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文体特点与审美特征
苏联学者M·巴斯曼诺夫在《梅花开》一书的绪言中,较为全面地向苏联读者介绍了词(主要是宋词)文体特点及审美特征。作者说,对于中国读者而言,词的种种特点是很好理解的,但对欧洲人说来则可能相当困难。
作者指出,词的“主要特点是吸收了古代诗歌的格律,并能够用音乐伴奏”,“词牌约660种,要在俄文诗中表达出各种词牌的不同是难以做到的”。词的段落叫作“阙”或“片”。词有三种类型:小令、中调、长调。由于词押韵,讲究平仄,词因而具有特殊的表达方式和音乐感。
在谈到词的审美特征时,作者指出,“它接近了欧洲的抒情歌曲。”它“包含着意蕴固定的传统意象。”它文意含蓄,人们往往不能轻下断语。其绵绵不尽的诗意、寓情于象的表达方式赋予词以某种特殊的韵味,并激励读者进行认真思考,从而真正掌握其洋溢的热情和智慧的真谛。”作者以“传统意象”、“文意含蓄”(传统形象的再创造)和“激励读者”三个方面来把握词的基本审美特征,可以说是扼要而明确的。其中民族文化心理积淀以及这种积淀对审美的作用。是作者着意论述的问题。他说:“梅花喜欢生长在寂静无人的地方,在早春季节,自由自在地开放在别的花卉之前。它不怕天气变幻,也不怕寒风冷雪,她的开放把大自然唤醒,使生命不断更新。它体现着坚强、纯洁和善良的品格。”这是从花鸟树木的象征意义来把握词的审美特征的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