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异称
村上哲见考证了词的异称,共列出7类17种,举例甚详。这些名称见于文集名、序跋、诗作、著述等。
第一类是乐府、新乐府、近体乐府、寓声乐认。例如,陆游《老学庵笔记》“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乐府词多不协”,陈师道《后山诗话》“柳三变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府,骫骳从俗,天下咏之”,欧阳修有《近体乐府》三卷,贺铸词集又名《东山寓声乐府》。
第二类是填词、倚声、倚声填词。例如,徐师曾《文体明辨》“诗余谓之填词”,陆游《花间集跋》“故历唐季五代,诗愈卑而倚声辄简古可爱”,徐氏又云“唐李白氏始作《清平调》、《忆秦娥》、《菩萨蛮》诸词……此近代倚声填词之祖也”。
第三类是长短句。例如,吴曾《能改斋温录》“颜氏家训云:别易会难,古人所重……李后主盖用此语耳,故长短句云:别时容易会时难。”
第四类是乐章。例如,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张子野郎中以乐章擅名一时”。
第五类是曲子词、曲子、曲、歌曲。例如,孙光宪《北梦琐言》“晋相和凝,少年时好为曲子词”,王灼《碧鸡漫志》“古乐府变为今曲子,其本一也”,赵令畤《侯鲭录》“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姜夔有《白石道人歌曲》六卷。
第六类是诗余。例如,宋翔凤《乐府余论》“谓之诗余者,以词起于唐人绝句……”。
第七类是琴趣外篇、语业、绮语。例如,晏几道有《小山琴趣外篇》,王灼《碧鸡漫志》“陈无已所作数址首,号曰‘语业’”,张缉有《东泽绮语》一卷。(出处见本编《宋词研究》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