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3.健康发展阶段 (1979—1997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3.健康发展阶段 (1979—1997年)

3.健康发展阶段 (1979—1997年)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水利事业步入了健康发展的新时期。20多年来,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696万公顷; 扩大改善草原面积70.089万公顷; 兴修水平梯田 11.591万公顷; 水保造林17.53万公顷; 解决人畜饮水183.79万人、 695.08万头 (只); 新增水电装机11.802万千瓦; 兴修水库47座, 增加库容4.13亿立方米, 涝池426座、1059.62万立方米; 小流域治理共274条,其中176条已通过验收。 全省最大的水利骨干工程——黑泉水库1996年9月12日正式开工建设。 这一时期,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水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得到普遍重视。 人们从干旱、 洪涝灾害交替出现的现实中受到了教育和启示, 认识到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 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越是改革开放, 越是经济发展, 越要重视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青海省委八届四次全委会提出用15年时间基本实现粮食自给的奋斗目标, 把水利摆在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位, 标志着青海省水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2) 积极引进外资,发展农田水利。 青海农田水利建设引进外资始于1983年,在农业部的支持下,青海省人民政府申请世界粮食计划署无偿援助,先后执行了“2708”、“3557”项目,接受世界粮食计划署无偿援粮133 705吨,两项目合计扩大灌溉面积1.1万公顷,改善灌溉面积1.2万公顷,修建乡村及田间道路554.2公里,植树造林404万株,30万人直接受益。
(3) 依法用水, 依法管水的水利法制体系基本形成。 随着以建立水利五大体系为目标的水利改革的不断深入, 省人大、 省政府相继颁布了 《青海省实施〈水法〉 办法》、《青海省水利工程水费计收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 各州 (地、 市)、 县人大和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水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水利法规体系。 全省30个县建立了水利执法体系。 全省灌区水费收入从1984年的255.34万元增加到1997年的1 963万元, 11年增加了近7倍。 水利综合经营收入从1979起步, 至1995年总产值达1.05亿元, 实现利润770万元。 全省万亩以上灌区95%以上的水管单位建立了目标责任制。
(4) 水利投入增加, 加快了以农田水利为主的中低产田改造进度。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各级政府的重视,用于水利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并设置了专项资金,如以工代赈资金、粮食自给工程资金、商品粮基地建设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水利基金等,推动了全省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

☚ 2.曲折前进阶段 (1958—1978年)   二、水利建设水平 ☛
0002589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