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学研究价格体现的经济关系以及在这些经济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价格形成和运动的规律的科学。亦称价格学。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与货币交换的比率。价格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它反映了商品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价格的形成以价值为基础,其运动变化受价值规律支配,同时还受货币价值、市场供求关系、一定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规律及国家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价格是在市场竞争中自发形成的,它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围绕价值或其转化形态这个轴心上下波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价格形成分别采取国家统一定价、浮动价格、自由价格的形式。价格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和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是党和国家用来调节各方面的经济关系、促进生产发展、安定人民生活的重要经济杠杆。 物价学是一门具有阶级性的社会科学。社会主义物价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价格体现的经济关系以及价格形成和运动的规律性。物价问题是整个国民经济状况的综合反映,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坏节都有密切联系。因此,物价学要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一般都与物价学有关。揭示社会主义制度下价格体现的经济关系及其形成和运动的规律性,探索运用价格杠杆的领导艺术和科学管理价格的组织技能,是社会主义物价学的任务。 物价学作为一系列物价专门学科的总称,按各学科研究的内容不同可分为:社会主义价格学原理(或价格学概论),主要阐明价格学的基本理论和国家物价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以及在宏观经济上对价格的科学运用和管理,探求价格改革的方向和道路;部门价格学(或价格实务),主要阐明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价格形成的特殊规律,以及部门、企业如何科学地运用和管理价格,例如商业物价学、工业物价学、运价学等等; 社会主义企业定价法,研究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在国家规定范围内自行定价的策略和方法;价格理论专题研究,探索重大的尖端的价格理论问题,开拓价格理论的新领域;物价史,研究我国物价变化的历史,探索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为现实的经济建设服务; 价格学说史(或价格思想史),研究人类价格学说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批判地吸收人类的历史遗产;外国价格理论与实务评介,评介苏联、东欧的价格理论及其管理办法,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价格理论及其微观经济学中与价格有关的计量模型,资本主义企业的定价策略和定价方法等,批判地吸收对我有用的东西。 物价学是一门年青的科学,但人类对于价格形态的观察和研究是很古老的。古希腊的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最早分析了价格形态,他已认识到商品的货币形式只不过是简单价值形式进一步发展的形式。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不能从中抽象出价值概念,以及形成价值实体的一般人类劳动。马克思对他的历史功绩曾给予很高的评价(以上见《资本论》第一卷,1963年版第33页)。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对价值、货币、价格等范畴进行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威廉·配第的《赋税论》(1662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6年),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等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作,都对劳动价值论、货币价格理论,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但他们的理论又都夹杂着庸俗的成分。 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前人的科学成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创立了包括价格理论在内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科学地说明了工资、利润、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地租等范畴及其规律,完成了全部政治经济学的革命。马克思的经济著作中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剩余价值、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地租、市场价格等等理论,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价格理论的基础。 资本主义国家的价格理论,同其市场学、广告学、行销管理学一样,只不过是一种赚钱术。 社会主义物价学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和货币价格学说为其理论基础的。它还要运用计划经济学、货币信用学、财政学、税收学、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数学及电子计算机应用等学科的知识,因此,它是一门交叉科学。 社会主义物价理论在七十年代以前一般是在《商业经济学》中设有商品价格一章,在《国民经济计划》中设有价格计划一章,没有独立成为学科。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高等财经院校相继建立了独立的价格学,有的设立了物价专业,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1980年12月成立了中国价格学会,各省也相继成立了价格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物资研究所设有成本价格研究室,国家物价局设有价格研究所。 阅读书目:《价格学》胡昌暖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社会主义物价学》该书编写组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物价手册》刘卓甫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版; 《简明价格词典》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社会主义价格问题》许毅、陈宝森、梁无瑕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版; 《社会主义价格问题研究》季龙、王振之、王永治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论物价改革》高翔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社会主义价格工作》杨宏道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版;《物价管理概论》姜兴渭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农产品价格问题研究》张如海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价格学原理》贾秀岩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计划经济中的价格》〔苏〕雅科维茨著,阎以誉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年版;《苏联经济文献中有计划的价格形成理论的发展》 (《Развитие теориипланового денообразования всоветской экономиче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е》,1975)维·叶·马涅维奇著(Виталий Ефимович Маневич)周新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工业部门价格形成问题》 (《Це-нообразование в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1978 г.) 〔苏〕Н.С. 卡丽塔(Н.С.Клита В.Г.Котко Т.К.Алферова П.А. Кузнедов)等著,胡昌暖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版;《苏联价格形成史》(1917—1963年) (《Чстория денообраэо-вания в CCCP 1917~1963г.》)阿·恩·马拉菲耶夫著(А.Н.Ма-лафеев),阎以誉等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经济管理中的价格》曹英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价格理论及其应用》 (《Price Theoryand Its Uses》 1977)[美] D·S·沃森(Donald S. Watson & MaryA. Holman) 等著,闵庆全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