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别号。指人名称之外的自称。唐人诗中也以号自称或相称。杜甫自号杜陵野老,其《哀江头》诗云:“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这是自称其号。魏万号王屋山人,李白有《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这是以号称他。

号háo

呼叫,喊叫。《小雅·正月》六章:“维号斯言,有伦有脊。”毛《传》:“伦,道;脊,理也。”郑《笺》:“维民号呼而发此言,皆有道理。”《小雅·宾之初筵》四章: “宾既醉止,载号载呶。”毛《传》: “号呶,号呼讙呶也。” 《大雅·荡》五章:“式号式呼,俾昼作夜。”毛《传》:“俾昼作夜,使昼为夜也。”郑《笺》:“醉则号呼相效,用昼日作夜,不视政事。”

☚ 占梦   只 ☛

读音h·ao(ˊ),为ao韵目,属ao—iao韵部。胡刀切,平,豪韵。
❶大声哭;号哭。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h·ao(ˋ),为ao韵目,属ao—iao韵部。胡倒切,去,号韵。
❶信号;记号;标志。
❷名称。
❸号令。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h·u(ˊ),为u韵目,属u—ü韵部。胡到切,去,号韵。
❶疑问词,通“胡”。为什么;为何;何。

上一条: 下一条:

号hào

❶名气,知名度:南方人认为,东北人能逗。但离“幽默”似乎还有些距离,如果说是“搞笑”还差不多。赵本山、黄宏、巩汉林、潘长江这些年还真逗出点~来。(丁一夫《东北人是咋样的》)
❷提前约定:张作霖听了前半句,正想骂她这咋说话呐。听了后半句回嗔作喜,转身又问张作相和汤玉麟等三人,道:“你们在北京都~了房子吧?”(宋平《张作霖秘传》)∣老弟有去的意思?要去早做准备,先给你~上?(高满堂 孙建业《闯关东》)∣你还真拍出了《刘老根》,这回拍续集说什么也要在咱这拍,我早就~下!(李东旭 李兴华《转王赵本山》)

1. 样,种,类。用于表示人或物的名词前,通常前面加“这”“那”。《猎原》(131):“这是快枪,又不是那号装砂子的烧火棍,能连发的。” 《独弦操》(208):“别的人闲呀无故地谁一个干这号绷住尻子惹风的缺德事哩?”2. 量词,用于较多的人。如:“六七百号人。”3. 批改(作业)。

1hao4

(名)旅店的铺位、床位:给你们留了三个~,你们来不来住?


2hao4

(动)批改;评定:老师正在~本子。丨就连唱得一样好的歌曲,画得一样好的图画,老师给女生~的分数也比男生高出好多,真是活见鬼。(川文83·12·20)


3hao4

(量)种;类。用于表人或表物的名词前,常与指代词“这、那”合用。指人时,自称含谦卑意味,他称含轻贱意味:干这~事要得吗? (潮146)丨可我们这~人,原先在松林二爷领导的那个互助组,待我们还好。(潮45)丨那些炙手可热的官僚们,并不把他这~人放在眼里。(岩79·2·84)

号xɔu44

❶贴上标记而占有或登记在个人名下: 这房子我已~下了。
❷老师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圈点,写上日期: 我的大倣老师~了。
❸名号,徽记:徽~。《礼记》: “易服色殊徽~。”

〔hao〕
号哭 〔hao ku〕 jangt shobniand.


〔hao〕 haob。
号令 〔hao ling〕 haob linb.
号码 〔hao ma〕 haob mat.
号筒 〔hao tong〕 zhongxplead liead.
号召 〔hao zhao〕 haob zaob.

号ho242[hɔ]

❶名叫
⊳伊姓李~什乇(他姓李名叫什么)?
❷起绰号
⊳伊乞侬~“大头鲄”(他被人绰号为 “大头”)。

ㄏㄠˊ;ㄏㄠˋháo; hào1225批阅;评定。中原官话。新疆鄯善〖〗。~作业本。兰银官话。甘肃兰州〖〗。西南官话。四川成都〖xau213〗。老师正在~本子。限定数量。吴语。江苏苏州。《何典》第六回:「后来一发~粥~饭起来,遂不免一顿饱一顿饿的半饥半饿过日子。」晾;晒。中原官话。河南原阳〖〗。衣裳拿到外先~~吧‖皮袄一~就中。揣摩;猜测。中原官话。江苏徐州〖〗。他的心性脾气我早~透了。记载;记录。吴语。浙江苍南金乡〖〗。~账‖想做的事干~簿里。用手轻轻地扶着或提着。西南官话。云南昭通。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昭人言以手轻扶持羁靡之曰~。如…提衣襟曰『~着衣下摆』,轻持斗笠缨曰『~飘带』。」旅店的铺位、床位。西南官话。四川成都〖〗。给你们留了三个~,你们来不来住?云南水富〖〗。指容量或量度。吴语。江苏苏州〖〗。上海崇明〖〗。相当于「种、类、个」,常与指示代词「这」「那」连用。东北官话。东北〖〗。我工作了二十多年,没见过你这~人。周立波《暴风骤雨》:「这~马到十冬腊月天,一身毛退得一干二净。」西南官话。四川成都〖〗。克非《春潮急》:「干这~事要得吗?」湘语。湖南长沙〖〗。咯~这种。客话。福建永定下洋〖〗。闽语。福建厦门〖〗、闽侯洋里〖〗。

号hao

大声喊叫。同义合成词:“呼号”。《吕氏春秋·荡兵》:“民之~呼而走之,若强弩之射于深溪也。”(号呼:同义词连用。走:奔跑。弩:一种用机械力放箭的弓。)柳宗元《童区寄传》:“因大~,一虚皆惊。”(因:于是。虚:墟,集市。)(hao):❶命令。同义合成词:“号令”。《庄子·田子方》:“何不~于国中。”(何:为什么。于:在。)
❷称。同义合成词:“号称”。《史记·高祖本纪》:“沛公军十万,~二十万。”
❸称号。《史记·秦始皇本纪》:“采上古帝位~,号曰‘皇帝’。”(号曰:称作。)

〈隐〉广东海丰鱼行指数目十。参“己、辰、斗、苏、马、棱、墨、眉、牛、号”。

号號háo

❶号叫
 △ 呼~。
❷高声哭叫
 △ 哀~|~啕大哭。
另见311页hào。


号號hào

❶召唤;发出的命令
 △ ~召|发~施令。
❷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
 △ ~兵|长~。
❸表示一定意义的军号声
 △ 冲锋~|进攻~。
❹名称
 △ 国~|老字~。
❺名和字以外另起的别名
 △ 苏轼~东坡。
❻标记;信号
 △ 记~|击掌为~。
❼编号;次序
 △ 学~|座~。
❽表示不同的等级或规格
 △ 型~。
❾切(脉),中医的一种诊断方式
 △ ~脉。
❿姓。
【注意】最后一画上边不出头。
另见309页háo。

号號

❶大声呼喊:~哭丨~叫丨呼~丨怒~丨啼饥~寒丨奔走呼~。
❷大声哭:~啕(tao)丨~咷(tao)丨哀~丨~啕(tao)大哭。
另见 hao。


号去声hào


号號

❶名称:~称丨称~丨代~丨外~丨大~丨绰(chuo)~丨国~丨宇~丨庙~丨牌~丨旗~丨徽~丨僭(jian)~。
❷人的名或字以外的自称:别~丨名~。
❸标志:~衣丨牌~丨符~丨信~丨暗~丨调(diao)~丨记~丨顿~丨问~丨逗~丨句~丨加~丨减~丨乘~丨除~。
❹次第;等级:~码丨~外丨编~丨型~丨专~丨对~丨挂~丨头~。
❺商店:商~丨银~丨宝~丨分~。
❻命令:~令丨发~施令。
❼军队或乐队中的喇叭:~角丨~兵丨~手丨吹~丨军~丨螺~。
❽量词。用于人数或成交的次数:一百多~人丨做了两~买卖。
○~召(召唤)丨~炮(用以传达信号的炮)︱口~(进行宣传鼓动用的短语)。
另见 hao。

号háo

❶ 大声叫喊:呼号│狂风怒号。
❷ 大声哭:哭号│哀号。
另见198页hào。


号hào

❶ 名,名称:国号│年号。
❷ 旧时指商店:本号│商号│别无分号。
❸ 指牲口圈:马号。
❹ 用在数词或数码之后,表示一定次序、规格和日期等:号码│车号│挂号│今天几号?
❺ 标记:记号│符号│信号。
❻ 军队或乐队所用的喇叭:军号│长号│小号。
❼ 用号吹出来的表示一定意义的音乐片段:起床号│集合号。
❽ 命令:号令│发号施令。
❾ 种类:他原来是这号人│怎么能做这号事?
❿ 诊脉:号脉。
⓫ 量词,用于计算或数人头:几百号人│没你这一号。
另见196页háo。

号háo

❶ 大声呼叫。《诗经·魏风·硕鼠》:“乐郊乐郊,谁之永号?”毛传:“号,呼也。”《天问》:“蓱号起雨,何以兴之?”王逸注:“蓱,蓱翳,雨师名也。号,呼也。兴,起也。言雨师号呼,则云起而雨下,独何以兴之乎?”洪兴祖补注:“蓱,音瓶。号,乎刀切。”姜亮夫通故:“号字《楚辞》八见,除号钟、鸟号等专门名词外,皆作呼号解。”《天问》:“妖夫曳衒,何号于市?”
❷动物引声长鸣。《史记·历书》:“时鸡三号,卒阴。”《七谏·谬谏》:“飞鸟号其群兮,鹿鸣求其友。”王逸注:“言飞鸟登高木,志意喜乐,则和鸣求其群而呼其耦。”
另见【号(hào)衰】

号hao

另见hao。号叫 号哭 号丧 哀号 干号 呼号 号(嚎)啕(咷)大哭 啼饥号寒 北风怒号


号hao

另见hao。号兵 号称 号房 号角 号令 号码 号脉1号炮 号手 号筒 号头 号外2 号衣 号召 号子 暗号 宝号编号 标号 别号 病号 彩号 称号 出号 绰号 大号 代号 等号 调号 逗号 顿号 番号 分号 符号 挂号 国号 呼号 徽号记号 叫号 警号 句号 口号 括号 冒号 名号 年号 牌号 旗号 伤号 商号 头号 外号 问号 小号 信号 星号 型号 雅号银号 引号 账号 专号 字号 号地方 号房子 号志灯3 创刊号打问号 冲锋号 感叹号 划句号 集合号 间隔号 惊叹号 起床号老字号 连接号 卖大号 泡病号 破折号 删节号 省略号 书名号专名号 着重号 号角齐鸣 号子声声 对号入座 发号施令 军号声声 击掌为号 标点符号 天字第一号

号(一)hào (二)háo

【辨形】 下是丂,中间的竖不出头。5画。形声。
【辨义】号(一)hào
❶标志,信号:号灯|号牌|号炮|号旗|号衣|号志灯|暗号|标号|乘号|除号|代号|等号|点号|调号|逗号|顿号|番号|分号|符号|负号|根号|呼号|记号|加号|减号|句号|括号|连号|冒号|旗号|问号|星号|型号|引号|正号|大括号|大于号|等于号|方括号|感叹号|间隔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双引号|小括号|小于号|鱼尾号|中括号|着重号。
❷ 次第,等级:号码|号数|号头|号外|号型|号码机|编号|出号|大号|单号|对号|挂号|叫号|双号|头号|小号|摇号|账号|中号|专号|对号入座|卖大号|天下第一号。
❸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号兵|号角|号手|号筒|吹号|鼓号|军号|螺号|马号|圆号。
❹名称:号称|别号|称号|栋号|国号|徽号|僭 (jiàn)号|庙号|年号|牌号。
❺商店的字号:宝号|出号|分号|牌号|票号|商号|银号|老字号。
❻ 命令,召唤:号令|号召|号令如山|口号|发号施令|更令明号。
❼ 人名以外另起的字,别号:绰号|诨号|名号|外号|雅号。
❽用号吹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冲锋号|集合号|起床号。
❾ 指伤病员:病号|彩号|伤号。
❿ 表示次序(多放在数字后):第三号简报|门牌二号|五月一号。
⓫量词: 一百多号人|做了几号买卖。
⓬标上记号: 号房子|把这些东西都号一号。
⓭切(脉搏):号脉。
〔号房〕旧指传达室或作传达的人。
〔号子〕劳动时唱的一种歌。
〔干号〕不供应伙食的旅馆。
〔溜号〕〈方〉溜走。
〔马号儿〕公家养马的地方。
(二)háo
❶ 大声哭:号哭|号丧|号啕|号啕大哭|哀号|干号|啼饥号寒。
❷呼喊:号呼|号叫|呼号|叫号|怒号|奔走呼号。
【辨析】 二音都可表示动作义。区别在于:
一、词性有所不同;号(一)hào构成名词、动词、量词,并作名词性语素构成成语;(二)háo只构成动词和作动词性语素构成成语。
二、适用范畴不同:号(一)hào表示人或事物名称、动作行为、次序、日期、物量等;(二)háo表示情感和言语动态。

号hao

表示次序;次第;等级:第24~文件|6~铅字|竣工的日期定在5月31~|有几个病人没有挂上~|那种鞋正好有我穿的~。

(同)啼 哭 泣

号hào

❶指别号:我们又不大会诗,白起个~作什么。(三七·841)你(指宝玉)的~早有了,“无事忙”三字恰当的很。(三七·840)
❷称号:只缘占得风流~,惹得纷纷口舌多。(五一·1182)
❸叫作:雨村忙看时,此人是都中在古董行中贸易的~冷子兴者,旧日在都相识雨村。(二·33)更又有两个多情的小学生…只因生得妩媚风流,满学中都送了他两个外号,一~香怜,一~玉爱。(九·203)
❹表示等级:头~排笔四支,二~排笔四支,三~排笔四支。(四二·976)


号háo

另见hao。


号hào

考举的人应试期间的指定住处:现叫李贵等分头的找去;我也带了人,各处~里都找遍了。(一一九·1501)
另见hao。

号hào

❶ 表示等级等。1822年马礼逊《华英字典·Part Ⅲ》:“Flat bamboo cudgel,板子 pan tsze. To cudgel,打棍子 ta kwan tsze. The largest size,头号板 tow haou pan; second size,二号板 urh haou pan.”1857年伟烈亚力编《六合丛谈》四:“熙春每担价银上号二十四至二十八两,中号三十一两,下号十六至二十两。”1871年傅兰雅译《化学鉴原》卷五上:“一号铁条性硬而脆,不可作任受急力之器,而可为铁路等用。若将一号铁条剪断,用小铁条捆紧,入二号炉煅至白热,取出诸捆,急入有槽双轴,鱼贯轧过,则诸捆粘合,而捆内各条亦粘合连成长条。欲作何形,再过何轴,名二号铁条,质有纹理,比一号者牢固。再如前法数次,即名三号铁条,纹理均匀而平行,更能牢固。”
❷ 表示轮船、汽车、火车、飞机、火箭、导弹等的名称。1843年10月8日《中英虎门条约》第十六条:“该英官亦应将来往各商之船号、商名、货物数目,每月照式具报粤海关,而粤海关即便通行各海关,查明稽核,如此互相查察,庶可杜绝假用牌单、影射偷漏等弊,而事亦不致两歧。”1900年《清议报》四十五册《俄舰进袭波斯》:“俄国军舰尼露的野克号,驶入波斯国之遍的儿孛细儿海湾。”
❸ 商店。1843年10月8日《中英虎门条约·五口通商章程》第八条:“何时何银偷税一款: 英商进口,必须钞税全完,方准进口。海关应择殷实铺户、设立银号数处发给执照,注明准某号代纳英商税银字样,作为凭据,以便英商按期前往。”1854年5月《遐迩贯珍》第五号:“其船原系只利国船,价卖与中土人顺隆号祝盛,价银三万元,立约订定船主搭客四百名,祝盛搭客一百六十名。”
❹ 表示次序: a) 一般的。1849年梁廷枏《夷氛闻记》卷一:“一船有帆三扇,或一二扇,书写大字三行,中一行写某州县某人姓名,左一行写某字第几号,右一行写第几甲第几牌。”1854年罗森《日本日记》:“《遐迩贯珍》数号,每记花旗国与日本相立和约之事。至第十号,则载两国所议定约条之大意。”1874年祁兆熙《游美洲日记》:“十六日乙卯,礼拜日,晴。七点起。开三十一号箱,唤三弟及孙广明、朱宝奎佐装大帽,备见西官。”b) 特指一个月里的日子。1897年6月7日伍廷芳《致美外部照会》:“光绪二十三年五月初八日,西一千八百九十七年六月七号。”1899年林乐知著,蔡尔康、任廷旭译《九九新论叙》:“西历本年七月十七号,为日本得入万国公会,实施改正条约之期。”1900年《清议报》四十四册《英杜战争汇记》:“西四月二十号伦敦电报,微别列鲁之坚阵,尚有布鸦军围击之。”
❺ 排定的次第。1877年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造票别为一纸局。造纸成,送局。由百万至五磅,各为机器印之。银数及图记及号数,凡历四五机器乃成一票。”
❻ 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1900年沈翊清《东游日记》:“凡军号一,催全军早起;二,点名;三,煮饭;四,令有病者就医。”1900年杜氏《庚子日记》:“倭人在街上吹洋号,令人惧。”1930年丰子恺《近世西洋十大音乐家故事·近世西洋乐坛之盛况》:“娇声似的克拉管(clarinet),傲慢似的长号(trombone),一切乐器的表情,为无论何等有名的优伶所不能致。”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吹樂器部 > 角 > 號筒 > 號
號  hào

即號筒。

号hào

广东海丰地区沿海渔民、鱼贩谓数目十。参“丁、孔、斗、苏、马、棱、墨、眉、牛、号”条。

号、嚎、哭、啼;噱、哂、笑

○号háo

(动)大声哭:~哭|~咷|哀~|~啕大哭|仰天呼~|守灵~丧|啼饥~寒|鬼哭神~。

○嚎háo

(动)大声哭:~啕|~咷|干~|呼~|鬼哭狼~。

○哭kū

(动)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有时候还发出声音:~泣|~灵|~诉|~闹|号~|啼~|痛~|~~啼啼|~丧着脸|~笑不得。

○啼tí

(动)〈书〉哭:~哭|哀~|悲~|~笑皆非|~饥号寒|哭哭~~|~天哭地|干~湿哭。

●噱jué

(动)〈书〉大笑:~而不止|各叙异闻,以资~谈|故旧欢聚,相对~谈。

●哂shěn

(动)〈书〉微笑:不值一~|请~纳。

●笑xiào

(动)面露喜色,有时带有欢乐的声音:微~|狂~|欢~|含~|发~|~不露齿|~逐颜开|啼~皆非|哭~不得|喜眉~眼|破涕为~|哑然失~|皮~肉不~。

号hào

〖动词〗
一、号称,宣称(10)。《项羽本纪赞》:号为霸王。——号称是西楚霸王。《书洛阳名园记后》:号千有余邸。——号称一千多家。《醉翁亭记》:故自号曰“醉翁”也。——所以号称自己叫“醉翁”。
二、读háo。呼喊,号叫,喊叫(4)。《进学解》:冬暖儿号寒。——在冬天暖和的时候,孩子们却喊叫冷。《驳复仇议》: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礼所说的报仇,是指因有冤屈,很沉痛,而且呼喊也无处申诉的。《岳阳楼记》:阴风怒号。——阴森森的风愤怒地号叫着。


号hào

〖名词〗
一、名称,封号(3)。《司马错论伐蜀》:蜀主更号为侯。——蜀国君主改变名称叫作侯。《原道》: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他们的名称虽然不同,他们成为圣人的原因却是一样的。《泷冈阡表》:太夫人进号魏国。——先母进封号叫魏国太夫人。
二、别号(1)。《五柳先生传》:因以为号焉。——因此把它作为别号。

号號háo

❶ 大声喊叫。《诗经·魏风·硕鼠》:“乐郊乐郊,谁之永~?”柳宗元《童区寄传》:“因大~,一虚皆惊。”(虚:集市。)方苞《狱中杂记》:“~呼达旦。”
❷ 大声哭。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寒,年丰而妻啼饥。”归有光《项脊轩志》:“令人长~不自禁。”
❸ 动物引声长鸣。阮籍《咏怀》之一:“孤鸿~外野。”李白《蜀道难》:“但见悲鸟~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❹ 比喻风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卷我屋上三重茅。”范仲淹《岳阳楼记》:“阴风怒~,浊浪排空。”
另见211页hào。


号號hào

❶ 扬言,宣称。《史记·高祖本纪》:“是时项羽兵四十万,~百万;沛公兵十万,~二十万。”
❷ 号令,命令。《尚书·冏命》:“发~施令,罔有不臧。”(罔:无。臧:善。)龚自珍《病梅馆记》:“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以绳天下之梅也。”
❸ 名号,称号。《史记·陈涉世家》:“~为张楚。”《汉书·苏武传》:“赐~称王。”
❹ 别号,名字以外的称谓。陶潜《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焉。”
❺ 给以称号,称作。《韩非子·五蠹》:“~之曰有巢氏。”梁启超《谭嗣同传》:“时~为军机四卿。”
❻ 记号,标志。《礼记·大传》:“易服色,殊徽~。”
❼ 口令。《宋史·韩世忠传》:“世忠先得贼军~,随声应之。”
另见209页háo。

*

BAC5
(一)hao❶名称:年~/绰~/牌~。
❷店,厂:只此一家,别无分~。
❸标记:记~/符~/信~。
❹表示次序、等级:第二~/3门201~/大~/头~新闻(最大的新闻)。
❺日:10月1~。
❻量词(个、口):他们厂有好几百~人。
❼命令,召唤:发~施令/~召。
❽中医诊脉:~脉。
❾喇叭,军队、乐队中使用的一种管乐器:吹~/长~。
❿喇叭吹出的表示特定意义的声音:起床~/冲锋~。
(二)hao❶大声呼喊:呼~/~叫。
❷大声哭(通常有词):~丧。
❸[号啕]haotao大声哭喊:~痛哭。

次序

次序

次(次第;辈~;业~;节次;比次;名~;目~;车~;行~;班~;场~;轮次;诠次) 序(顺~;工~;语~;词~) 第(~十;第次;第序;等~;品~;诠第) 旅 录 叙 贯(贯序) 甲乙 节级 齿弟
条理,次序:伦(伦次) 条序
等级次序:陔 陛 阶次 等次 等杀 等衰 差秩
年龄的次序:齿序
官阶的次序:阶序
选授官职的次序:铨次
类别的次序:部次
排列的次序:次比 序次
编列的次序或等第:号(头~)
排行的次序:行第 第行
朝官站立的次序:鹓序
朝官的班次:鹭序 鸿序
事情进行的先后次序:程(程序;议~;课~) 节次
按日排定的行事程序:日程
办事的程序:手续
办事的程序和规则:章法
手续清楚:来去分明
事物相承接的次第:层次
事物的条理次序:伦类
书中篇章的顺序:篇次 篇第
运行的次序:运次
轮番的次第:番第
先后承接的次序:继序
正常的次序:秩叙
按年龄大小定次序:齿叙
按来到的先后定次序:先来后到
(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排列的先后:次序)

另见:秩序 序数 编次 考试 比赛 排列 混乱 整齐

☚ 次序   依次 ☛

大声呼叫

大声呼叫

咋 号(狂号) 唶(唶嚄;~道) 譥 謮 訆 喊 疾呼 呵呼 长呼 绝叫 唱叫 唱吼
大声叫呼:大呼小叫 大呼小喝
 大声呼叫、呼唤:吆喊
大声呼叫,发出高而长的声音:长啸
 歌吟长啸:歌啸
 仰天呼啸:啸天
 高声长啸:号啸
拖长声音大声呼叫:
酒醉时大声呼叫:酣呼
仗势大呼小叫:吆五喝六 呼吆喝六 呼来喊去
大声呼叫,惊动四邻:拽巷啰街 拽巷罗街 拽巷逻街 拽巷攞街

☚ 呼叫   哀叫 ☛

某种人

某种人

某(某某;某人;王~) 类(人类;匪~;败~) 人(工~;主~) 号(病~;伤~) 家(下~)民(农~;回~)
各种各样的人:各色人等 诸色人等
社会上的各种人物:九流人物
具有某种属性的人:者(强~)
久有某种关系的人:宿(~友;~敌)
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角色
九品人物:九流(~人物;三教~)
极易满足或所求不多的人:饮河堰鼠 饮河鼹鼠

另见:种类 类别 特性

☚ 某种人   某类人 ☛

写画

写画

画上记号:画(~圈;~符;~押;~字)点(标~;批~;评~) 圈(圈画;圈点;~阅) 号(~房子) 划(~线;~圆)
 画出钩形符号:勾(~画;~销;~除)
道士画符箓:画符 书符
画图:规(~圆)
刺画花纹:文(~身)
为文作画:吮墨
用笔写画:笔(~记;~录;~试;~算;命笔;拿笔;用笔;提笔;揽笔;持笔;秉笔;捉笔;援笔;搦笔;引笔;弄笔;弄笔头;弄笔墨) 捻管 持管 搦管 搦札 搦翰 援翰 挥翰 洒翰 弄翰 染翰 引毫 手毫 拈毫(~弄管) 弹毫 染毫 援毫
用笔开始写画:运笔 洒笔 下笔 动笔着笔 涉笔 转笔 试笔 落笔 染笔 措笔 落墨 着墨 落纸
 命笔,下笔:命管
 一年中开始写画:开笔(新春~)
用笔或挥动笔写画:挥(挥毫;挥笔;挥翰;挥扫) 振笔
 握笔挥写:调笔
 挥笔作书画:挥墨 挥染
 挥写为文:挥斧
写作、绘画之前,先构思成熟后再下笔:意在笔先 意在笔前
亲手写画:手书 亲笔
趁着醉酒的豪兴挥笔绘画或写诗作文:醉墨淋漓 醉墨淋浪 淋漓醉墨 淋漓戏墨
不停地写画:手不停挥
随意地写或画:涂(涂抹)
 到处涂抹,乱涂乱画:东涂西抹 东抹西涂 西抹东涂 涂东抹西
胡乱写字、画画和写作等:信笔涂鸦 信手涂鸦
乱写乱画:胡涂乱抹
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挥洒自如
写文章和写字严肃认真:一笔不苟
抹去或用白粉涂在原来的字或画上,重新写或画:洗改 涂改 涂窜 窜点黵易 改抹
 涂改填补:洗补
(写字或绘画:写画)

另见:写字 模仿 书法 作品 创作

☚ 写画   准备写画 ☛

人或生物量

人或生物量

个体量:个 人(~头;~量) 位 员(一~大将) 条(四~汉子) 号(几~人) 口 名
集体量:队 班 排 帮 伙 行 群 批 起 拨 股 支(一~队伍) 干(一~人犯) 种(几~人) 堆(一~人)
人马队伍量:彪(一~人马)
极少的人量:撮(一小~)
表示动物量:头(一~牛) 匹 只 条(一~虫) 个(杀一~) 峰(一~骆驼) 口(三~猪) 腔 尾(一~鱼)
动物集合量:群(一~羊) 批 胎(一~小猫) 栏(一~牛) 圈(一~羊) 窝(一~小猪)
表示植物量:棵(一~草) 株 丛(一~花) 蓬(一~草) 蔸 搂(几~粗) 头(一~蒜) 墩(一~荆条)茎(一~小草)
用于花类物量:朵(一~花) 束(一~花)
用于花、叶、果分开的量:瓣(花~)

☚ 量词   物量 ☛

名称

名称

名(名字;名号;~物;~堂;地~;品~;简~;同~;重~;异~;译~;叫~;憎~) 称 号(呼~;代~;旗~;大~) 目(名目;品~;税~;题目)
名称是:叫(叫做;叫作) 称(称为;称作;简~) 谓(可谓;何~;自~) 曰(名曰) 谥(~之为) 是唤(~作;~做)
事物的名称:名号 物名
按一定次序编排供查考的事物名目:目(目录;品目;类~;编~;总~;子~)
总目:最目 最凡
大要和细目:凡目
繁多的名目或名目繁多:百品千条
物品的名称:品名
题目名称:题名
本名以外的名称:别称 别名 别号
原来的名称:旧名
专门的名称:颛名
总的名称:统称 总名 泛称
普通的名称:通名
通常的名称:通称 通号 通目
通俗的名称:俗称 俗名
简化的名称:简称 略称 省文
不同的名称:殊目 殊名
既定的名称:成名
美好的名称:美名 佳名 令名 美称 嘉称 嘉名 善名
高雅的名称:雅目
虚假的名称:虚称
名称或项目又多又杂:名目繁多
(事物的名字:名称)

另见:事物 物品 名字 称呼

☚ 名称   称号 ☛

鸣叫

鸣叫

鸣(鸣唱;鸣奏;鸣动;鸣嘶;鸣唳;呼鸣;鹿~) 吟(吟叫;吟鸣;噪吟;猿~) 叫(羊~) 吲语语 叫唤 唱呻
虫鸟鸣叫:噪 言语
鸟兽鸣叫:哰哰
某些鸟兽叫:啼(啼叫;啼鸣;啼唤;猿~) 唤 叱 调簧 调舌
 受惊而啼叫:惊啼 惊鸣
虫豸禽兽等啼叫:
牛叫:
虫叫:虫响 虫鸣
 蟋蟀吟叫:蛩吟
 蝉叫:蝉鸣 蝉吟 蝉嘒 蜩响
 虫低鸣:唧嗾
动物鸣叫:吠 叫唤
蛙叫:蛙鸣 蛙吹 蛙吠 吠蛤
开始啼叫:开声
对月鸣叫:吟月
在风中鸣叫:语风
在壁根鸣叫:鸣壁
引吭鸣叫:哢吭
小声鸣叫:低鸣 嗫喋
大声鸣叫:山叫 鸣怒 鸣嗷 鸣哮
长声鸣叫:长鸣 长吟 长嘶
 尖利而悠长地鸣叫:啸叫
 动物引声长鸣:
 鸟兽长声鸣叫:
 高声长鸣:噭哮
呼啸,鸣叫:嚣叫
竞相鸣叫:争鸣
和谐地鸣叫:和鸣 和吟(仙鹤~) 相命
婉转地鸣叫:鸣啭 鸣弄
有节奏地鸣叫:鸣吟
杂乱地鸣叫:乱噪 嘲喧
(畜兽鸟虫等叫:鸣叫)

另见:鸟 家禽 家畜 动物昆虫 吼叫 叫声 鸟鸣声

☚ 鸣叫   鸡鸣 ☛

管乐器

管乐器

管(管乐;风管;箫管;笙管;铜~;金~;黑~) 簜 玉律 笙箫 细乐
美称管乐器:凤管 玉吹
以银作字表示音调高低的管乐器:银管
以管发声的乐器及其所奏的音乐:管乐
管乐与歌喉:竹肉
管乐器与弦乐器:管弦 桐竹 琴竽 丝竹 丝簧 弦吹 弦笛 弦管 弦筦 筦弦 弦丝
古管乐器:簌 箎 笳(胡笳;边~;悲~) 龠 籥 埙 壎 箛 竽 琯 竖篴 筚篥 悲栗 尺八 比竹 昭华 云箫 羌笛 陇笛 觱篥
胡笳的美称:金笳
竹管乐器:竹 簧 贞筠
雕花的竹管:镂管
簧管乐器:唢呐 锁呐 锁哪 金口角
我国苗、侗等族的一种簧管乐器:芦笙(葫芦笙)
箫和笛一类管乐器:横笛短箫
用竹或铁制的横吹管乐器:笛(笛子;笛牀;横笛;竹笛;银笛;龙笛;短~;牧~;羌~;渔~;朔~;梆~;清~;雅~) 玉骨 横玉 横管 横吹 龙篴 龙管 象管 促管 脆管 九漏 竹牀 茵于 轻圆 霜竹 孤竹 嶰竹 横竹 龙钟管
笛的美称:龙管 龙筦 凤笛 玉笛 玉龙 琼管
鼓吹中的横笛:铙管
铁制的笛管:铁笛 铁管管乐器中发音的薄片;簧
其他吹奏乐器:号(号角;筒~;军~;马~;步~;洋~;铜~;小~)角(铜~;画~;鼓~) 喇叭
号角的美称:金角
军中所用的号角:军号 军角 警角
边塞地区戍卒吹的号角:霜角
装饰华美的管乐器:玉箫金管
装饰精美的管弦乐器:金丝玉管 银筝玉柱 钿筝瑶管 锦瑟瑶笙 朱弦翠管 琼箫瑶瑟
有云状纹饰的管乐器:云管 云篪
别离时所吹奏的管乐器:离管

☚ 管乐器   笙 ☛

大哭

大哭

号 咷 恸(长恸) 长哭 嚎哭 嗥咷
放声大哭:号咷(号咷大哭;大声号咷;大哭号咷) 号啕(号啕大哭) 号泣 嚎咷(嚎咷大哭) 嚎啕(嚎啕大哭)
对天号泣:号天
悲痛至极,号啕大哭:哀天叫地
丧礼中大哭:嚎丧
来吊唁的人和守灵的人大声干哭:哭丧 号丧

☚ 号哭   啼哭 ☛

命令2

命令2

令(告令;谕令;嘉奖~)
敕令,命令:
教化,命令:教令(不奉~)
母亲的命令:母命(~难违) 慈令
朝廷的命令:台命 金诰
皇帝的言论命令:震訇
上天或皇帝的命令:骏命 敕命 大命
君王的命令:君命
君命具有绝对权威性:君命无二 君命无贰
雷公的命令:雷令
强者的命令:强令
上级的命令:
对上级命令的尊称:钧令
上级官吏亲书的命令:手令 手谕
上级对下级的手令:论帖
发到若干地方的同一个命令:通令
下达的命令:号(号令)
明文宣布的命令:明令(~禁止)
口头传达的命令:口令
已发布的命令:成命(收回~)
临终的命令:遗命
叛逆者的命令:逆命
僭伪政权的命令:伪命
紧急的命令:羽书 羽檄 十二金牌 十二道金牌
秘密下达的命令:密令 阴敕
胡乱下的命令:醉令
荒谬无理的命令:乱命
(上级给下级的指示:命令)

另见:领导 指示1

☚ 命令2   各种用途的命令 ☛

表示

表示

表 示 摅
稍微表示一下:聊表(~寸心) 略表
明白表示:明示
 明显地表示:昭示 显示
 明示人民:显民
 明示于众:示众
申明表示:申示
公开表示:号(~百万之众) 昭揭 布陈宣示 宣称
 口头宣称:口称
宣示于众:徇(~于市)
 明白宣示:照 昭示
 普遍昭示:诞昭
(用语言、动作或事物示意:表示)

另见:表达 表露 发表 示意 提出

☚ 表示   表示思想 ☛

说某种话

说某种话

说客气话:客套
说日常生活的话:家常话
说亲切热情的话:说亲道热 道亲道热
说真诚而温和的话:款语温言
为主持正义而说公道话:仗义执言
 仗义执言,无所顾忌:昌言无忌
说道歉的话:赔话
说诙谐逗趣的话:说诨话
故意说出要采取某种行动的话:号 扬言张言 倡言
 声称,扬言:声言
在背后议论,说不满意的话:闲言闲语 闲言淡语 闲言冷语 闲言散言 闲言碎语 闲言杂语 闲言剩语 散言碎语 捎言杂语
 妇女的闲言碎语:老婆舌头
低声下气地说服从、迁就的话:说矮话
说讽刺伤人的话:伤人扎语
说轻薄、不庄重的话:亵言狎语
对人说粗话或刻薄的话:出口伤人 破口伤人
 言语恶毒,出口伤人:赤口毒舌
说根本办不到的荒唐话:痴人说梦 痴儿说梦 妄人说梦 醉人说梦 梦中说梦
说狂妄的话:口出狂言

另见:话题 谈资

☚ 说某种话   说好话 ☛

宣布

宣布

宣(宣言;宣告;宣示) 布(布告;胪布;申布)
宣布皇帝诏书:宣诏 宣旨
 降赦宣旨:降宣
 持诏宣布君命:赍宣
宣布教令:设铎
宣布结束:告终
宣布事情完毕(多指较大的工程):告竣
(较重要的工作)宣告完成:告成(大功~)
宣布战争胜利:告捷 宣捷
 宣告失败:告败
事情、交情等宣告失败或破裂:告吹
宣告绝迹:告绝
宣告破获:告破
宣布罪状:告罪
宣布判决:宣判
宣布意旨以示慰劳:宣劳
传达宣布:传宣
明白宣布:昭布
公布,宣布:陈布
公开宣布:号 明诏
广泛宣布:诞布
(正式通知大家:宣布)

另见:公开 严正 告诉 说明

☚ 宣布   宣读 ☛

标志

标志

标(标识;标记;指~) 记(记认;道记;暗~) 识 帜 旗 物(~色) 幖 准则 揭櫫 表揭号名 徽记 徽识
记号,标志:号(~衣;牌~;信~;暗~) 表识 表帜 标帜
标志和符号:标号
代表某个集会的标志:会标 会徽
表示某个集体的标志:徽(校~)
军队的标志:军徽
代表商品的标志:商标
冒牌商标:戤牌
黄颜色的标志:黄章
交通的标志:路标 路碑 陆标
分界的标志:界标
贵官的标志:贵职
古时诗文中常用以为州郡长官之标志:隼旗 隼旟
国家的标志:国徽
显示国家形象的标志:邦表
革命的标志:红旗
历史进程中可作为阶段的标志:里程碑
树立的标志:
特别的标志:特征
不同的标志:异表
(表明特征的记号:标志)

另见:标志物

☚ 标记、信号   符号 ☛

发布命令

发布命令

号(号令) 宣敕 陈辞 下令申令 申命 发命 下命令 发号施令 发号出令 发号布令 发号吐令 施命发号 施号发令
向下级发布或传达命令、指示等:下达
 下达命令:下令
首先号令:首令
朝廷多次发布命令:七符六诏
擅自发号施令:擅命
权臣把持国政,随意发号施令:口含天宪口衔天宪 天宪口衔
挟持君主,发布命令:挟主行令
申明法令,谨慎发布命令:明法审令

☚ 发布   颁发 ☛

反问

反问

反诘
表示反问:哪(~里;~门子) 怎(~么;~不) 胡(~尝;云~) 奚(~必) 何(~必;~不;~止;~尝;~曾;~若乃尔) 岂(~其;~具;~渠;~非;~不;~止;~奈;~遽;~可;~不是;~有此理) 安(~能;~敢) 宁(~当;~渠) 盍(~不) 焉(~哉) 庸(~拒) 乌(~足道哉) 其(~奈我何) 乎(~哉;哉~)讵(~知) 敢(~是) 恶 莫(~非;敢~;将~;~不是) 得(~无;~毋) 吗 呢 也(~哉) 邪 欤 可 号 因 便 宁(~渠;~当) 曷 耶 抑(~岂) 怕(恐怕) 难道 不成 什么(为什么)
你没见过吗:君不见
凭什么不害怕:何恃不恐
怎么到了这种地步:何至于此
表示加强反问的语气:还(这~了得) 呢(你说~)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很乐意去做:何乐不为
表示正反两问:是否 果否 是不是
反问自己:自反 反躬自问 反身自问(反过来问提问的人:反问)

另见:提问 别人 解答

☚ 发问   询问 ☛

哭 号 唏 哇
哭(含诙谐意):哭鼻子
哭(骂人的话):号丧
小儿哭:啝 咧咧
伤心的人无故而哭:邪哭
忍着心里痛苦,不敢哭出声来:吞声饮泣吞声忍泣 饮泣吞声
强忍着不哭出声,不流出眼泪:吞声忍泪
哭时没有眼泪:密云不雨 密云无雨
没有眼泪的哭:干哭
有时哭,有时笑:时哭时笑
边哭边顿足:哭踊
小儿哭泣不止:
(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哭)

另见:痛苦 悲伤 悲哀 激动 流泪 小孩 哭声 泪 ︱笑

☚ 哭   哭叫 ☛

记号

记号

号(符号;问~;牌~;加~) 章(章表) 识(表识) 标记 表帜色认
标木,标记:
编定的号数:编号
人或物的编号:号头
部队的编号:番号
刻写的标记:镌识
不易磨灭的标记:烙印(火烙印)
秘密的记号:暗记 暗号
(为引起注意,帮助识别、记忆而做的标志:记号)

☚ 符号   警报 ☛

称呼

称呼

呼(呼称) 号(号名)
加在称呼前的词头:阿(~毛;~妹)
开口称呼:口称
对人的美称:士(人~;志~;壮~;义~)
赞美的称呼:美称
谦逊的称呼:谦称
喜爱、亲昵的称呼:爱称 昵称
对人的昵称:鬼(小~;机灵~)
相互亲昵之称:卿卿
偏爱的称谓:私称
打趣的称呼:谐称
第一人称代词:
对人的称呼:厮(那~)
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小子
相互称呼:相谓
相爱男女的互称:
自己称呼自己:自称 自呼 自命 自名
自己给自己加的某种称号:自封

另见:姓名 各称

☚ 称呼   敬称 ☛

发出大声

发出大声

发出强烈的声响:
发出巨大的声音:轰响 鸣叫 喧豗喧轰
雷鸣般的轰响:雷响
发出轰隆隆的大声:轰鸣
如雷之轰鸣:雷动
大风发出巨响:号(风~雨泣;狂风怒~)
风、雷等发出巨响:吼(北风~)
风浪、雷雨或炮弹等发出呼啸轰鸣声:咆哮
突然而猛烈地发出声响:爆响
发出雄壮有力的声音:怒吼
发出尖利而漫长的声音:叫啸 呼啸 呼号 呼哨 呼虓 嚎啸 喊呀
猛烈的呼啸:狂啸

☚ 发声2   声音高 ☛

种类

种类

种(~别;工~;剧~;军~;特~) 品(品类;品流;品诣;~目;~系;~族;~例;品俦) 科(科品) 类(类别;色~;部~;族~;物~;兽~;禽~) 族(族类) 群 项 色(各~) 流(流品) 般 属(金~) 号(这~人) 路(两~货) 畴 端
名目品类:名品
种类名品:色目
品类相同:类同
事物的种类多而杂:复杂
各式各样,种类很多:形形色色
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各种各样 各色各样 各式各样 七杂八色 千汇万状
灿烂美丽,多种多样:绚丽多姿
种类复杂的:花(~样;五~八门)
多种的:什(~物) 种种 色色
种类很多:万般(~千种)
种类多样,各不相同:吹万不同
(根据事物性质或特点而分成的门类:种类)

另见:名称 划分 区分 类别 丰富

☚ 种类   各个种类 ☛

名号

名号

名字
名、字以外另起的称号:号(别号) 别字
旧称人的名号:表德
高雅的名号:雅号
不同的名号:殊名
假托的名号:诡号
(名字与别号:名号)

☚ 别名   族、性 ☛

号號háo;hào

(一) 胡刀切,平豪。
❶呼叫。《诗·魏风·硕鼠》:“乐郊乐郊,谁之永~。”
❷大声哭。曹植《王仲宣诔》:“翩翩孤嗣,~恸崩摧。”
(二) 胡到切,去号。
❶号令,命令。《书·冏命》:“发~施令。”
❷称号,名称。《庄子·骈拇》:“事业不同,名声异~。”
❸发布号令。《庄子·田子方》:“何不~于国中?”
❹号称,扬言。《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兵四十万,~百万。”

亦称“别号”,指在名和字以外另起的称号。如: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陶潜《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 名字   服饰 ☛

号號

(一) hao❶名称。如:国号,番号,牌号。
❷标志。如:信号,记号。
❸次第,等级。如:大号,中号,小号。
❹号令。如:发号施令。
❺军队或乐队所用的喇叭。亦指用号吹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如:军号,起床号。(二) hao ❶呼喊。如:呼号,号叫。
❷大声哭。如:哀号,号啕。

号(號)háo

 ❶ (拖长声音大声叫唤) howl;yell: 呼 ~ wail;cryout in distress;
北风怒 ~。 A north wind is howling.
❷ (大声哭) wail: 哀 ~ cry piteously;wail;
啼饥 ~ 寒 lament [cry out] in hunger and cold
另见 see also hào。
◆号寒啼饥 cry out [lament] because of hunger and cold;cry from [for] hunger and cold;howl for being hungry and cry for feeling cold;lament [cry out;wail] in hunger and cold;The poverty-stricken people cry their eyes out.;
号叫 howl;yell;
号哭 wail;cry loudly;
号丧 cry at funeral;yell (as if at funeral);
号丧 [方] cry;weep (used as an abuse term);
号啕 cry loudly ;wail;
号啕痛哭 cry loudly;bewail mournfully;burst into a storm of tears;cry one's eyes out;utter a loud cry;wail at the top of one's voice;
号天大哭 weep loudly;calling upon Heaven;
号天哭地 weep to the very Heaven and to the very Earth;bewail loudly


号(號)hào

Ⅰ ❶ (名称) name: 绰 ~ nickname;
道[法] ~ Taoist [Buddhist] monastic name;
国 ~ the name of a dynasty;
年 ~ the title of an emperor's reign
❷ (别号;字) assumed name;alternative name
❸ (商店) business house: 宝 ~ your shop [firm];分 ~ branch (of a firm,ect.);
银 ~ banking house
❹ (标志;信号) mark;sign;signal: 暗 ~ secret signal [sign];countersign;cipher;
加 ~ plus sign;
举火为 ~ light a beacon;
问 ~ question mark
❺ (排定的次第) number: 编 ~ serial number; ~ 楼 Building No. 10
❻ (等级) size: 大 [中,小] ~ large [medium,small] size;
这鞋小了两 ~。 These shoes are two sizes too small.
❼ (日期) date: 今天几 ~ ? — 9 ~。 What date is it today? — The 9th.
❽ (号令) order: 发 ~ 施令 issue orders
❾ {音} (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喇叭) any brass-wind instrument: 长 ~ trombone;
军 ~ bugle;
小 ~trumpet
❿ (号角) anything used as a horn: 螺 ~ conch-shell trumpet;conch
⓫(用号吹出来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 bugle call;any call made on a bugle: 吹冲锋 ~ sound the call to charge;
起床 ~ reveille;
熄灯 ~ taps
⓬(姓氏) a surname: ~ 义 Hao Yi Ⅱ  (用于人数): 一百多 ~ 人 over a hundred people Ⅲ  ❶ (做上记号) mark: ~ 房子 mark out houses (as billets,etc.)
❷ (切) feel: ~ 脉 feel the pulse
另见 see also háo。
◆号兵 bugler;
号称 be known as;claim to be;
号锤 marking hammer;{林} numbering hammer;
号带 token number;
号笛 hornpipe;
号房 [旧] reception office;janitor's room;janitor;
号服 livery;
号角 bugle;horn;trump;bugle call;
号控机 number switch;numerical switch;
号料 marking off;
号令 verbal command;order;
号码 number;
号脉 {中医} feel the pulse;
号盘 index dial;
号炮 gun signal;
号声 trumpet call; trumpet hush;
号声四起 Clarion calls were sounded from all sides.;
号手 trumpeter;bugler;
号数 number;
号筒 horn;
号外 extra (of a newspaper);
号形角 {数} horn angle;
号衣 [旧] livery or army uniform;
号召 call;appeal;
号志 livery;
号志灯 signal lamp;
号子 a work song sung to synchronize movements,with one person leading

(háo豪) 胡刀切,匣母豪韵,开口一等,平声。
【号】大声喊叫
不信医而祷鬼神,枉杀生而号乎穹苍。(朱震亨 《幼科全书 ·原痘赋》)
译文 人有病不信医药而去向鬼神祈祷,白白地丢了性命,空向苍天大喊大叫。
【号】号啕大哭
气疝,其气上连肾区,下及阴囊,或因号哭忿怒,则气郁之而胀,怒哭号罢则气散者是也。(张从正 《儒门事亲·卷二·疝本肝经宜通勿塞论》)
译文 气疝症,其邪气上连肾区,下至阴囊,或因号啕大哭,或因忿怒等情绪而诱发,则气郁而腹胀,号啕大哭或忿怒停止,则邪气消散。
(hào耗) 胡到切,匣母号韵,开口一等,去声。
【号】称号
知其凶而治之,自求怨谤; 明其吉而往也,得号贤良。(朱震亨《幼科全书·原痘赋》)
译文 医生知道病情凶险而去进行治疗,必然是自招埋怨诽谤; 医生去治疗明明是好治的疾病,必然博得好医生的称号。
【号】叫做
虎口纹生出外行,若逢此候号胎惊。(刘昉 《幼幼新书》卷二引 《长沙毛彬传惊八片绵歌》)
译文 虎口有纹生出向外行走,如果遇到这种现象叫做胎惊。
《说文·号部》: “号,痛声也。”又 “號,呼也。”号与號古不同义,今把號简化为号,是文字的兼并。号 (號) 有大声喊叫义,引申为号啕大哭。《庄子·养生主》: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释文》: “号,户羔反。”假借为称号。《庄子·骈母》: “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引申为称号、叫做。《庄子·秋水》: “号物之数谓之万。”

☚ 行   好 ☛

assumed (/alternative)name


horn

号hào

令如山

❷ 对入座|发施令

❹ 施命发 
另见háo。


号háo

啕大哭|喭纯?

❷ 狼鬼哭|行巷哭

❸ 啼饥寒 
另见hào。

号(háo)

,痛声也。从口在丂上。凡号之属皆从号。”(胡到切)
徐锴《系传》:“丂者,痛声不舒扬也。”段玉裁注:“号,啼也。凡啼號字古作号。口部曰:‘啼,号也。’今字则號行而号废矣。(从口在丂上)丂者气舒而碍,虽碍而必张口出其声,故口在丂上,号咷之象也。”今见最早的“号”字系战国早期楚系文字,如曾侯乙编钟中即出现字。又银雀山汉墓竹简《尉缭子》486简:“发号出令。”[1]不过传世典籍一般写作“號”。
号部下只有一个属字“號”,云:“呼也。从号,从虎。”今“號”简化为“号”。

号號

(5画)
❶háo
❷hào

【提示】下面是丂, 横笔与下面的竖折折钩相接、不出头。

*号(號)háo

5画 口部 
(1) 大声哭: ~哭|哀~|啼饥~寒。
(2) 大声叫唤: ~叫|怒~。
 另见hào(148页)。


*号(號)hào

5画 口部 
(1) 命令: 发~施令。
(2) 军队或乐队所用的喇叭: ~角|军~|吹~。
(3) 用号吹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 起床~|冲锋~。
(4) 名称: 国~|年~|称~。
(5) 别号,名字以外的别名;有时也指名字: 绰~|大~|李白,~青莲居士。
(6) 旧指商店: 宝~|兴隆~。
(7) 标志;标记: ~衣|暗~|符~|信~。
(8) 次序;等级: ~码|挂~|编~|十月一~|五~宋体字。
(9) 种;类: 这~人真少见。
(10) 量词。
 1. 用于人数: 五百多~人的小厂。
 2. 用于买卖成交的次数: 一天做了十几~买卖。
(11) 中医术语。切脉的俗称: ~脉。
 另见háo(147页)。

号()


曾侯乙鐘(下一2),殷周金文集成287,戰國早期
妥(蕤)賓之才(在)楚号爲坪皇。
按: 當爲“號”字省去虎旁形成的一個簡體。

曾侯乙鐘(中三5),殷周金文集成325,戰國早期
割(姑)(洗)之才(在)楚号爲吕鐘。

徐君妻管洛墓誌陰,晉
遺孤号咷,姻族涕零。

元敷墓誌,北魏
瑑玄石以記号,附寸豪以申辞。

元肅墓誌,北魏
固以号万頃於國都,稱千里於宗室。

竇泰妻婁黑女墓誌,北齊
錫以從母之名,仍加長君之号。

王榮及妻劉氏墓誌,隋
齊天保已來,軍漢司别,乃令皇宗武職,漢配文官,仍本軍号,前資四品。

楊真墓誌,隋
帝号軒轅,自□□其大賢,實開闢之先宗,後代之沖軌。

蕭瑒墓誌,隋
三年朝旨以近代官号随時變改,雖取舊名,不存事實。
《説文》: “号,痛聲也。从口在丂上。凡号之屬皆从号。”
“号”最早見於戰國楚文字。其構形爲省去虎旁的“號”字之簡化字。《原本玉篇》: “号,□□□之。杜預曰: 啼哭也。《爾雅》: 号,呼也。郭璞曰: 今江東皆言號也。”晉代徐君妻管洛墓誌楷化定型作“号”。

☚ 号部   號 ☛

号號1. hào 2. háo

读háo是古代会意字。从口从丂(考本字),丂表示口中的气要舒出形。本指因痛而发声、呼喊或大声哭。后又造號字,从号从虎,泛指人、动物呼叫、风声等。两字本通。中古以为是一字。现以号为规范字。见《总表》。
现一般读hào。由呼号(háo)声转为去声hào,引申为号令、命令。如:发号施令。组词如:号召。现代有口号。近代现代又指喇叭。如:吹号|号兵。古代转为一些名称。如:国号|别号。近代如牌号。引申指记号,标志。如:暗号。组词如:记号。转为动词,指记上号数。如:把这件东西号上。又引申表示次第或等级。如:挂号|第一号|大号|中号。组词如:号码|号外。

号號★繁◎常★常◎异


号,形声,从口,丂(kǎo)声,本义读háo,大声哭,引申为拉长声音大声呼喊,号啕,形容大声哭喊,也作“嚎啕”。后作“號”,表意,从号从虎,表示像老虎吼叫一样大声呼喊。“號”又读hào,引申为称号、名称、命令、喇叭、店铺、标志等。宋代俗字、《手头字》、《简体字表》、《简化字表》把“號”简作“号”,采用本字。
【辨析】
❶“号”与“號”不是等义简繁字。用于《说文》部首、《广韵》和《集韵》韵目时写“号”,不写“號”。
❷以“号(號)”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tāo:饕。
❸号(háo)/嚎/哮 这三个字都有大声呼叫义,读音相同或相近,是同源字。
❹号(háo)/哭/泣/啼 见222页“哭”。

(háo)

胡到切。痛聲也。从口在丂上。

號;隶hào

【析形】会意字。古文字形从虎,从号,号兼表音。号本义是痛哭,痛哭声高;虎哮声厉。
【释义】《说文》:“呼也。”本义是号召、号令。引申为扬言,宣称。又引申为国号、年号。又指人除名、字之外另起的别称。[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论定。如周平王,文忠公(欧阳修),武穆王(岳飞)等。[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称庙号。始于殷代,其后历代封建帝王都有庙号,如汉高祖、唐太宗等。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associative character.In ancient character the meaning is from part虎(tiger)and 号(roar).It also sounds like the pronunciation of号.Its original meaning is crying bitterly and loudly.
【original meaning】Calling on or ordering.

*号gaw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痛聲也。 从口在丂上。凡号之屬皆从号。(五篇上)
?,大致从丂聲,但音讀已起變化。

☚ 𠨲   吊 ☛

(1)〈动〉标上记号。老师把学生要学习的部分做出标记,叫“号书”;标出完成的时间,叫“号日子”。
《醒》二六: [先生]把书上~的日子,仿上判的朱头,书上的字也不晓得与他正一正,仿上的字也不晓得与他改一改。又三三: 别人拿上书去,汤汤的背了,~上书,正了字,好不省事。又三五: [南边的先生]真真实实的背书,真真看了字教你背,还要连三连五的带~。
(2) 〈量〉类;样。
《聊·磨》三四: 我素常杀的都是这一~东西。
<方>今北京和山东济南、青岛、牟平话有此义,要儿化,山东济宁、菏泽话说成hùr(户儿)。
另见háo(“号啕痛”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3:5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