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周邦彦《过秦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周邦彦《过秦楼》《过秦楼》·周邦彦
周邦彦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人静夜久凭栏,愁不归眠,立残更箭。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空见说、鬓怯琼梳,容消金镜,渐懒趁时匀染。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 《过秦楼》这首词内容很简单,不过是追忆已经离去的恋人而已。但写得很有特色。它使用了类似现代电影的画面突转的手法,使时间、地点、人物、感情一齐起了变化,如此进行了数次变换,构成整个事件的因果关系,显示人物感情的发展过程。值得指出的是,这种手法在词坛中由周邦彦首先创造,并且运用得十分灵活,开创了以后写长调的一个绝妙的法门。 整首词可以分为四大段,每段又分两小节。四大段是四次画面的大变换,两小节是前后镜头的小转移。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这是一之一。画面是夏天的晚。 “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一之二。镜头缓缓近移,于是出现了画面中心的人物。 “人静夜久凭栏,愁不归眠,立残更箭”——这是二之一。画面突然变,不是在院子里,而是在小楼一角;不是两个人,而是男的一人。 “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二之二。镜头推成一个人物面部的特写。 “空见说、鬓怯琼梳,容消金镜,渐懒趁时匀染”——这是三之一。又是一个画面大变换,是从那青年人的苦思苦忆中化出来的另一个画面。 “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三之二。镜头逐步摇向窗外。以上,还是幻想出来的画面。 “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这是四之一。镜头又转,回到倚栏的青年人身上。 “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四之二。青年人眼前幻化出笑扑流萤那一幕。 应该说,周邦彦这种手法是很新颖的。它只通过画面变换,许多可有可无的都省略掉了,然而情节却是分明清楚的,叙述也是秩然不乱的。一个寻常怀人的主题由于作了这样的处理而显得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景色富于变化,取得了很的艺术效果。它受到后人的高度赞美,当然不是没有缘由的。 周邦彦《过秦楼》《过秦楼》 水浴清蟾,①叶喧凉吹,②巷陌马声初断。闲依露井,③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④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⑤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沈书远。 空见说、鬓怯琼梳,⑥容销金镜,⑦渐懒趁时匀染。⑧梅风地溽,⑨,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⑩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11)情伤荀倩。(12)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13) 【注释】 ①清蟾:俗传月中有蟾蜍,清蟾借代月亮。整句意思:月儿象被水清洗过似的。②凉吹(chui):凉风。这句意念上倒装,即凉风吹来,树叶发出飒飒的喧闹声。③露井:没有井亭覆盖的井。④“笑扑”二句:用杜牧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秋夕》)之意。画罗:描花的罗(质地稀疏的丝织品。) ⑤更箭:古代用铜壶滴漏报时,壶中立箭以计时刻。⑥琼梳:玉梳。⑦金镜:铜镜的美称。⑧趁时匀染:作时新打扮。匀染,指傅粉施朱,亦即梳妆打扮。⑨梅风:梅雨时节的风;溽:潮湿。⑩舞红:随风起舞的红花,即指落花。(11)才减江淹:《南史·江淹传》云:江淹少时,宿于江亭,梦人授五色笔,因而有文章。后梦郭璞取其笔,自此为诗无美句,人称才尽。这里用此典故形容自己为伊神思恍惚,无心著述。(12)情伤荀倩:《世说语·惑溺》载:荀奉倩妻曹氏有艳色,妻常病热,奉倩以冷身熨之。妻亡,叹曰:‘佳人难再得。’人吊之,不哭而神伤,未几,奉倩亦亡。这里借指因怀念情人而伤感。(13)明河:银河。“稀星”句:用杜甫《倦夜》诗:“稀星乍有无”。 【译文】 月亮象被水洗过那么澄清,树叶被凉风吹得飒飒作声,街巷上车马的喧闹刚停。我,悠闲地依靠着露井;她,憨笑着追扑流萤。一不小心,轻罗画扇“嗤”的撕破了一条痕。唉!以上的往事今夜又在脑海中回萦。此刻,夜深人静,我却满怀愁绪把栏干凭,不想归寝。我愿站立到更尽天明。可叹啊,青春年华转眼一瞬,而我和她虽心心相印,却天涯海角信难通,只落得思梦沉沉。 徒然听说,她梳理头发怕玉梳太重,又望着镜里自己消瘦下去的面容发怔。对时装打扮,也渐渐没心情。目前,黄梅时节的风把地面吹得湿润,初夏的雨使苔藓长得更为茂盛,那花架上随风起舞的红花也都已落尽。这,真是惹人伤悲的风景。有谁会相信呢,只是为了她,我终日神思恍惚,著述无心。我只能仰望夜空中的银河,辨认那稀疏的几颗星星。 【集评】 清·周济:“‘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入此三句,意味淡厚。”(《宋四家词选》) 清·陈廷焯 :“婉约芊绵。凄艳绝世,满纸是泪,而笔墨极尽飞舞之致。”(《云韶集》) 近代·陈洵:“换头三句,承‘人今千里’虚。‘梅风’三句,承‘年华一瞬’,然后以‘无聊为伊’三句结情,以‘明河影下’两句结景。篇法之妙,不可思议。”(《海绡说词》) 【总案】 清真词在章法结构方面的优点,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且对后世发生深远影响。这里只想提出梦窗词之学习清真,前人早有定论,如沈义父云:“梦窗深得清真之妙,其失在用事下语太晦,人不可晓。”(《乐府指迷》)《四库全书提要》云:“文英天分不及周邦彦,而研炼之功则过之。”等等。梦窗词之妙在于向优秀的传统学习,尤其是向清真学习。清真集中,不少词就是将时间与空间、现实与想象错综杂糅起来叙述的,这首《过秦楼》情和景的时空变化就比较频繁。细读梦窗词,就知道清真章法的影响之大。 周邦彦《过秦楼》 周邦彦《过秦楼》周邦彦《过秦楼》周邦彦
周邦彦 水浴清蟾①,叶喧凉吹②,巷陌马声初断。闲依露井③,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④。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⑤。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空见说⑥、鬓怯琼梳⑦,容销金镜⑧,渐懒趁时匀染⑨。梅风地溽⑩,虹雨苔滋(11),一架舞红都变(12)。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13),情伤荀倩(14)。但明河影下(15),还看稀星数点。 注释 ①清蟾:明月。②叶喧凉吹:“凉吹叶喧”的倒文。指风吹秋叶发出声响。凉吹,凉风,本自鲍照《秋夕诗》:“幽闺溢凉吹,闲庭满清晖。”③露井:没有井亭覆盖的井,井口有砖砌而隆出地面,可以倚靠。④“笑扑流萤”两句:本自杜牧《秋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意。⑤立残更箭:站到很晚。更箭:古代以铜壶滴漏,计时记更。时间刻度的浮标多做成箭形,故云“更箭”。⑥见说:听说。⑦鬓怯琼梳:因相思愁苦而懒怯梳头。琼梳,即玉梳。⑧容销金镜:对镜而照,容颜憔悴。销,衰残。金镜,铜镜。⑨趁时:赶时髦。匀染:涂抹脂粉。⑩梅风:梅子熟时的风。溽(rù):湿润。(11)虹雨:夏日的阵雨。(12)舞红:飞舞的红花。(13)才减江淹:如江淹般才华衰减。江淹,南朝梁人,晚年才思衰退,人谓江郎才尽。(14)情伤荀倩:荀倩,荀奉倩的省称。《世说新语《惑溺》:“荀奉倩与妇至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妇亡,奉倩后少时亦卒,以是获讥于世。”此句指因思念佳人而过分哀伤。(15)明河:银河。 月夜看潮图【宋】李嵩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鉴赏 这是一首月夜怀人之作,写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词人客游长安之时。 首三句写景,交代怀人之夜的清寂,与后文景语处相互补足,为我们呈现出该夜较为完整的画面,亦与结句景语遥相呼应。是夜,一轮清月高悬天幕,如水般的月华倾泻在大地上,素练般朦胧缥缈的银河和数点星光使夜晚显得更加澄宁如洗。白天热闹的巷陌中,此时马不鸣,人已静,只有清风从湿溽的地面和潮润的苔藓上擦过,舞动花叶,发出声响,衬托着夜的寂静。 在这个清静的夜晚,词人因心怀愁思而无意于睡眠。他手扶栏杆,凭栏而望,以他敏感的心灵感受着环境的宁静和时间的流逝,风中一花一叶的变化也触动着他那颗善感的心。面对眼前的景物,他的思绪回到了过去。同样的凉月,同样的清风,他和她安闲地靠在井栏畔欣赏夜的柔情。每当流萤飞过,她就轻笑着用扇子去扑捉,甚至弄破了扇面。想那场景是多么地快乐,她的样子又是多么地可爱! 而如今,二人相距千里,没有鸿雁传书,音信难通;他多么希望能够在梦中见到她美丽的样子,可却总是沉沉无梦! 时光飞转,想多年来相思的痛苦可能已经带走了她美丽的容颜,她原本浓密如云的秀发也应稀疏了,现在的她估计连妆扮自己的心情都没有了。可谁又相信,为了她他也是才情耗减、病损惆怅呢! 正所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说的不就是这对有情人吗? 又有所谓“一寸相思一寸灰”,看来“情”字伤人,确实无药可救。 寂静的夜晚,正如他寂寞孤独的心,清风拂过带来的每一丝振颤,都是他愁心的跳跃。长夜无寐,抬头望望天空中的星月银河,就当成是思心的寄托了。 周邦彦此词章法安排巧妙且富于变化,从词作对今昔情景的处理中可见一斑。开篇词人先以精工的笔墨描摹今日之景,再由眼前之景的触发,回忆起过去的美好场面,景为情媒,勾起无限相思;接着又回到现实中描写自己怀人的愁叹,所涉之景又与开篇相呼应,其环环相扣自不待言。下片,先想象女子因思念自己而容颜憔悴,与上片回忆中女子的清倩可爱形成鲜明对比,但未言伤感便宕开笔墨,转而描写风雨带来的潮溽的环境、花叶的飘零;继而才直言道出自己的相思情苦,在之前情、景、事的层层渲染铺垫下,把怀人之苦推向高潮;难得的是末二句紧承其后,把满腔愁思都凝在了仰望星空的目光中,为全词留下了一个朦胧而又富有情韵的结尾。 这首词,无论写景、叙事、言情都始终围绕着相思之苦展开,把满心的离愁抒发得凝重浑然;情、景、事的相互交叉及今昔对比、虚实相生手法的运用又使词作呈现出顿挫曲折、变幻摇曳之美,章法上代表了清真词的典型特征。(张艳秋) 集评 清《陈廷焯:“婉约芊绵,凄艳绝世,满纸是泪,而笔墨极尽飞舞之致。”(《云韶集》) 陈洵:“换头三句,承‘人今千里’,虚。‘梅风’三句,承‘年华一瞬’,然后以‘无聊为伊’三句结情,以‘明河影下’两句结景。篇法之妙,不可思议。”(《海绡说词》) 链接 词对后世戏曲的影响。宋词对后世戏曲有很大影响。南北曲的形成,就是继承和发展了宋词的艺术传统。南北曲中有很大一部分曲调,来源于宋代的词体歌曲。而南北曲开始采用的曲牌联套体的戏曲音乐结构形式,最初也是在词体歌曲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