熙宁期后半由于作词场合的变化与题材的个性化,出现了不再意识到他人而制作的情况,他的心情开始直接表现出来,真挚的感情表现显示了词作为叙事诗的本色,作为阅读的作品也耐人寻味。进而到元丰期,在孤独的情况下写出的作品多起来。在流谪生活中的躬耕和与自然对活而得到的平静心情之下,隐逸的内容和表现方面的变化,使得词里增添了以往的词里不曾有过的东西。考虑到东坡词题材与表现的变化,是与他的生活情况与态度相一致的,可以说有两点值得提出:一点是由于词在某种程度上是紧贴生活的,在生活中产生的心情的摇撼、思想的振幅反映在词中,使得原本作为虚构的抒情的感伤文学的词里,增加了有关咏怀人生的要素,另一点是,东坡并没有采取积极的在一定方向上对词进行革新的姿态。在东坡那里,词毕竟是“诗余”。就是元丰五年作为《赤壁赋》的副产物的《念奴娇》(大江东去),也仍然带有歌谣的色彩。因此,论者对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的《中国文学史》中对东坡词“散文化”、“扩大词的题材”等说法、表示“不能完全同意”。论者最后还谈到,东坡的词中多用“多情”一语,这同时可以看出东坡是把填词当作文人“雅游”(雅致的游戏)来对待的。

☚ 苏词里的典故   苏轼在元代明初的舞台上 ☛
0000693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