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shāng pǐn xuéтоваровéдение工业品商品常识手册/农村商业知识手册/家用商品知识手册/中国通商物产字典/全国新产品集/全国技术商品大全/简明包装词解/企业商标实用知识手册/检验年刊/全国优质名特农牧渔业产品名录/土产工作手册/特产工作手册/全国名特产品/中国土特产大全/中国土特产大全/北京特产风味指南/天津特产风味指南/山西特产风味指南/辽宁特产风味指南/吉林特产风味指南/黑龙江特产风味指南/陕西特产风味指南/甘肃特产风味指南/宁夏特产风味指南/青海特产风味指南/新疆特产风味指南/上海特产风味指南/山东特产风味指南/淄博特产风味指南/江苏特产风味指南/安徽特产风味指南/浙江特产风味指南/江西特产风味指南/福建特产风味指南/台湾特产风味指南/河南特产风味指南/湖北特产风味指南/湖南特产风味指南/广东特产风味指南/广西特产风味指南/四川特产风味指南/贵州特产风味指南/云南特产风味指南/医疗器械商品手册/煤炭装车检尺计量手册/五金手册/实用五金手册/农村常用五金商品手册/简明五金手册/石油商品知识手册/有色金属及其市场指南/有色金属产品购销手册/农机商品检验手册/机电产品订货指南/电工产品购销手册/常用电工器材商品手册/常用电讯器件商品手册/化学商品手册/化工原料商品手册/化工商品信息手册/合成材料手册/基层供销合作社经营化学肥料化学农药手册/世界各国树脂名称及生产厂商手册/实用商品蜡手册/针织品商品手册/纺织品商品手册/食品商品常识手册/实用副食品手册/果品南北货实用手册/中国名食指南 ☚ 对美国出口贸易手册 工业品商品常识手册 ☛ 国外商标及商品名称出处词典/国内外塑料商标大全/中国商检指南/日常用品手册/常用商品知识手册/实用购物指南/假冒伪劣商品实用识别手册/查处伪劣商品工作手册/伪劣商品鉴别指南/商品真伪鉴别手册/中外产品大辞典:中国工业产品卷/各国物产集锦/中国产品信息年鉴/汉英中国出口商品词典/汉英中国出口商品词汇/中国商品/全国新产品分布指南/全国技术商品大全/中国名牌产品总汇/中国精美产品大全/辽宁名优新产品/辽宁新产品新技术/上海市工商业购销系列手册/1989~1990年上海优秀新产品/中国浙江商品之萃 ☚ 日本对华贸易指南:中日贸易实务140问 国外商标及商品名称出处词典 ☛ 商品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科学。国外也称消费商品学、经济商品学等。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商品交换价值是政治经济学或部门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商品使用价值则是商品学研究的对象。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本身的两重性决定了商品学在整个经济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我国,商品学由商业商品学和物资商品学两大部分构成。前者主要研究由商业部门经营管理的生活资料,习惯上简称商品学; 后者则主要研究由物资部门经营管理的生产资料。 商品学(Study of Merchandise)产生于十八世纪下半叶,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1770年,约翰·贝克曼(Johann Bergmann)最早在德国哥廷根(Gottingen)大学讲授商品学课程,并于1793年出版了《商品学导论》,因而他被誉为商品学的创始人。十九世纪初,商品学从德国相继传入意大利、俄国、东欧各国、日本和中国等。商品学在各国的发展沿革不同,阶段划分也就不同,归纳起来,约可分为三个阶段: (1)商品知识汇集阶段;(2) 商品学阶段; (3)现代商品学(商品科学) 阶段。由于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的不同,商品学逐渐形成经济学派和技术学派两大分支。 从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的角度来研究商品,称为社会科学的商品学。持这种观点的学派,称为经济学派。以日本、西欧学者为代表。他们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侧重于商品经营管理、商品销售学、广告学、商品设计、商品包装、消费者情报、商品流通合理化等内容。1976年10月,成立了国际商品学会(IGWT),有联邦德国等八国商品学会加入和埃及等国的个人代表参加,会址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每年召开一次学会工作会议,每一至二年举行一次国际商品学学术讨论会。其代表刊物是 《商品论坛——科学与实践》 (《Forum Ware-wissenschaftund praxis》) 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角度来研究商品,称为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商品学。持这种观点的学派,称为技术学派。以苏联、东欧学者为代表。他们主要侧重于商品质量的综合评价、分类、检验、养护、贮藏、包装、运输等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商品学又介入质量管理、质量保护、新产品预测和标准化等领域。其活动中心是民主德国莱比锡贸易学院商品学教研室,1962~1978年分别召开过两次商品学学术报告会。其代表刊物是《商品学论文集》 (《Warenkundliche Bc-richte》),由民主德国莱比锡贸易学院商品学教研室主编,至1978年止,已出版17期。 商品学发展极为活跃,目前世界上约有30个国家研究和讲授商品学,并在商业、经济、贸易院校开课,同时还开展国际间的商品学学术交流。因此,商品学的两大学派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逐渐形成第三派(即经济——技术学派)的趋势。日本水野良象(すぃのぃょらしよら)教授在1976年出版的《商品学读本》(《しよらんがくどくほん》)中指出: 商品学既不只是研究物质的自然科学,也不只是研究经济的社会科学,而是这两者融合起来的一门科学。其研究范围不仅是商品流通领域,而且也应用于商品计划、设计、生产、经济管理、质量管理等领域,并可为消费经济和消费者服务。 我国商品学的发展,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商品知识萌芽阶段,从唐代至清末。以茶叶商品而言,其著作有唐时陆羽的《茶经》,宋代黄儒的《茶录》,元末明初顾元庆的《茶谱》以及清代顾炎武的《日知录》等等。其中以陆羽所著《茶经》商品知识趣味最浓,它共分三卷十节,即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其大意是: 从茶树栽培、茶叶采摘、制作、饮用、审评、优次与功用等方面,叙述较为详细,具有商品学的雏形。(2)商品学阶段,从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此期间有关商品学书籍有:王秉元著的《贸易须知》,盛在珦著的《商品学》,潘吟阁著的《分业商品学》,刘冠英著的《现代商品学》等,并在津沽、泸江、暨南等大学中开始讲授商品学课。这时期的代表作,要首推刘冠英著的《现代商品学》一书,共七章,有总论、农产品、矿产品、林产品、畜产品、水产品和工业品等内容,其中既谈及商品学的对象和学派,又叙述了商品学的分类、鉴定、包装、运输等问题,较为全面。(3)现代商品学(商品科学)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此时期内,东北商业专科学校,首先开设商品学课,并于1951年7月合编出版了《东北商品学》一书。继而,中国人民大学也讲授商品学,设有商品学研究班,并翻译出版国外有关商品学书籍。随后财经、贸易等院校,也相应设有“化工商品”、“电工商品”、“日工商品”、“农业生产资料”等专业,讲授商品学课程。1954年以后,商业部所属中等商业学校有关专业也均讲授商品学,并编写出《商品学基础》等讲义。随着社会主义商业的发展,有关商品学教学、科学研究不断深化。1961~1962年间,我国商品学界就商品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内容和方法等问题,在《大公报》上展开学术讨论。1963年,在黑龙江商学院又召开了我国第一届商品学学术会议,对商品学研究对象与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在《商业研究》 杂志上发表了十几篇论文。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应当在马克思主义关于商品使用价值的论述的指导下,把商品使用价值作为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使商品学与其他经济学科既有分工,又有联系,各攻其坚,各得其所。从而使商品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具有现代科学体系的学科。 目前商品学又分离出一些新的分支学科,如日用工业品商品学、食品商品学、纺织品商品学、石油商品学、煤炭商品学、化学肥料商品学、农药商品学、药物商品学、果蔬商品学以及商品包装学、商品养护学、商品检验学等。这是商品学不断发展的结果。 商品学的研究任务可概括为: 通过对整个流通过程中商品质量变化规律及其维护方法的研究,从中摸索、分析、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商品分类、鉴定、包装、运输、贮存的理论体系与先进技术方法,使整个流通过程中的商品损耗(霉、虫、锈等)尽量减少,经济效益逐步扩大,从而促进商品生产,发展商品流通,繁荣城乡经济。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的原理表明,社会的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这四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环节组成的统一体。交换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商业是商品交换的组织者,也是生产与消费的媒介。商品是商业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商品学研究的内容。因而商品学在商业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1) 给生产设计、工艺改革、产品包装提供科学数据;(2)给商业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安排市场、提供情况,并参予商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3)进行商品质量把关(商品检验),保护消费者利益,并指导消费。 商品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极为密切,它运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昆虫学、气象学等学科的定理、定义,解释和论证商品学的基本理论和有关问题,它们是商品学的基础学科。商品养护学、检验学、包装学等,是从商品学中分离出来的较年青的应用技术学科,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发展的关系。农艺学、作物栽培学、动物饲养学等。是提供商品学研究食品、日用工业品原材料的学科。有关生产、工艺等技术科学,是商品使用价值形成和造成商品等级差别原因的依据。饮食营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则是与商品学研究食品的营养价值有联系的学科。此外,商品学与政治经济学、商业经济管理学也有一定的联系。 目前,各国商品学学者对商品学是什么学科、研究什么、如何研究、研究方法等问题,仍有不同的观点和争论。因此,对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任务与方法,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与研究。 阅读书目:《商品学(一)商品学概论》 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商品学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商品学(二)食品商品学》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商品学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商品学(三)纺织品商品学》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商品学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商品学(四)日用工业品商品学》 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商品学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日用工业品商品学》 杨九闻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商品学基础》 张文山等主编,中国展望出版社1984年版; 《普通商品学概论》(《Grundrib der allgemeinen Wa-renkunde》)〔联邦德国〕格伦德克(G.Grundke)编著,莱比锡VEB专业书籍出版社1976年第4版。 商品学merchandis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