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南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南海❶16世纪初西班牙探险家对太平洋的称谓。参见“太平洋”。 南海广州南海郡。武德四年(621),讨平萧铣,置广州总管府,管五州。武德七年(624),改总管为大都督。贞观十三年(639),督广、韶、端、康、封、岗、新、药、泷、窦、义、雷、循、潮十四州。永徽(650—655)后,以广、桂、容、邕、安南府,皆隶广府都督统摄,谓之五府节度使,称“岭南五管”。天宝元年(742),改为南海郡。王昌龄《别陶副使归南海》诗:“南越归人梦海楼,广陵新月海亭秋。宝刀留赠长相忆,当取戈船万户侯。”诗用汉武帝时,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兵进岭南,建南海、合浦、交趾等九郡。所以后世也称广州南海郡为“交广”。 南海 南海周的南部海域,泛指九州以外的南方土地。《大雅·江汉》三章:“于疆于理,至于南海。”郑《笺》: “于,往也。召公于有叛戾之国,则往正其境界,修其分理,周行四方,至于南海,而功大成事终也。”孔《疏》:“周行四方至于南海,九州之外谓之四海,至于南海则尽天子之境,是其功大成。” ☚ 南国 荆楚 ☛ 南海nán hǎi指位置靠南的海边:赶出城去,那伙贼加鞭赶到二十里坡,和众强徒打了照面,各自分头奔~而去。(一一二·1418)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土部 > 方地 > 南海1 南海1 nánhǎi 泛指南方遥遠之地。《左傳·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杜預注:“楚界猶未至南海,因齊處北海,遂稱所近。”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溟海 > 南海3 南海3 nánhǎi 特指東海。《詩·大雅·江漢》:“于疆于理,至于南海。”《史記·秦始皇本紀》:“上會稽,祭大禹,望于南海。”相傳觀音菩薩處南海,故亦借指觀音所在。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魯公女》:“汝志良嘉,但須要到南海去。”吕湛恩注:“觀音大士示現在浙江定海縣東落伽山(落伽山孤峙海中),故稱南海觀音。”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溟海 > 南海2 南海2 nánhǎi 亦稱“漲海”。南中國海。《書·禹貢》:“導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南朝宋·鮑照《蕪城賦》:“南馳蒼梧漲海,北走紫塞雁門。”《舊唐書·地理志四》:“南海在海豐縣南五十里,即漲海,渺漫無際。”參見“溟漲”。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三垣(三) > 南海 南海 nánhǎi 星名。天市垣東蕃南邊第二星。詳“天市東蕃”。 南海nán hǎi旧时江湖乞丐谓施主。《切口·乞丐》:“南海: 施主人家也。”南海,即“南海观音菩萨”,以行善著称,藉指施舍者。 东海【同义】总目录 沧海东海南海涨海 南海nán hǎi〖名词〗 各种海 各种海深入大陆内部的海:内海 ☚ 海 大海 ☛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以南的边缘海。又称南中国海。其面积350万km2,平均深度1212 m,最大深度在中沙群岛与南沙群岛之间的海底,深5559 m。南海地形由大陆架、大陆坡、南海海盆和吕宋海槽4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南北坡度缓,东西坡度陡,自岸向海盆呈阶梯状下降。处在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交会处,构造复杂。跨越热带和副热带2个气候带。 南海 075 南海边缘海。又称南中国海。是比较完整的深海盆地。北为中国大陆和台湾岛,以福建东山岛南端经台湾浅滩至台湾岛南端鹅銮鼻一线接东海。东至菲律宾群岛,西为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南抵大巽他群岛。通过东北部台湾海峡,东部巴士海峡、民都洛海峡、巴拉克海峡,南部马六甲海峡、加斯帕海峡、卡里马塔海峡等与大洋和邻近海域相通。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212米,中部最深达5567米。北、西南、南部为大陆架,中部为大陆坡、深海盆地,东部有海沟、海槽。汇入河流有珠江、韩江、红河、湄公河、湄南河等。西部有北部湾、暹罗湾。多珊湖礁岛,有东沙、西沙、南沙等群岛。大陆岛有海南岛。盛产鱼、虾及名贵海产。 ☚ 东海 渤海海峡 ☛ 南海 南海明、清苑池。北京著名西苑三海之一,在中海南,以蜈蚣桥界之。始建于金,元、明、清几代都曾重建、重修。今正门为新华门,即宝月楼之处,建于乾隆二十三年 (1758),匾额为乾隆手书“仰视俯察”,取“楼临皇城,俯视可见长安朝骑”之意。据说是为其宠妃香妃所建,登宝月楼可望见与之相对的 “回子营”,以此慰藉香妃思念回族故乡之情。入门则太液当面,碧波荡漾。望瀛台,殿阁拥翠,耸立海中,风景极佳。东行有五圣祠、自在观。沿池东岸折而北,入印月门,西为云绘楼,楼西为清音阁,楼东为爽秋馆、宾竹室、蕉雨轩、春及轩,再北为日知阁。折而西行有鱼乐亭,前临水池,敷石为小岛,方仪丈余,岛园形,上置石桌,极富情趣。亭西可入山洞。假山南可达流水音。流水音西有韵古堂、淑清院、俯清泚亭等,或隐伏假山之中,或俯临清流之上,皆极幽胜。韵古堂 “旧为蓬莱在望。乾隆三十年,西师奏凯后,适得江西所献古鎛钟,因易今名” ( 《畿辅通志》)。再西有仁曜门,过长桥可到瀛台。瀛台为趯台陂旧址,明时称南台,清时改今名,取传说中东海三仙山之一瀛洲之名。此处景色秀丽,确如人间仙境,帝后常临此处游幸。康熙曾在此垂钓,雍正在此泛舟 (其北临池的涌翠亭,即为御驾登龙舟之处),乾隆在此陪伴皇太后观焰火、赏宴大臣,然而光绪却被慈禧太后囚禁在这里达十年之久,最后死于涵元殿左木床上。瀛台主要建筑是翔凤阁、涵元殿、香扆殿三处。涵元殿东有补桐书屋,环境幽静,清代诸帝常于此处读书。院庭植有双桐,其一为风雨所摧,乾隆九年补栽。台东为春明楼、台西有湛虚楼,南有蓬莱阁,最南临海为迎薰亭。瀛台之中庭立有木变石。邵远平的《瀛台侍直诗》云: “郁葱立树映朱楼,太液芳波净不流。石磴参差环豹尾、牙樯溶漾引龙舟。镜中台殿晴逾碧,槛外峰峦翠欲浮。扈跸真疑三岛近,无烦羽客诧瀛洲”《畿辅通志》。 ☚ 虎城 中海 ☛ 南海 南海Nanhai又称南中国海。我国三大边缘海之一。北接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四省区,以广东省南澳岛至台湾省本岛南端猫头鼻一线与东海分界,东以我国台湾、菲律宾的吕宋、民都洛及巴拉望岛等为岸,西依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南抵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与加里曼丹岛之间的隆起地带。南海四周几乎全被大陆和岛屿所包围,为一较完整的深海盆地。所以曾有人把南海、地中海和加勒比海称为世界三大“内海”。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几乎等于渤、黄、东海总面积的3倍。平均水深1 100米,最大水深5 567米。海底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北、西南、南部沿岸为大陆架;中部为大陆坡和深海盆地;东部多岛屿和海沟。因热带性海洋适宜于珊瑚繁殖,在海底高台上形成许多珊瑚岛。有我国的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等群岛。南海有两大海湾:北部湾和暹罗湾。北部湾位于南海西北部,形如新月。湾的北岸为我国广东、广西,东临广东雷州半岛和海南省,西濒越南,南以我国海南岛的莺歌海与越南来角的联线为界。面积约80 000多平方公里,为一深度小于100米的浅海盆地。暹罗湾位于南海西南部,三面被陆地包围,仅东南以开阔的湾口与外海相连,湾口从金瓯半岛金瓯角至马来半岛北大年附近联线为界。面积320 000平方公里。湾内大部分水深不足50米,也是一个半封闭的内陆浅海。南海四周有许多海峡与太平洋及邻近海域沟通:北有台湾海峡与东海相连;东有巴士、巴林塘、巴布延、民都洛以及巴拉巴克海峡等沟通太平洋及苏禄海;南有加斯帕、卡里马塔海峡等与爪哇海沟通。汇入南海的主要河流有,我国沿岸的珠江、赣江及中南半岛上的红河、湄公河、湄南河等。南海盛产鱼、虾和多种热带名贵海产。近年在珠江口、莺歌海、北部湾发现多处含油气构造盆地,三个海区均已打出具有工业油流价值的探井。 ☚ 东海 中国的海峡 ☛ 南海较完整的深海盆。北接中国大陆,西邻中南半岛,南靠加里曼丹与苏门答腊等岛,东滨菲律宾群岛。面积350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212米。北部、西南部和南部沿岸为大陆架,中部为大陆坡和深海盆,东部有海沟和海槽。 南海❶先秦时期指极南的地方。《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 南海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位于中国南部。又称“南中国海”。北接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四省,与东海相通。东南至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南与爪哇海、马六甲海峡相连,四周几乎全被大陆和岛屿所环抱。南北长约2960千米,东西宽1667千米,面积约350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1140米左右,最大深度5559米,是中国近海中最大、最深的海域。几乎为渤海、黄海、东海面积总和的三倍,是世界上第二大海。南海岛屿较多,有我国的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等群岛。南海是中国南疆的前哨,是沟通印度洋、太平洋,联系欧、非、澳洲的海上交通要道,军事地位十分显赫。美国宣布要控制的世界上16个航道咽喉,有三个(马六甲、巽他、望加锡海峡)分布在南海周围。越南、菲律宾等国侵占中国南沙群岛的岛礁,并开采石油,直接侵犯了中国领海和主权,对此,中国政府曾多次发表严正声明或抗议,并提出和平解决的建议。在历史上,南海沿岸的湛江、黄埔、大亚湾、汕头、海南岛等地曾是帝国主义者入侵中国的登陆地区。因此,南海同中国的国防安全密切相关。 南海nán hǎi《本草纲目》土部第7卷自然灰(1)。地名。南海、台湾海峡西南,经福建南部,至广东、雷州半岛、琼州半岛一带之海岸,西人谓之支那海。 南海nán hǎi古指极南地区。《本草求真·安息香》:“安息香,系西戎及南海波斯国树中之脂,其香如胶如饴,其气馨。” 南海nan haiSouth China Sea 南海South China Sea 南海地区名。指南方边远之地。古以“四海之内”为“天下”,“南海”则为“天下”之南端。《左传》僖公四年记楚屈完对率诸侯之师伐楚的中原霸主齐桓公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又,襄公十三年,楚共王卒,大夫议谥时,称赞楚王功绩为: “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国语·楚语上》所记略同,作“抚征南海,训及诸夏”。韦昭解:“南海,群蛮也。”《诗·大雅·江汉》记周宣王时,遣召穆公(虎)经营江汉地区,要求“于疆于理,至于南海”。顾颉刚因而认为:古代江汉之南的地方,通称为“南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