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口蜜腹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口蜜腹剑;笑里藏刀

 世上有多少关系是这样的啊!口蜜腹剑,笑里藏刀,当面烧高香,背后打黑枪,这就构成了国民党官场中尔虞我诈、互相利用、互相倾轧的人与人的关系。(黎汝清《叶秋红》上卷第十二章)
异 口蜜腹剑 嘴上说得像蜜那样甜,肚子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像是装有一把杀人的剑。形容人嘴甜心毒、口是心非、狡诈阴险。语本《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人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其实,他奔走官府,深通世故,明知照他的主意办会将你置于死地,却偏要下书劝诱,这就是口蜜腹剑,佛面兽心。(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二章)现在这些所谓“朋友”,正是“口蜜腹剑”的朋友。这些人是谁呢?就是那些口称同情中国的帝国主义者。(毛泽东《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
笑里藏刀 外表上对人笑脸相待,和气相亲,身背后却藏着杀人的刀。形容外貌和气亲热,面带笑容,但内心险恶的两面派人物。语本《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
她心如蛇蝎,笑里藏刀;她贪得无厌,奸诈刻薄;她道德败坏,秽乱贾府。(杨茂林、李文田《艺术辩证法漫谈》三十八)在这个地方,人人是笑里藏刀,撺人上屋拔了梯子,做就圈套诱你自己往里钻。(茅盾《腐蚀·九月十九日》)
都用以形容外表和气亲热、内心阴险毒辣的两面派人物,含贬义。都常作谓语、定语,亦作宾语。
“口蜜腹剑”的“蜜”不能写作“密”。
  • 上一篇:口服心服;心悦诚服
  • 下一篇: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口蜜腹剑”注释、译文和评说 - 可可诗词网

口蜜腹剑

 民肥君瘦,唐宗盛德可嘉。口蜜腹刀,李相奸邪最著
 


 【注释】 ①肥:富裕。②盛德:高尚的品德。③奸邪:狡诈恶毒。④著:突出。
 【译文】 君王形貌虽瘦,而天下百姓富裕,说明唐玄宗的高尚品德值得称赞。口里说的如同蜜一样甜,而肚子里想的却像挥舞刀剑一样凶恶,狡诈恶毒的奸相李林甫在这方面最突出。
 【评说】 如何应对口蜜腹剑的“双面人”呢?以言取人和以貌取人的办法都是必须坚决抛弃的。因为动听的语言往往暗设陷阱,“口蜜”者之所以每每能够得逞,主要在于它总是能够无原则地迎合听话人的心理。以貌取人则不免会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奸邪之人也可能衣冠楚楚、一表人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心灵也与他们的外表一样光鲜华丽。
口蜜腹剑

口蜜腹剑kǒumìfùjiàn

┃┃┃┃ 唐朝宰相李林甫为人阴险,妒贤嫉能,时人称他“口有蜜,腹有剑”。见《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明·王世贞《鸣凤记·南北分别》:“这厮口密腹剑,正所谓匿怨而友者也。”

☚ 三马同槽   云霓 ☛

口蜜腹剑

比喻表面和善,内心狠毒。梁启超《中国外交方针私议》: “今日外交家之口蜜腹剑,大都类是也。”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 “林甫尝以甘言诱人之过,谮于上前。时人皆言林甫甘言如蜜。朝中相谓曰: ‘李公虽面有笑容,而肚中铸剑也。’ ”另见《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唐玄宗时的宰相李林甫,为人阴险,对人表面上奉承,暗地里陷害。人们说他嘴说得很甜,腹中却藏着利剑。

口蜜腹剑kǒumì-fùjiàn

谓嘴上说得很甜,心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源自《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dàn)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唐玄宗时的兵部尚书,后为中书令的李林甫,为人阴险奸诈,妒贤嫉能,表面上与人和善,背地里进行谗陷。当时的宰相李适之口碑极好,李林甫便在唐玄宗面前说他的坏话,致使他被解除了官职。李林甫还常用欺诈手法结交玄宗身边的宦官、妃子,争取玄宗的信任,在朝中做了十几年的大官。时间久了,人们终于发现他的真面目,说他是个“口里有蜜,肚里有剑”的人。
“口蜜腹剑”即源于此,形容口是心非、阳奉阴违、阴险狡诈的两面派或伪君子。

口蜜腹剑kǒumì-fùjiàn

嘴上甜言蜜语,心里狠毒阴险。
【同】笑里藏刀
【反】表里如一
【注意】 不要写成“口密腹剑”。

口蜜腹剑kǒu mì fù jiàn

〈成〉形容为人险恶:口蜜腹剑的人还是有的。
【同义】花言巧语│口是心非。

口蜜腹剑

唐宰相李林甫,妒贤忌能,阴险狠毒。凡德才高出己上,为朝廷所重之人,他都看成是对自己的势力、地位的威胁,因而对人家表面上十分亲密,用甜言蜜语奉承,心中却阴谋陷害人家。所以,当时人说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事见《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后比喻言语甜蜜,心地狠毒。明王世贞《鸣风记·南北分别》:“这厮口蜜腹剑,正所谓匿怨而友者也。”

口蜜腹剑kǒu mì fù jiàn

名词性,联合结构。比喻嘴甜心毒,为人阴险,用于贬义。
【例】 在革命队伍中,我们决不能重用口蜜腹剑、两面三刀的人物。

口蜜腹剑

(同)刀头之蜜 笑里藏刀 甜言蜜语
(反)苦口婆心

蜜糖嘴巴刀子心

口蜜腹剑

口蜜腹剑

嘴上说得甜如蜜,肚里藏着一把剑。形容嘴甜心狠,阴险狡诈。唐玄宗时,任用李林甫为相。李林甫阴险狡诈,妒贤嫉能,凡是才能名望在己之上的,他必定设法排挤陷害。尤其是对待那些文人学士,他表面总是甜言蜜语,背地里却恶毒地设计陷害。李林甫在位十九年,不知有多少忠臣贤才死在他的手下。人们看穿了他的真面目,气愤地称他“口有蜜,腹有剑”。(见《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

表里如一、口陈肝胆、倾心吐胆[吐胆倾心]、心口如一;口蜜腹剑、口是心非、心口不一、言不由衷

○表里如一biǎo lǐ rú yī

比喻思想和言行完全一致:他这人,~,言行一致|此人诚实,~,与人交,豁然无隐|我相信你绝对是个~的人|主人希望老管家~。

○口陈肝胆kǒu chén gān dǎn

比喻说出真心实意:老人家~,泪流满面。

○倾心吐胆qīng xīn tǔ dǎn

说出真心话:怕不待~商量嫁,都是些瞒神唬鬼求食话|这里没外人,你尽可~|他也~,把想的做的全说了出来。也说〖吐胆倾心〗。

○心口如一xīn kǒu rú yī

形容人诚实、直爽:紫芝妹妹嘴虽利害,好在~,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他一再表明自己~,决不食言|他是一个有主见、~的人。

●口蜜腹剑kǒu mì fù jiàn

嘴上说得甜美,肚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嘴甜心毒,狡诈阴险:这厮~,正所谓慝怨而友者也|~的奸邪小人|~的两面派|~,笑里藏刀 |这帮~的家伙做的完全是另一套|唐朝宰相李林甫是历史上有名的~者。

●口是心非kǒu shì xīn fēi

嘴上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是另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谁知你们见了面,只说这些~的道学话,岂不闷上加闷么 |莫非他还~|阳奉阴违,~,当面说的好听,背后又在捣鬼。

●心口不一xīn kǒu bù yī

形容不诚实、不直爽:他们~,彼此猜疑,互相防备|这种人从来就~。

●言不由衷yán bù yóu zhōng

说话不是出自内心,心口不一:人云亦云,~|虚情假意,~|那些话,有真实的,也有~的|他~地支吾了几句 |他这些~的话,难以使人相信。

口蜜腹剑

口蜜腹剑

口头像蜜,肚里有剑。比喻口头说得好听,心里却暗藏杀机。形容狡诈阴险。

☚ 谲诈多端   老奸巨猾 ☛
阴险

阴险

幽险 憸柔
心怀阴险:胸中怀刀
内心奸诈阴险:腹有鳞甲 腹中鳞甲
猜忌阴险:猜险
轻浮阴险:浮险
深沉阴险:深险
狡诈阴险:狙险 狡险 狯险
奸诈阴险:奸险
 轻躁奸险:轻险
 狠毒奸险:凶险
诡诈阴险:谲险
卑鄙阴险:猪卑狗险
卑劣阴险:猥险
凶恶阴险:凶险
 邪恶凶险:邪险
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口蜜腹剑 舌蜜腹剑 鸮心鹂舌 口甜心辣 蜜口剑腹 剑腹饴唇 剑腹蜜口 腹剑口密 腹剑舌糖
 表里不一,舌蜜腹剑:外巧内嫉
非常阴险:狂险 究险
(表面和善,暗地不存好心:阴险)

另见:表里不一 恶毒 歹毒 险恶2

☚ 阴险   貌善心恶 ☛

口蜜腹剑

嘴上说的好听,心里一肚子坏水。军事上用来告诫指挥员不管敌人说的怎么好听,都不能对其放松警惕。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口蜜腹剑口蜜腹劍kǒu mì fù jiàn

语出《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啗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比喻嘴甜心毒。《目经大成· 口蜜腹剑》:“讵知口蜜腹剑,见面谆谆致谢,对人言翻,谓尔时非晓医理,一针几毙命。”

口蜜腹剑kǒu mì fù jiàn

a honey tongue,a heart of gall; a Judas kiss; a mouth that praises and a hand that kills;double-dealing; honey in mouth,dagger in heart; honey-mouthed and daggerhearted;hypocritical and malignant; honey on one’s lips and murder in his heart; velvet paws hide sharp claws;with peace on one’s tongue and guns in his pocket
❍ 但是这种朋友,只能属于唐朝的李林甫一类。李林甫是唐朝的宰相,是一个有名的被称为“~”的人。(《毛泽东选集》618) But such friends can only be classed with Li Linfu,the prime minister in the Tang Dynasty who was notorious as a man with “honey on his lips and murder in his heart.”

口蜜腹剑kou mi fu jian

with honey on one’s lips and murder in one's heart

口蜜腹剑kǒu mì fù jiàn

形容嘴很甜、但心肠非常歹毒狡诈阴险。honey on one’s lips and murder in one’s heart, with an iron hand in a velvet glove, a Juda’s kiss, A honey tongue, a heart of gall.

口蜜腹剑kǒu mì fù jiàn

【解义】口里说得十分好,心中却怀着害人的坏主意。形容嘴甜心狠,为人阴险。
【典故】唐朝天宝年间,阴险狡诈的臣相李林甫,因善于察言观色,逢迎拍马,受到唐玄宗的重用,执掌朝政大权十七年。此人表面厚道、善良,满嘴的甜言蜜语,却是满肚子的坏水。当时人评论他是“口有蜜、腹有剑”。(《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
【用法】形容人内心阴险的用语,比“口是心非” 语义重。
【例句】唐朝的李林甫是一个~的人。
【近义】笑里藏刀、佛口蛇心
【反义】表里如一、表里一致

口蜜腹剑kǒu mì fù jiàn

口如蜜,心藏剑。即嘴甜心毒。《资治通鉴·唐纪》:“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明·王世贞《鸣凤记·南北分别》:“这厮口蜜腹剑,正所谓匿怨而友者也。”

口蜜腹剑

唐朝时期,有一个有名的奸臣名叫李林甫。他不学无术,拍马奉承却是内行。年老昏庸的唐玄宗却认为他忠实可靠,升他做了宰相。
李林甫大权在握,就千方百计地打击不附和自己的人,来巩固自己的权势。当时,有个中书侍郎严挺之对李林甫很看不惯,李林甫就在玄宗面前造谣中伤,把严挺之贬到洛州、绛州等地去做刺史。
过了一段时间,玄宗想起严挺之,觉得他不错,想重新起用他,就命李林甫去召他。
退朝后,李林甫找到严挺之的弟弟严损之,对他说:“皇上至今还牵挂你哥哥,想见见他。你能否请你哥哥上书皇上,说他患了风湿症,要求来京城治疗。”
严损之把李林甫的意思向哥哥传达后,不知是计的严挺之真的上书皇上。李林甫趁机对玄宗说:“严挺之年纪大了,又得了风湿病,恐怕不能担任要职了,陛下还是给他安排个闲职,让他安心养病吧!”
玄宗见李林甫这样说,无奈只好打消了重用严挺之的念头。
左相李适之为人耿直,快人快语,李林甫对他也很不满。有一次,李林甫对李适之说:“华山附近有座金矿,如果能够开采出来的话,国家就富裕了。”
李适之相信了他的话,上朝时便向玄宗奏明。玄宗从未听说此事,就问李林甫。李林甫说:“臣早就知道了,但因为华山是皇室根本,王气所在,不适合开采,所以就不说了。”
玄宗听了,觉得李林甫处处都为国家基业着想,心里很高兴。随后他责备李适之说:“以后有什么事,要先和林甫商量一下再奏,不要过于轻率。”
从此,李适之在玄宗面前日益失宠。
公元747年,唐玄宗颁诏让天下有一技之长的人到长安来应试。李林甫怕这些人在玄宗面前攻击自己,就提出让尚书省去考他们。结果,没有一个人被录取。这样,天下无数贤才的大好前途,都被李林甫断送了。而他还祝贺玄宗说:“无人中选是好事,说明天下已经没有剩留的贤才了。”
当时,人们称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对他恨之入骨。
后来,人们就用“口蜜腹剑”这个成语,来形容人嘴甜心毒,十分狡诈阴险。

口蜜腹剑kǒu mì fù jiàn

比喻嘴甜心狠,阴险狡诈。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肉腰刀》:“(李)林甫尝以甘言诱人之过,谮(zèn)于上前。时人皆言林甫甘言如蜜。朝中相谓曰:‘李公虽面有笑容,而肚中铸剑也。’”
【例】明知照他的主意办会将你置于死地,却偏要下书劝诱,这就是~,佛面兽心。(姚雪垠《李自成》)
〔近〕笑里藏刀 前者侧重“说得好听”,后者侧重“装得好看”。
〔注〕“剑”不能写作“箭”。

口蜜腹剑kǒu mì fù jiàn

【释义】比喻嘴巴甜,内心狠毒。
??? ?? ?? ???? ????.
?? ???? ?? ???? ?? ?? ??? ??.
???? ????.
【例句】他是个口蜜腹剑的人,你千万要小心。
?? ???? ??? ?????? ???? ??.
【近义词】笑里藏刀
【反义词】心口如一

口蜜腹剑kǒu mì fù jiàn

形容人嘴甜似蜜,心狠如剑。徐铸成《旧闻杂忆续篇· 最后较量》:“这个冒险家,~,严一时心软,结果为《文汇报》留下后患。”
〔出处〕《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 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近义〕佛口蛇心 笑里藏刀
〔反义〕心口如一 表里如一
〔辨析〕“口蜜腹剑”“佛口蛇心”形容嘴甜心狠;“笑里藏刀”形容人外貌和善,内心狠毒。
〔连用〕两面三刀
〔俗语〕白糖嘴巴刀子心——口蜜腹剑

口甜心狠,阴险毒辣口蜜腹剑

格式 掌故式。
释义 蜜:喻甜蜜。剑:喻狠毒。
出处 《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唐朝宰相李林甫对人甜言蜜语,肚里却打着害人的主意,“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举例 别听他说得好听,他是个~的人。
近义 笑里藏刀

口蜜腹剑kǒu mì fù jiàn

笑里藏刀 甜言蜜语
xiao li cang dao tian yan mi yu
【口蜜腹剑】 比喻嘴甜心毒。源出《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笑里藏刀】 比喻外貌和蔼而内心险恶。源出《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
【甜言蜜语】 见133页。
说明:这三个成语都有表面好,内里不好的意思。前两个成语严重些。“口蜜腹剑”是说得好听,“笑里藏刀”是脸容温和,两者虽然外表的部位不同,但都有内里恶毒之意。“甜言蜜语”多指虚假方面,很少有恶毒之意。
﹝例﹞ 但是这种朋友,只能属于唐朝的李林甫一类。李林甫是唐朝的宰相,是一个有名的被称为“口蜜腹剑”的人。……(毛泽东:《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房智明说:“叫我说,八成是疤痢四搞的笑里藏刀的鬼把戏!他一面装得听话,又一面想来个突然袭击! ……”(郭澄清:《大刀记》) 一路上他正在思索,遇见了翠花,经不住几句甜言蜜语,又跟她来了。(李云德:《沸腾的群山》)


苦口婆心kǔ kǒu pó xīn

语重心长
yu zhong xin chang
【苦口婆心】 形容好心好意不断规劝。苦心:反复规劝。婆心:仁慈的心肠。源出《宋史·赵普传》:“卿社稷元臣,忠言苦口,三复来奏。”又,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二:“黄檗问曰:‘汝回太速生。’师旦:‘只为老婆心切。’”语意重在“劝告”情切。
【语重心长】 言辞诚恳,情意深长。语意重在“教诲”情深。
﹝例﹞ 何守礼那天听见胡杏这样苦口婆心,赤诚相劝,也深深地受了感动。(欧阳山:《圣地》) 这些语重心长的话语,是这些青壮年们入狱之前,他们的家属和乡亲们嘱咐的。(郭澄清:《大刀记》)
口蜜腹剑
kou mi fu jian
【口蜜腹剑】 见165页。
﹝例﹞ 存心骗人,别有作用,所谓“口蜜腹剑”的,自然当作别论。(朱自清:《论老实话》)

口蜜腹剑kǒu mì fù jiàn

嘴上甜言蜜语,内心则暗揣着一把剑,准备加害对方。比喻嘴甜心狠,歹毒狡诈。
〔例〕他这人一向~,阴一套,阳一套,你可得加点小心。
【辨析】“口蜜腹剑”与“口是心非”都有口心不一的意思,但两者意思大不相同:“口蜜腹剑”多比喻嘴甜心毒,暗中害人;“口是心非”只是说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不诚实。“口蜜腹剑”与“笑里藏刀”意义相近,有时可以换用。但“口蜜腹剑”侧重于“说得好听”,“笑里藏刀”侧重于“装得好看”。另见“嘴甜心苦”。
【提示】含贬义。多作谓语、定语。“蜜”不能写作“密”。“剑”不能写作“箭”。

口蜜腹剑kǒumì-fùjiàn

《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后以“口蜜腹剑”比喻嘴甜心毒,阴险狡诈。

口蜜腹剑kǒu mì fù jiàn

解释 嘴上说得像蜜一样甜,肚子里却隐藏着害人的刀剑之心。比喻嘴甜心毒,用来形容口是心非、阴险狡猾的伪君子。
出处 《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李林甫在唐玄宗时官运亨通,但他为人阴险狡诈,嫉妒贤能,表面和善,心底却不善良。等他做了宰相后,对凡是才能声望、功勋业绩超过自己的,还有那些被皇帝厚待,势力地位即将接近自己的,就一定想尽办法,千方百计陷害他们。他尤其嫉妒文人学士,惯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假装与人家关系友善,表面上说一些好听的话,背地里却施计陷害。时间久了,人们终于发现了他的伪善面目,于是说他“嘴里是蜜,心里是剑”。
近义 口是心非
反义 表里如一
例句
唐朝的宰相李林甫是一个口蜜腹剑的人。

口蜜腹剑kǒu mì fù jiàn

嘴上好像涂了蜜,心里却是一把剑。《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比喻嘴甜心狠,歹毒阴险。也作“蜜口剑腹”。

口蜜腹剑kǒu mì fù jiàn

嘴甜心狠,阴险狡诈。
白糖嘴巴刀子心
李林甫当宰相
【李林甫】唐初宰相,为人阴险,当时人说他“口有蜜,腹有剑”。
战争贩子讲和平

口蜜腹剑kǒu mì fù jiàn

【解义】 口里说得十分好,心中却怀着害人的坏主意。形容嘴甜心狠,为人阴险。
【典故】 唐朝天宝年间,阴险狡诈的臣相李林甫,因善于察言观色,逢迎拍马,受到唐玄宗的重用,执掌朝政大权十七年。此人表面厚道、善良,满嘴的甜言蜜语,却是满肚子的坏水。当时人评论他是“口有蜜、腹有剑”。(《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
【用法】 形容人内心阴险的用语,比“口是心非”语义重。
【例句】 唐朝的李林甫是一个~的人。
【近义】 笑里藏刀、佛口蛇心
【反义】 表里如一、表里一致

口蜜腹剑kǒu mì fù jiàn

比喻嘴上说得好听,心里却阴险狠毒。徐铸成《旧闻杂忆续篇》:“这个冒险家,~,严一时心软,结果为《文汇报》留下后患。”

口蜜腹剑kou mi fu jian

《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嘴里说得动听,心里却盘算着坏主意。形容为人嘴甜心狠,阴险毒辣。
【也作】腹剑口蜜
【近】佛口蛇心笑里藏刀
【反】色厉内荏心口如一

口蜜腹剑kǒumì-fùjiàn

嘴上说得像蜜一样甜,肚里却像藏有利剑暗中害人。形容两面三刀,狡诈阴险。《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唐朝的宰相)口有蜜,腹有剑。”
【例】现在这些所谓“朋友”,正是“口蜜腹剑”的朋友。这些人是谁呢?就是那些口称同情中国的帝国主义者。(毛泽东《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

KBY3【口蜜腹剑】kǒu mì fù jiàn

口里说着好听的话,心里却在想法陷害人家。形容嘴甜心毒、狡诈阴险的人。

口蜜腹剑kǒumì-fùjiàn

〔并列〕 嘴上有蜜,肚里藏剑。比喻嘴甜心毒,形容狡诈阴险。语本《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者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廖辉英《爱情良民》:“这畏葸小人,一向~,能瞒的他绝不说实话;他大概老早就想甩她了,只是苦无机会,偏偏她自己跑来撞见。”
△ 贬义。用于描写阴险狡诈的人。
【近义】刀头之蜜 笑里藏刀 佛口蛇心 嘴甜心毒 心狠面善
〖反义〗心慈手软 表里一致。
也作“蜜口剑腹”。

口蜜腹剑;佛口蛇心

口蜜腹剑;佛口蛇心kǒu mì fù jiàn;fó kǒu shé xīn

【上】满口甜言蜜语,腹中却藏着刀剑。比喻嘴甜心狠,为人阴险。陈独秀《袁世凯复活》:“畏强抑弱,假公济私,口蜜腹剑,穷奢极欲,所以表官僚之黑暗也。”
【下】嘴上说得很慈悲,心地却极为狠毒。《说岳全传》七十回:“我面貌虽丑,心地却是善良,不似你佛口蛇心。”
【综】比喻嘴甜心毒,狡诈阴险。
【例】作为领导人,对那些敢提意见、直言犯颜的人不用怕,应提防的倒是那些口蜜腹剑、佛口蛇心的人,这种人说不定哪天就坏了你的大事。

☚ 抗尘走俗;攀高接贵   面誉背毁;阳奉阴违 ☛

口蜜腹剑kǒu mì fù jiàn

即说得甘甜,像口中有蜜,心肠狠毒,像腹内有剑。比喻嘴甜心毒,狡诈阴险。梁启超《中国外交方针私议》:“人世外交家之口蜜腹剑,大都类是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