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北美洲的地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北美洲的地貌

北美洲的地貌beimeizhou de dimao

北美洲全洲平均海拔700米,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全洲面积的20%,海拔200~500米的平原丘陵约占全洲面积的22%,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原山地约占全洲面积的58%。地貌基本特征是南北走向的山脉分布于东西两侧与海岸平行,平原分布于中部。地貌明显可分为三区:
❶西部为山地高原,属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从阿拉斯加一直延伸到墨西哥以南。又可分为三个纵列带:东带为海拔2000~3000米的落基山脉,向北延续为马更些山和阿拉斯加境内的普鲁克斯山,南北延伸5000公里,是北美气候的主要分界线;许多高峰在4000米以上,其中埃尔伯特山海拔4399米,为落基山最高峰。中部山间高原、盆地带,科迪勒拉山系宽广的中部,自北而南依次为育空高原、不列颠哥伦比亚高原、哥伦比亚高原、大盆地、科罗拉多高原和墨西哥高原;由于地形抬升,河流深切,形成一系列深邃的峡谷,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全长400多公里,最深达1830米,为世界上最长的峡谷;死谷低于海面85米,为西半球陆地的最低点。西部太平洋边缘山地带,由内外两列山带和介于其间的一条不连续沉降带组成,地壳不稳定,火山、地震活动较强烈。内带,北起阿留申、阿拉斯加山脉,经加拿大海岸山脉、喀斯喀特山、内华达山,直到西马德雷山,北美最高峰麦金利山(6193米)即位于此带北部,现代冰川发达;外带,北自阿拉斯加以南的科迪亚克岛起,向东经楚加地山,折向东南与伸入加拿大的圣厄来厄斯山相接,然后以断续分布的岛山形式出现,再向南延伸为美国海岸山脉和加利福尼亚半岛山脉。内外两山带之间的沉降带,形成一系列谷地或海湾。科迪勒拉山系自北纬20°起转为东西走向,构成墨西哥高原南缘的横断火山带,中美高地、加勒比海海底山岭与大安第列斯群岛大岛的主脊,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北美西部沿海是太平洋火山带的一部分,有活火山90多座,也是强烈地震带。

❷中部为平原与低高原区,落基山以东和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广大地区,北起哈得孙湾,南至墨西哥湾。北半部哈得孙湾沿岸平原地势低平,其余为劳伦高地或称加拿大高平原,地势起伏,湖泊众多,受冰川侵蚀作用显著;南半部属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平原西部地势较高,且平坦,为世界著名的大草原。此外还有墨西哥湾沿海平原和大西洋沿岸平原。墨西哥湾沿岸平原是北美中部纵列带的组成部分,大西洋沿海平原延伸于阿巴拉契亚山以东,两者均代表大陆边缘近期出现的海底,海拔多在120米以下,向海洋缓缓倾斜。

❸北美洲东部为古老的山地高原,北半部为拉布拉多高原,在圣劳伦斯河以北,海拔500~600米,最高点1676米,这里是古冰川发生的源地之一。圣劳伦斯河以南即南半部为阿巴拉契亚山地,北起纽芬兰岛经加拿大东南沿海、美国东北部,延伸至亚拉巴马州中部,长约2300公里。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古生代褶皱山地,久经侵蚀,一般海拔1000~1500米。东北段冰川地貌分布很广;西南段东坡陡西坡较缓,与东部沿海平原交界处形成瀑布线,最高峰密契尔山海拔2037米。北美洲南北纵列的地貌区和两侧高而中部低的分布特征对气候带来很大影响。

☚ 北美洲   北美洲的河流 ☛
0000113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