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词的平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词的平仄

词的平仄

词的平仄格式与律诗不同,律诗的平仄格式基本的只有四种,因其字数、句数都相同,又都押平声韵;而不同调的词,其字数、句数均不同,又兼有平声,仄声韵,因此,词的平仄格式变化多样,几乎是有多少词牌,就有多少平仄格式。但词基本上也都是律句,只有少数不合平仄常规的拗句,因此,只要懂得了律诗的平仄格式,词的平仄格式也就容易理解了。现将词句中常见平仄类型,分列如下:
二字句 二字句的平仄,常见的只有平仄式,如“杨柳、杨柳;日暮白沙渡口。”(王建《调笑令》)此外,偶然也有平平和仄仄式的。如“茫茫、斜阳”(冯延已《南乡子》);“故国……”(姜夔《惜红衣》)。
三字句 一般是用七言律句或五言律句的尾三字。平平仄式,如“霜风劲”(张孝祥《六州歌头》);平仄仄式,如“秋已尽”(李清照《鹧鸪天》);仄平平式,如“日犹长”(同上);仄仄平式,如“汴水流,泗水流”(白居易《长相思》)。
四字句 四字句的平仄一般是用七言律句的前四字,常见的有两种;平平仄仄式,如“栏干拍遍”(辛弃疾《水龙吟》);仄仄平平式,如“落日楼头”(同上)。此外还有仄平平仄式,如“玉簪螺髻”(同上);平仄平仄式,如“人在何处”(李清照《永遇乐》)。
五字句 相当于五言律句。常用的有仄仄平平仄式,如“睡觉寒灯里”(陆游《夜游宫》);仄仄仄平平式,如“落日水熔金”(廖世美《好事近》);平平平仄仄式,如“天憎梅浪发”(周邦彦《菩萨蛮》)。
六字句 六字句是四字句的扩展,在平起的四字句前加仄仄,在仄起的四字句前加平平,即成六字句。仄仄平平仄仄式,如“是处红衰翠减”(柳永《八声甘州》);平平仄仄平平式,如“断肠点点飞红” (辛弃疾《祝英台近》)。常见的还有仄仄仄平平仄式,如“望处雨收云断”(柳永《玉蝴蝶》);平仄仄平平仄式,如“霜送晓寒侵被”(秦观《如梦令》)。平平仄仄平仄式,如“今宵酒醒何处”(柳永《雨霖铃》)。
七字句 七字句与七言律句相同。平平仄仄平平仄式,如“平林漠漠烟如织”(李白《菩萨蛮》);仄仄平平仄仄平式,如“断续寒砧断续风”(李煜《捣练子》);仄仄平平平仄仄式,如“料峭春风吹酒醒”(苏轼《定风波》);平平仄仄仄平平式,如“山围故国绕清江”(周邦彦《西河》)。
八字句 八字句或八字以上的句子,往往由两个短句复合而成,其平仄与上述各种短句的平仄格式相同。

☚ 一字豆   词的对仗 ☛
词的平仄

词的平仄

指词句中各字的平仄。词由于多长短句,平仄句式不如律诗整齐。一般在每句的偶数字上平仄是交错的。由于受律诗的影响,词的基本句式也多是律句或律句的变格。五字句、七字句多是律句,三字句多相当于律句的三字尾,四字句相当于七言律句的上四字。多于七字的,也可析为两句,两句的平仄也多合律句。
有的词还讲求仄分三声,特别是末句末字。万树在《词律·发凡》中说:“平仄固有定律矣,然平止一途,仄兼上、去、入三种,不可遇仄而以三声概填。盖一调之中,可概者十之六七,不可概者十之三四,须斟酌而后下字,方得无疵。”因此有的词谱,对某些字不仅标出平仄,而且注出某字必上、必去或必入。但舒梦兰辑,陈栩、陈小蝶考证的《考正白香词谱》在词句的仄声字中并无此要求,不同于《词律》。看来,这种要求主要还是就被之管弦、合乐演唱的词来说的。合乐演唱的词,对一些字的声调选择较严。一般说,填词只需分平仄即可。

☚ 词韵   空头字 ☛
0000112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