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才农学理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才农学理论

106 三才农学理论

农业生产是生物有机体的再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如何正确地处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三才”农学理论的主要内容。我国早在战国时代就将“三才”理论引入农学领域。《吕氏春秋·审时》关于“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的论述,就是战国时代的农学家对生物有机体(稼)的再生产中“天、地、人”三大要素的最有代表性的论述。这个农学理论,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其一是“三才”农学理论,包含着人们对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互相结合这一根本特点的认识; 其二是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必须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这两方面的客观规律。因为生物有机体的再生产,受着“天和地”,即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的深刻影响,因此,必须按照自然规律进行农业生产; 由于生物有机体的再生产还是由人在社会生产劳动中进行的,所以在农业生产中还必须认识和尊重经济规律。其三是在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还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其四是“三才”理论在阐述农学原理时,承认生物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外界环境和条件以及人的社会生产劳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认为这些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是可以认识的,因而它是我国古代农业哲学中的朴素的唯物论。又由于它在阐述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时,具有自发的辩证法观点,因而它又是我国古代农业哲学中的自发的辩证法。三才农学理论作为我国古代农业哲学中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它在同当时以“天命论”为代表的唯心论的斗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使“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为主要内容的“天命论”,未能成为广大农民战天斗地的枷锁。其五,我国古代的三才农学理论,对我国农业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为,在农业生产中强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就必然在农业生产措施上表现为对土地的充分利用和精细加工,对耕作栽培技术的讲究,对培肥土壤的重视等等,这样也就促进了精耕细作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动了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其六,我国古代在农业生产中特别重视“时宜”、“地宜”和“物宜”问题。这个农业生产中的“三宜”原则也是由三才农学理论引申发展而来的。因为,按照三才农学理论,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必须按照天时的变化和地利的差异等自然规律以及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从事各项农事活动。因此,必须尊重“时宜”、“地宜”和 “物宜”这三项原则。

☚ 中国古代的农学思想   阴阳五行说与农学原理 ☛
000092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