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东坡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东坡肉

东坡肉

汉族北宋文学家传说。流传于浙江杭州一带。杭州刺史苏东坡疏浚了西湖,替老百姓办了一桩大好事。这年杭州四乡庄稼大丰收。到过年,大家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他又把猪肉做成方块酥肉,按疏浚西湖民工的花名册每家分送一块。人们亲切地称此肉为“东坡肉”。以后,杭州各大菜馆也争相仿效,并公认东坡肉是杭州第一道名菜,生意十分兴隆。朝中有个御史忌恨苏东坡的威望,他到杭州暗中查访,将各家菜馆的菜单收拢来,回去向皇上诬告说:苏东坡恶事做绝,百姓恨不得要吃他的肉。糊涂的皇帝看到菜单信以为真,立刻降旨将苏东坡革职发配到海南。杭州老百姓却忘不了他的好处,“东坡肉”一代代流传至今。

☚ 惠民巷的故事   此画苏不及 ☛
东坡肉

东坡肉

中国古代笑话。陆宅之善谑,每语人曰:“吾甚爱东坡。”或问曰:“东坡有文,有赋,有诗,有字,有东坡巾,君所爱何居?”陆曰:“吾甚爱一味东坡肉。”闻者大笑。

☚ 打我不倒   东坡戏刺狱官 ☛
东坡肉1194用酱油制作的大块肋条肉(相传为宋苏东坡创制)。吴语。上海〖 〗。浙江杭州。

东坡肉

相传为苏东坡自己烧制的一种猪肉菜肴。据宋周紫芝《竹坡诗话》二载,苏轼(东坡) 在黄冈,戏作《食猪肉》诗:“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后肴馔中有所谓东坡肉,本此。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二六《物带人号》:“肉之大胾不割者, 名东坡肉。”

东坡肉

一种用大块不切割的猪肉烹煮而成的佳肴。北宋神宗时,苏东坡因讥讽朝政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苏东坡好吃大块猪肉,在黄州时曾经作过一首题为《食猪肉》的诗,诗是这样写的:“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于是,后世便有了“东坡肉”这道名菜。(见宋·周紫芝《竹坡诗话》)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菜肴部 > 葷腥 > 東坡肉
東坡肉  dōngpōròu

一種燒得酥爛的紅色方塊豬肉。因蘇軾的《食豬肉》詩而得名。宋·周紫芝《竹坡詩話》:“東坡性喜嗜豬,在黄崗時嘗戲作《食豬肉》詩云:‘黄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喫,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明·沈德符《野獲編·玩具·物帶人號》:“肉之大胾者,名東坡肉。”清·翟灝《通俗編·飲食》:“《東坡集·食猪肉》詩:‘黄州好猪肉……飽得自家君莫管。’按:今俗謂爛煮肉曰東坡肉,由此。”

东坡肉

东坡肉(东坡肘子)

将肉或肘子先煮后炸再蒸到烂熟的菜肴。东坡:指苏东坡,他始制并喜食这种菜肴。

☚ 大杂烩   风搅雪 ☛
东坡肉

东坡肉

东坡肉是苏东坡在黄州创制的。用猪肋条肉烧、蒸而成。
将猪肋条肉去骨,切成小块,放入沸水锅焯5分钟。将肉块放入锅里,加葱、酒、酱油,用小火走红,使肉块上色,加白糖、水适量,用大火烧半小时,转用小火焖1小时30分钟,至肉块已皮酥肉烂,汤汁稠浓,撇去汤面浮油,分别装入坛罐里。用桑皮纸密封,上笼蒸15分钟左右,蒸透即成。又可用生煸菠菜作底,将肉覆于其上食之。

☚ 本帮菜肴   宋嫂鱼羹 ☛
东坡肉

东坡肉

古代名菜。为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创制。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苏东坡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因嗜食猪肉,即把猪肉放进锅里文火慢煨。他戏作《食猪肉》诗云:“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烟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早晨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其具体制法,据明代沈德符 《万历野获编》卷二六载,“肉之大胾(音zì,大块肉)不割者,名东坡肉”。也就是把五花肉切成二寸宽、四寸长的长方形大块,加葱、姜、酱油、冰糖、料酒,文火细焖即成。成品肉皮和肉叶呈琥珀色,喷香酥红,入口肉烂如泥,肥而不腻。

☚ 熊白啖   福肉 ☛
东坡肉

东坡肉

杭州名菜之一。相传苏轼(号东坡居士)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百姓馈赠酒和猪肉。东坡将肉切成方块浸入酒中,加上酱、姜、葱等调料,用文火煨酥,分赠民工,味道可口。因美称为“东坡肉”,成为杭州宴席第一道名菜。

☚ 西湖莼菜   绍兴老酒 ☛
0000226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0: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