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盒ing21ngak5[iŋŋaɂ]印泥盒儿。 古代名物 > 文具類 > 几案雜品部 > 印具 > 印盒 印盒 yìnhé 亦稱“印奩”,亦作“印合”。猶“印色池”。盛放印泥之用具。形扁,盖面微隆,體積較小。以瓷器爲佳。明清時景德鎮窰廣爲燒製,有各種彩繪裝飾,其中以清康熙豇豆紅釉印盒最爲名貴。宋·曾鞏《冬夜即事》詩:“印奩封罷閤鈐閒,喜有秋毫免素餐。”元·喬吉《兩世姻緣》第四折:“恰便似一個印盒子脱將來。”元·蕭德祥《殺狗勸夫》楔子:“蟲兒打街上過來,衆人都道孫大郎與孫二似一个印合脱下來的。”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你兩个恰便似一个印合,印合里脱將下來。你兩个都一般容顏。” 印章的各部 印章的各部印和系印的丝带:印绶 印章的底样:印鉴 印章上端的雕饰:钮(龟~;虎~;狮~;瓦~;环钮) 印鼻 装印的盒:印盒 印匣 印函 印奁 玺室 盖图章所用的涂有印油或置放印泥的盒子:印台 印盒里的糊状颜料:印泥 印色 印油 印章上的题记:边款 ☚ 官印 娱乐具 ☛ 印盒 印盒Yinhe放置印泥的器皿。印盒有圆形及方形,市场有磁质、漆质、珐琅、金属等质地的印盒,制作有精、粗之分,但置放印泥以磁质印盒为佳。 ☚ 印筋 拓包 ☛ 印盒seal bo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