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司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开元十一年进士。开元后期曾在代州都督杜希望门下任职。天宝初入朝为太仆寺丞,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人称崔司勋。天宝十三年卒。明人辑有《崔颢集》,《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编为一卷。 皇甫汸1498—1583字子循,号百泉子。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明代诗人。皇甫冲之弟。“皇甫四杰”之一。嘉靖八年进士,累迁云南按察佥事。著有《皇甫司勋集》六十卷、《解颐新语》八卷、《百泉子绪论》一卷等。 司勋 司勋官署名。属吏部。北宋前期,设判司勋事一员。元丰改制,以司勋郎中、员外郎主事,掌勋功酬赏之事。隆兴元年(1163)省并郎中等,以司封郎官兼领。 ☚ 司封 考功 ☛ 司勋官署名。唐代尚书省二十四司之一,属吏部。掌官吏勋级。 司勋官署名。二十四司之一,为吏部所辖之第三司。北周时特设勋官以奖励立功将士,以司勋中大夫“掌六勋之赏”。隋、唐至明对文武官员皆授予勋赏,以作为计算文武官员资历的根据。隋文帝时始于吏部设司勋司。唐代因之。《唐六典》:“司勋郎中、员外郎掌邦国官人之勋级。”其勋自上柱国至武骑尉共设十二转。宋以后不甚重勋级。至明,又分文勋十级,武勋十二级,改司勋改稽勋清吏司以掌之,但已成具文。清代稽勋清吏司掌更名、改籍、终养、服制,兼稽在京文员俸廪。 司勋 司勋官名。西周时期置。掌赏赐功勋事务。唐时为官署名,属吏部,至明初仍设,后改为稽勋。职掌与西周同。《周礼·夏官司马》: “司勋: 上士2人,下士4人,府2人,史4人,胥2人,徒20人。” “司勋,掌六乡赏地之法,以等其功。王功曰勋,国功曰功,民功曰庸,事功曰劳,治功曰力,战功曰多。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太常,祭于大烝,司勋诏之。大功,司勋藏其贰。掌赏地之政令,凡赏无常,轻重视功; 凡颁赏地,参之一食,唯加田无国正。” 《旧唐书·职官志二》: “司勋郎中1员,〔从五品上。隋曰司勋郎,武德初,乃加中字。龙朔改为司勋大夫,咸亨复也〕。司勋员外郎2员,〔从六品上〕; 主事4人,〔从九品上〕; 令史33人,书令史60人,掌固4人。郎中、员外郎之职,掌邦国官人之勋级。凡勋: 12转为上柱国,比正二品; 11转为柱国,比从二品; 十转上护军,比正三品; 九转为护军,比从三品;八转为上轻车都尉,比正四品; 七转为轻车都尉,比从四品; 六转为上骑都尉,比正五品; 五转为骑都尉,比从五品; 四转为骁骑尉,比正六品; 三转为飞骑尉,比从六品; 二转为云骑尉,比正七品; 一转为武骑尉,比从七品。凡有功效之人,合授勋官者,皆委之复定,然后奏拟。” ☚ 司禄 司允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