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周邦彦《过秦楼》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周邦彦《过秦楼》

《过秦楼》·周邦彦

周邦彦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人静夜久凭栏,愁不归眠,立残更箭。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空见说、鬓怯琼梳,容消金镜,渐懒趁时匀染。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

《过秦楼》这首词内容很简单,不过是追忆已经离去的恋人而已。但写得很有特色。它使用了类似现代电影的画面突转的手法,使时间、地点、人物、感情一齐起了变化,如此进行了数次变换,构成整个事件的因果关系,显示人物感情的发展过程。值得指出的是,这种手法在词坛中由周邦彦首先创造,并且运用得十分灵活,开创了以后写长调的一个绝妙的法门。

整首词可以分为四大段,每段又分两小节。四大段是四次画面的大变换,两小节是前后镜头的小转移。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这是一之一。画面是夏天的晚。

“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一之二。镜头缓缓近移,于是出现了画面中心的人物。

“人静夜久凭栏,愁不归眠,立残更箭”——这是二之一。画面突然变,不是在院子里,而是在小楼一角;不是两个人,而是男的一人。

“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二之二。镜头推成一个人物面部的特写。

“空见说、鬓怯琼梳,容消金镜,渐懒趁时匀染”——这是三之一。又是一个画面大变换,是从那青年人的苦思苦忆中化出来的另一个画面。

“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三之二。镜头逐步摇向窗外。以上,还是幻想出来的画面。

“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这是四之一。镜头又转,回到倚栏的青年人身上。

“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四之二。青年人眼前幻化出笑扑流萤那一幕。

应该说,周邦彦这种手法是很新颖的。它只通过画面变换,许多可有可无的都省略掉了,然而情节却是分明清楚的,叙述也是秩然不乱的。一个寻常怀人的主题由于作了这样的处理而显得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景色富于变化,取得了很的艺术效果。它受到后人的高度赞美,当然不是没有缘由的。


唐宋词之周邦彦《过秦楼》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 可可诗词网

周邦彦《过秦楼》

《过秦楼》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沈书远。

空见说、鬓怯琼梳,容销金镜,渐懒趁时匀染。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11)情伤荀倩。(12)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13)

【注释】 ①清蟾:俗传月中有蟾蜍,清蟾借代月亮。整句意思:月儿象被水清洗过似的。②凉吹(chui):凉风。这句意念上倒装,即凉风吹来,树叶发出飒飒的喧闹声。③露井:没有井亭覆盖的井。④“笑扑”二句:用杜牧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秋夕》)之意。画罗:描花的罗(质地稀疏的丝织品。) ⑤更箭:古代用铜壶滴漏报时,壶中立箭以计时刻。⑥琼梳:玉梳。⑦金镜:铜镜的美称。⑧趁时匀染:作时新打扮。匀染,指傅粉施朱,亦即梳妆打扮。⑨梅风:梅雨时节的风;溽:潮湿。⑩舞红:随风起舞的红花,即指落花。(11)才减江淹:《南史·江淹传》云:江淹少时,宿于江亭,梦人授五色笔,因而有文章。后梦郭璞取其笔,自此为诗无美句,人称才尽。这里用此典故形容自己为伊神思恍惚,无心著述。(12)情伤荀倩:《世说语·惑溺》载:荀奉倩妻曹氏有艳色,妻常病热,奉倩以冷身熨之。妻亡,叹曰:‘佳人难再得。’人吊之,不哭而神伤,未几,奉倩亦亡。这里借指因怀念情人而伤感。(13)明河:银河。“稀星”句:用杜甫《倦夜》诗:“稀星乍有无”。

【译文】 月亮象被水洗过那么澄清,树叶被凉风吹得飒飒作声,街巷上车马的喧闹刚停。我,悠闲地依靠着露井;她,憨笑着追扑流萤。一不小心,轻罗画扇“嗤”的撕破了一条痕。唉!以上的往事今夜又在脑海中回萦。此刻,夜深人静,我却满怀愁绪把栏干凭,不想归寝。我愿站立到更尽天明。可叹啊,青春年华转眼一瞬,而我和她虽心心相印,却天涯海角信难通,只落得思梦沉沉。

徒然听说,她梳理头发怕玉梳太重,又望着镜里自己消瘦下去的面容发怔。对时装打扮,也渐渐没心情。目前,黄梅时节的风把地面吹得湿润,初夏的雨使苔藓长得更为茂盛,那花架上随风起舞的红花也都已落尽。这,真是惹人伤悲的风景。有谁会相信呢,只是为了她,我终日神思恍惚,著述无心。我只能仰望夜空中的银河,辨认那稀疏的几颗星星。

【集评】 清·周济:“‘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入此三句,意味淡厚。”(《宋四家词选》)

清·陈廷焯 :“婉约芊绵。凄艳绝世,满纸是泪,而笔墨极尽飞舞之致。”(《云韶集》)

近代·陈洵:“换头三句,承‘人今千里’虚。‘梅风’三句,承‘年华一瞬’,然后以‘无聊为伊’三句结情,以‘明河影下’两句结景。篇法之妙,不可思议。”(《海绡说词》)

【总案】 清真词在章法结构方面的优点,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且对后世发生深远影响。这里只想提出梦窗词之学习清真,前人早有定论,如沈义父云:“梦窗深得清真之妙,其失在用事下语太晦,人不可晓。”(《乐府指迷》)《四库全书提要》云:“文英天分不及周邦彦,而研炼之功则过之。”等等。梦窗词之妙在于向优秀的传统学习,尤其是向清真学习。清真集中,不少词就是将时间与空间、现实与想象错综杂糅起来叙述的,这首《过秦楼》情和景的时空变化就比较频繁。细读梦窗词,就知道清真章法的影响之大。


周邦彦《过秦楼》全诗鉴赏、诗意解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 可可诗词网

周邦彦《过秦楼》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

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

人静夜久凭栏,愁不归眠,立残更箭。

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



空见说,鬓怯琼梳,容销金镜,渐懒趁时匀染。

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

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

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



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宋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主管大晟府(国家音乐机关)。他博览群书,精通音律,把宋初的慢词向前推进一步。他的词内容多写恋情,也有羁旅、咏物之作。过去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因其技巧,称他为“词家正宗”;有人因其词中描写男女关系的近似自然主义的无聊之笔,而批评他的词“旨荡” (含意放荡)。总的看,他的词内容单薄,格调柔弱,在艺术手法上有些创造。

这首《过秦楼》采用近乎是“意识流”的手法,写了一段爱情的回忆。情态很真实,手法也很高妙。

第一句: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这是写一个凉秋月夜的静谧的氛围。回忆中的事情就在这个晚上发生。那个夜晚,月亮象用水洗过一样清亮,凉风把树叶吹得飒飒作响,街巷中人喧马嘶的声音都没有了,时间好象只供这一对情侣来消遣了。

这引来了第二句: “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在一个寂静的庭院里,一对情侣闲依在露井之旁;手拿轻罗小扇的姑娘,看有流萤飞过,她高兴地去追捕,扇面撩惹在花树的枝桠上,被扯开一片。——为了玩得尽意,此刻有什么不可以掷弃,休说是一把扇子!轻扇破损换来情侣同笑,代价是够轻的了。

良宵美景,倏忽而逝,诗人的回忆又返回到现时,产生了第三句: “人静夜久凭栏,愁不归眠,立残更箭。”此刻的当事人,只是当初“闲依露井”的两人中的一个人,而心情也换了一种,变成了“愁待”:夜已很深,还在那里凭栏等待,这时心不能不想从前的情景,前边的两句中写的内容完全是今日立足境中凝心回想的结果。想象中的事情在作品中出现在想象之前;此刻现时中的人的想象打乱时间自然流动的顺序,而是按心理活动内容的顺序安排形象,这都属于“意识流”的表现手法。

在第四句中才写的是此人此刻的现实之想: “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这是那个“闲依露井”、 “夜久凭栏”的人,他对于现今处境陷入心情的沉思,他知道时移事变,流年似水,一瞬间年华闪过,想在梦中寻找都找不到她了,而人隔千里之遥,连书信也难通了。如此时光、人事、心情境遇,是足以使人悲叹的了。

在词的下片中采用了对比式的单独显示方法,先写传闻中的对方,后写憔悴不堪的自身,而其间又衬以地下天上的景物,内情外物形成体,篇法极其别致。

下片的第一句: “空见说,鬓怯琼梳,容销金镜,渐懒趁时匀染。”这是词作者听人传说那个捕萤女子今时的情状。原来她也在“叹年华空过,人今千里,梦沉书远”只不过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她已经愁得密发稀疏,不敢再用琼梳梳理了,而美丽的容颜在铜镜中也日渐消瘦,甚至连应有的每日敷粉施朱,也都无心自理了。

作者的意中人如此形销情苦,这对于怀远之人来说,想到此,会是天愁地惨,一切都会随心中的情痛神伤而改变气氛。果然,接着就写了情化的自然色调: “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这种地上的湿漉漉的雨迹,滋生不已的青苔,架上正在纷纷飘落的红花片片,正是物化了的难以形容的心情状态,从中也可以象征地看到,当年那位“笑扑流萤”的活泼女子,此日已经愁损到何等地步了!

下片的第三句写作者自己的内心焦灼。由于长时间彼此“梦沉书远”,那个痴情的女子会以为我早把她忘记了,她不会知道,也不会相信,我此时是为她怎样感怀动情,百无聊赖,要写诗则因过分伤情而诗才消遁,甚至已到了痛不胜忍的地步: “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此时词人的心中,只有她是唯一的存在了。

这种存在,随目随心在幻化,无所不在。他看到了天上的银河,银河两岸的星星,这星星中当然首先是那织女、牛郎星了,他们在闪烁;他又看到了她,也看到了自己,但是也看到了那阻隔情侣的一条实实在在的天河,在人间在天上,都是遥远的,唯一有希望的是: “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也许未来是可以有起点的,因为他在那个茫茫的夜空之中,并没有忘记去辨认和寻找,起点只能在“但……还看”这里。


唐宋词之《周邦彦《过秦楼》》原文、鉴赏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周邦彦《过秦楼》

周邦彦《过秦楼》周邦彦

周邦彦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空见说、鬓怯琼梳,容销金镜,渐懒趁时匀染。梅风地溽,虹雨苔滋(11),一架舞红都变(12)。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13),情伤荀倩(14)。但明河影下(15),还看稀星数点。

注释 ①清蟾:明月。②叶喧凉吹:“凉吹叶喧”的倒文。指风吹秋叶发出声响。凉吹,凉风,本自鲍照《秋夕诗》:“幽闺溢凉吹,闲庭满清晖。”③露井:没有井亭覆盖的井,井口有砖砌而隆出地面,可以倚靠。④“笑扑流萤”两句:本自杜牧《秋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意。⑤立残更箭:站到很晚。更箭:古代以铜壶滴漏,计时记更。时间刻度的浮标多做成箭形,故云“更箭”。⑥见说:听说。⑦鬓怯琼梳:因相思愁苦而懒怯梳头。琼梳,即玉梳。⑧容销金镜:对镜而照,容颜憔悴。销,衰残。金镜,铜镜。⑨趁时:赶时髦。匀染:涂抹脂粉。⑩梅风:梅子熟时的风。溽(rù):湿润。(11)虹雨:夏日的阵雨。(12)舞红:飞舞的红花。(13)才减江淹:如江淹般才华衰减。江淹,南朝梁人,晚年才思衰退,人谓江郎才尽。(14)情伤荀倩:荀倩,荀奉倩的省称。《世说新语《惑溺》:“荀奉倩与妇至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妇亡,奉倩后少时亦卒,以是获讥于世。”此句指因思念佳人而过分哀伤。(15)明河:银河。

月夜看潮图【宋】李嵩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鉴赏 这是一首月夜怀人之作,写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词人客游长安之时。

首三句写景,交代怀人之夜的清寂,与后文景语处相互补足,为我们呈现出该夜较为完整的画面,亦与结句景语遥相呼应。是夜,一轮清月高悬天幕,如水般的月华倾泻在大地上,素练般朦胧缥缈的银河和数点星光使夜晚显得更加澄宁如洗。白天热闹的巷陌中,此时马不鸣,人已静,只有清风从湿溽的地面和潮润的苔藓上擦过,舞动花叶,发出声响,衬托着夜的寂静。

在这个清静的夜晚,词人因心怀愁思而无意于睡眠。他手扶栏杆,凭栏而望,以他敏感的心灵感受着环境的宁静和时间的流逝,风中一花一叶的变化也触动着他那颗善感的心。面对眼前的景物,他的思绪回到了过去。同样的凉月,同样的清风,他和她安闲地靠在井栏畔欣赏夜的柔情。每当流萤飞过,她就轻笑着用扇子去扑捉,甚至弄破了扇面。想那场景是多么地快乐,她的样子又是多么地可爱! 而如今,二人相距千里,没有鸿雁传书,音信难通;他多么希望能够在梦中见到她美丽的样子,可却总是沉沉无梦! 时光飞转,想多年来相思的痛苦可能已经带走了她美丽的容颜,她原本浓密如云的秀发也应稀疏了,现在的她估计连妆扮自己的心情都没有了。可谁又相信,为了她他也是才情耗减、病损惆怅呢! 正所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说的不就是这对有情人吗? 又有所谓“一寸相思一寸灰”,看来“情”字伤人,确实无药可救。

寂静的夜晚,正如他寂寞孤独的心,清风拂过带来的每一丝振颤,都是他愁心的跳跃。长夜无寐,抬头望望天空中的星月银河,就当成是思心的寄托了。

周邦彦此词章法安排巧妙且富于变化,从词作对今昔情景的处理中可见一斑。开篇词人先以精工的笔墨描摹今日之景,再由眼前之景的触发,回忆起过去的美好场面,景为情媒,勾起无限相思;接着又回到现实中描写自己怀人的愁叹,所涉之景又与开篇相呼应,其环环相扣自不待言。下片,先想象女子因思念自己而容颜憔悴,与上片回忆中女子的清倩可爱形成鲜明对比,但未言伤感便宕开笔墨,转而描写风雨带来的潮溽的环境、花叶的飘零;继而才直言道出自己的相思情苦,在之前情、景、事的层层渲染铺垫下,把怀人之苦推向高潮;难得的是末二句紧承其后,把满腔愁思都凝在了仰望星空的目光中,为全词留下了一个朦胧而又富有情韵的结尾。

这首词,无论写景、叙事、言情都始终围绕着相思之苦展开,把满心的离愁抒发得凝重浑然;情、景、事的相互交叉及今昔对比、虚实相生手法的运用又使词作呈现出顿挫曲折、变幻摇曳之美,章法上代表了清真词的典型特征。(张艳秋)

集评 清《陈廷焯:“婉约芊绵,凄艳绝世,满纸是泪,而笔墨极尽飞舞之致。”(《云韶集》)

陈洵:“换头三句,承‘人今千里’,虚。‘梅风’三句,承‘年华一瞬’,然后以‘无聊为伊’三句结情,以‘明河影下’两句结景。篇法之妙,不可思议。”(《海绡说词》)

链接 词对后世戏曲的影响。宋词对后世戏曲有很大影响。南北曲的形成,就是继承和发展了宋词的艺术传统。南北曲中有很大一部分曲调,来源于宋代的词体歌曲。而南北曲开始采用的曲牌联套体的戏曲音乐结构形式,最初也是在词体歌曲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4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