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周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周朗周 朗(1911— ) 陈予欢编著 黄埔军校将帅录第918页 周朗 周朗425—460字义利,汝南安成 (今河南汝南东南)人。南朝宋文帝时,曾任太子舍人、司徒主薄等职。公元460年 (孝武帝大明四年),朝廷以 “居丧无礼”的罪名,将他遣送宁州,途中被杀害。其人口思想:一、详尽地分析人口减少的原因,主张实行人口增殖措施。周朗生活在社会极度动荡、人口大量流移死亡的南北政权对峙,战争不已的时代,他认为在当时除了要采取措施安置流民以外,还必须设法增殖人口。为此,他认真地、较全面地研究了人口减少的原因,认为战祸是“海内遗生,盖不余半”(《宋书·周朗传》)的最大原因。其次是急政严刑,重征厚敛,加上天灾等。针对这些因素他相应提出了“宽其役、减其税”、强行早婚、女子十五必嫁、婚事采礼崇俭,释放宫女、奴婢使女等措施,以大量增殖人口。二、采取措施安定流移人口。周朗既主张大力增殖人口,又主张妥善安置流民。提出了关于奖励赈济流民者,移民就食,组织流民开发垦荒等措施。其中,对移民就食作了种种的设计,如移流民到江南等丰收地区佃耕就食,以后又组织他们返回原籍。甚至提出:“淮以北悉使南过江”(《宋书·周朗传》)就是主张放弃与北魏接壤的淮北地区,将淮北人口全部南迁,以为既可移民就食,又能避开敌锋。这个思考是迂腐荒唐的。不过他的移民就食,以及疏散狭区人口的思考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三、提倡教民。周朗重视对人口的教化,认为统治者应以教民为己任,教化的内容应包括文武两个方面,教民要做到组织落实,持之以恒。他的教民目的虽然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在客观上,无疑,有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 ☚ 傅玄 傅奕 ☛ 周朗425—460南朝宋文帝和孝武帝时,曾任太子舍人、司徒主簿、中军录事参军、庐陵内史等职。字义利,汝南安成(今江西吉安)人。在人口问题上,积极主张增加人口。“凡为国,不患威之不立,患恩之不下;不患土之不广,患民之不育”(《宋书·周朗传》)。认为增加人口是立国之本。主张“家宽其役,户减其税”,“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庶家内役,皆令各有所配”。让男女适时婚配,蕃衍后代,使“天下不得有终独之生,无子之老”,则“长户胜兵,必数倍矣”。他还十分重教育,认为“凡治者何哉,为教而已”。“训以书记图律,忠孝仁义之礼,廉让勤恭之则”,“授以兵经战略,军部舟骑之容,挽强击刺之法”(《宋书·周朗传》)。这对提高当时的人口素质是非常有益的。 周朗 周朗425—460南朝士族。字义利,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人。曾任太子舍人、司徒主簿、庐陵内史等职。宋孝建元年(454 ) 上书孝武帝, 主张奖励农业, 应以谷帛为赏罚, 金属货币只能在千钱以下小范围内流通, 千钱以上的大宗商品交换均使用绢布及 ☚ 宇文邕 孔𫗱 ☛ 周朗425~460Zhou Langproser of Song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周朗424—460字义利,汝南安成(今河南平舆)人。初为南平王铄冠军代理参军、太子舍人、司徒主簿。又为江夏王义恭太尉参军。元嘉二十七年(450)朝议当遣义恭出镇彭城,为北伐大统,周朗自动解职。孝武帝即位,为建平王宏中军录事参军,上书言事忤旨,自动解职。又除太子中舍人,出为卢陵内史。大明四年(460)孝武帝下诏逮捕他,罪名是居丧无礼,在道上杀死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