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服 ☚ 款留 杀伐决断 ☛ 吉服 吉服祭礼服。古时吉礼居于五礼“吉、凶、宾、军、嘉”之首,据《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可知其实就是祭祀的典礼。因而祭祀穿用的礼服,即称吉服。书中西门庆往玉皇庙打醮,穿的“大红五彩狮补吉服”,指此衣绣有五彩狮子补子纹样,衣色为大红(第三十九回)。 ☚ 鹤氅 项圈条脱 ☛ 吉服jí fú礼服(这里对凶服而言):贾珍命贾蓉次日换了~,领凭回来,灵前供用。(十三·278) 吉服❶祭服。《周禮·地官·小司徒》:“正歲,稽其鄉器比共吉凶二服。” 鄭玄注: “吉服者,祭服也。” ❷服玄端。《儀禮·士喪禮》: “族長涖卜,及宗人吉服,立于門西東面南上。” 鄭玄注: “吉服,服玄端也。” 礼服 礼服礼衣 礼装 衣冠 吉服 古代受封妇女的礼服:鞠裳 宋代以后妇女的礼服:霞帔 世妇和卿大夫的礼服:襢 古代画翟羽为饰的黄色后妃礼服:鞠翟 古代王侯、卿大夫的礼服:冕服 古代王公贵族的多采的礼服:华衮 古代官员的礼服:绣裳 以日月蟒等图文作等级标志的礼服:章服 古代帝王与王公的礼服:衮绣 衮裳 衮衣绣裳 古代帝王及上公穿的绘有卷龙的礼服:衮(衮服;衮衣;衮章) 裷 衮衣和冕:衮冕 赤色的衮衣:祩裷 古代天子、大夫的礼服之一:毳衣 古代次等的礼服:裨(裨衣) 古代朝祭穿的礼服:帷裳 王后的祭服:袆(袆衣) 阙狄 古代的一种祭服:黻冕 古代贵族礼服的绣文:粉米 清朝大臣的礼服:蟒(蟒袍;蟒服;蟒衣;衣~腰玉) 黑色的礼服:袨(袨服) 玄端
另见:礼节 仪式 礼仪 上朝 喜庆 丧事 ☚ 礼服 朝服 ☛ 吉服jífú❶周礼规定祭祀时所穿的礼服。《周礼·春官·司服》:“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又《地官·小司徒》:“正岁,稽其乡器比共吉凶二服。”汉郑玄注:“吉服者,祭服也。”《仪礼·士丧礼》:“族长莅卜,及宗人吉服,立于门西东面南上。”汉郑玄注:“吉服,服玄端也。” ❷官员居丧期间上朝所穿的服饰。《后汉书·安帝纪》:“皇太后御崇德殿,百官皆吉服。”唐韩愈《祭穆员外文》:“我归自西,君反吉服。” ❸泛指礼服,多用于婚庆、晋升等喜庆场合。《朱子语类》卷八九:“今人吉服,皆已变古……平时既不用吉服,却独于丧礼服之,恐亦非宜。”《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四回:“到了吉时,请素姐出去,穿着大红妆花吉服,官绿妆花绣裙,环佩七事,恍如仙女临凡。”《大明会典》卷四三:“冬至前三日、后三日圣节前三日、后三日,俱吉服。”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五:“锦衣官侍朝,俱乌帽、吉服。”《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九回:“西门庆从新换了大红五彩狮补吉服,腰系蒙金犀角带。” ❹清代职官、皇子、后、妃、命妇所穿的公服,多在慰劳将士、赐大臣饮宴、祝寿、典礼喜庆场合穿着。清潘经峰《吾学录》:“今制以朝服、蟒袍为礼服;止着补服为公服,亦谓吉服。” 吉服清代满、汉族官服。包括吉服冠、龙袍、龙褂(后妃所用)、蟒袍、吉服褂、吉服带。依其颜色、纹饰辨等级,满族皇族及百官、命妇均有定制,不得僭越滥服。多在喜庆场合穿着。向例,皇子婚仪、公主下嫁,届期赞事大臣及福晋之父俱穿蟒袍,品官士庶婚礼,主婚者亦穿蟒袍,花衣期,百官俱穿蟒袍,除夕谒亲拜友穿蟒袍、外褂。应佩朝珠者,男女均佩挂朝珠1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