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史密森协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史密森协定1971年12月1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美、英、日等“十国集团”为挽救国际货币制度的危机,全面干预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而达成的协议。由于会议在美国华盛顿史密森学会大厦举行的而得名。其主要内容有: 史密森协定 史密森协定Smithsonian Agreement1971年12月1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美、英、日等“十国集团”为挽救国际货币制度的危机,全面干预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而达成的协议。由于会议在美国华盛顿史密森学会大厦举行的而得名。其主要内容有: ☚ 国际清算同盟计划 尤尼它 ☛ 史密森协定 史密森协定Smithsonian Institute Agreement1971年5月和7月美元连续爆发危机时,尼克松政府一筹莫展,只得于8月15日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并对进口商品增加10%的附加税,压迫联邦德国和日本等国实行货币升值,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状况。在国际金融市场极度混乱的情形下,“十国集团”经过4个多月的讨价还价于1971年12月在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学会”大厦达成了一项协议,即“史密森协定”。该协定的主要内容是调整比价和扩大汇率波动范围:(1)美元对黄金的比价贬值7.89%;(2)一些国家的货币对美元升值2.76—7.66%不等;(3)将市场外汇汇率的波动幅度从黄金平价上下的1%扩大到平价上下2.25%。“史密森协定”的寿命很短,它并没有解决各国货币关系中的根本性问题。1973年2月,美元再次贬值,3月各主要货币又开始浮动,布雷顿森林时代随之结束。 ☚ 三国货币协定 巴塞尔协定 ☛ 史密森协定 史密森协定Smithsonian Agreement十国集团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于1971年12月17日~18日在华盛顿的史密森学会聚会,就汇率等国际货币制度问题达成的协议。主要内容有: ☚ 条件限制 牙买加协定 ☛ 史密森协定 史密森协定美国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危机而达成的一项全面调整固定汇率的协议。1971年8月15日美国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引起国际金融市场混乱,布雷顿森林体系摇摇欲堕。为了缓和危机,维持固定汇率制,同年12月18日,美、英、法、联邦德国、意、日、荷、加、比、瑞典十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华盛顿史密森氏学会大厦签订此协议。主要内容为: (1) 全面调整汇率。美元对黄金贬值7.89%,黄金官价从每盎司35美元提高为38美元,其他各国货币除加拿大元继续实行浮动汇率外,大都相对美元程度不同地升值。(2) 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由原来的平价上下各1%扩大为新订中心汇率上下各2.25%。(3) 美国取消进口附加税和投资税。该协议签订后,并未能解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危机。1973年1月底和3月初,美元危机又连续爆发,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美元再次贬值10%,黄金官价提为每盎司42.22美元。随后西方各国先后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该协议也随之失效。 ☚ 借款总安排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有关问题委员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