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印度佛教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印度佛教史藏文书名。藏族学者、喇嘛教觉南派僧人多罗那它(1575—1634)著。成书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系著者据印度进藏僧人口述写成。由于印度缺少宗教史书著述, 此书至今受印度学术界重视。有拉萨木刻版。 印度佛教史 印度佛教史佛教史书。藏传佛教觉囊派著名学者多罗那他撰。全书共44章,其中第1—27章所述为唐代*玄奘、义净访印之前的情况,第28—37章叙述波罗、斯那两王朝时期密教流传的情况,第38—14章叙述密教主要寺庙超戒寺的传承、南亚次大陆邻近地区佛教的传播、小乘的分部、真言乘的起源及佛教造像工艺的流播。该书有重要的资料价值,特别是关于玄奘、义净访印以后的情况,填补了南传、汉传资料的空白。所以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重视,国外先后翻译出版了德、俄、日、英译本。我国曾于1946年出版过王沂暖的汉文节译本,1988年又出版了张建木的汉文全译本。但该书所述前期佛教史实与汉传、南传资料多有歧异,后期资料有些亦与考古资料不完全吻合。 ☚ 大宗派源流 人物 ☛ 印度佛教史 印度佛教史佛教史书。藏传佛教觉囊派著名学者多罗那他撰。全书共44章,其中第1—27章所述为唐代*玄奘、义净访印之前的情况,第28—37章叙述波罗、斯那两王朝时期密教流传的情况,第38—14章叙述密教主要寺庙超戒寺的传承、南亚次大陆邻近地区佛教的传播、小乘的分部、真言乘的起源及佛教造像工艺的流播。该书有重要的资料价值,特别是关于玄奘、义净访印以后的情况,填补了南传、汉传资料的空白。所以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重视,国外先后翻译出版了德、俄、日、英译本。我国曾于1946年出版过王沂暖的汉文节译本,1988年又出版了张建木的汉文全译本。但该书所述前期佛教史实与汉传、南传资料多有歧异,后期资料有些亦与考古资料不完全吻合。 ☚ 大宗派源流 人物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