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

《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

是邓小平1987年4月30日会见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谈话的一部分。主要内容为:(1)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制定的方针政策,阐述了发展国民经济“三步走”的战略目标。邓小平指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实践证明我们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又指出:在我们可以说,第一步的原定目标可以提前在今年完成,或者再过一年,在明年完成。这并不意味着第二步就很容易。看起来,第二步的目标也能完成。但第三步比前两步要困难得多。中国搞社会主义,要用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是优越的制度。已经过去的将近9年证明,我们走的路是对的。但要证明社会主义真正优越于资本主义,要看第三步,现在还吹不起这个牛。(2)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总结了历史的经验。第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邓小平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确实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世纪,在世界上一直处于卑下地位,人家看不起中国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奋斗了28年,打败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了蒋家王朝。1949年,中国人确实站起来了。但从1949年建国到现在38年,这中间我们又确实有不少失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第二,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是在摸索之中。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任务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如何发展生产力,这件事做得不好。主要是太急,政策偏“左”,结果不但生产力没有顺利发展,反而受到了阻碍。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四人帮”说什么宁要贫困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哪有什么贫困的社会主义、贫困的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讲的共产主义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什么是按需分配?生产力不是极大的发达,物质产品不是极大的丰富,怎么搞按需分配?马克思主义讲的共产主义是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社会。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生产力不断发展,最后才能达到共产主义。“四人帮”荒谬的理论导致中国处于贫困、停滞的状态。(3)介绍我国现行各项政策。邓小平指出:我们在认真总结了建国后的近30年的经验,提出现在的一系列政策,主要是改革和开放;提出了我们的根本路线,就是把工作重点转到建设上来,不受任何干扰,一心一意、坚定不移地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搞好改革和开放,在国内需要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从国际上需要一个和平环境,为此提出了我们对外政策,概括地说,就是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4)排除“左”和右的干扰,尤其是最大危险“左”的干扰。邓小平说:这8、9年的经验证明,我们所做的事情是成功的,总的情况是好的,但不是说没有干扰。几十年的“左”的思想纠正过来不容易,我们主要是反“左”,“左”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势力。现在中国反对改革的人不多,但在制定和实行具体政策的时候,总容易出现有一点留恋过去的情况,习惯的东西就起作用,就冒出来了。同时也有右的干扰,概括起来就是全盘西化,打着拥护开放、改革的旗帜,想把中国引导到搞资本主义。邓小平更明确指出:我们既有“左”的干扰,也有右的干扰,但最大的危险还是“左”。习惯了,人们的思想不容易改变。对青年人来说,右的东西值得警惕,特别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因此要对他们进行教育。(5)搞现代化建设,搞改革开放,胆子要大,具体事情要谨慎小心。邓小平说:我们搞四化、改革和开放,以后还会遇到风险、困难,包括我们自己还会犯错误。中国是这么大的国家,我们做的事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因为中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我们只能按中国的实际办事,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搞改革完全是一件新的事情,难免会犯错误,但我们不能怕,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停步不前。胆子还要大,没有胆量搞不成四个现代化。但处理具体事情要谨慎小心,及时总结经验。小错误难免,避免犯大错误。原文约2 400字,载《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1987年2月—7月)》。

☚ 坚持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   改革的步子要加快 ☛
0000113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5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