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小说
吴晗作。初载于1934年6月1日《文学》第2卷第6号。本文论述了历史和小说的关系。作者认为,从广义的角度而言,历史和小说只是名词的不同,在“事实上是同一的”。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史料,说明明史中有许多记载是和明代的志怪小说、公案小说相同的。作者还通过小说与史料的比较,分析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他指出,纵观中国小说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非写人到写人,又由写人至非写人的过程,这与史书中的记载有着平行的趋势。但是,由于史书受到种种体裁凡例的束缚,其目的又是为君王、贵族、士大夫阶级作宣传,而且采用的材料只限于谱系传记,因而被“装在一个庞大的严肃的假面具之下”。小说则不是“御用”的产物, “无所谓拘忌和束缚”,不需要士道,霸道,不必象儒家那样要维持礼教风化,相反,它描写的则是“越礼犯伦”和旧社会的弱点。因而,读一部某时代的史书,其了解历史的程度往往不及看一部同时代的小说。本文的价值在于通过小说与历史的比较与分析,匡正了几千年来对小说的不正确的看法,给予小说以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