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南天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南天门nán tiān mén神话中的天宫大门。 南天门 南天门《春台班戏目》著录。甘肃靖远清嘉庆古钟有铸目。《都门纪略》提及此剧。本事参见《后倭袍》弹词。同州梆子有此剧目。叙演明代宦官魏忠贤乱政,结党营私,残害忠良。曹正邦夫妇皆由之丧命。其女玉莲得义仆曹福之助逃脱虎口,沿途饥寒交迫,又遇天雪。曹福解衣护主,冻毙于光华山之南天门。玉莲至大同,幸与其翁李德正之部卒相遇,始获幸免。德正深恨阉党之跋扈,乃于大同起兵以清君侧。 ☚ 四美图 检柴 ☛ 南天门〈流〉上海指和实际相去甚远。南天门:神话传说中的天宫大门。 南天门 南天门又称三天门。位于泰山十八盘顶端,海拔1460米。居于飞龙岩、翔凤岭之间,形势险峻雄伟,为元中统五年(1264)岱庙道士张志纯创建。城楼式建筑,两层。下层南向有石砌拱形门洞,其上方正中额题“南天门”三字,上层为摩空阁,红墙黄瓦,重檐歇山顶,门侧有石刻楹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南天门内原为“三灵侯殿”,祀周谏官唐宸、葛雍、周武。传说宋真宗东封泰山时,见此三人幻影,遂加封祠祀,后改为关帝庙。今供东岳大帝铜像,1965年翻修,改为铁瓦,名“未了轩”,取杜甫《望岳》诗“齐鲁青未了”句意。殿前有东西配殿,殿后有开阔宽敞的石栏观景平台,供眺望岱阴风光。门外两侧石棚内有石碑,上刻《天门铭》全文。元中统五年(1264)杜仁杰撰文,严忠范书。文辞古雅,书法端严。南天门为登岱顶必经之处,也是泰山的标志,李白《游泰山》六首曾数次写及,其一云:“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明人于植元《清平乐》词有“但愿金瓯无阙,神州共庆团𪢲”之咏。南天门是泰山客运索道的北起点,由此下行可直达中天门。 ☚ 十八盘 碧霞祠 ☛ 南天门 南天门位于衡山风景名胜区芙蓉峰侧。海拔1100米。为南岳衡山前山与后山的天然分界线,又是南岳观景佳处。从南岳镇远望,这里为最高处,石坊隐现,云雾缭绕,宛如神话中的南大门,故得此名。登临南天门观景台,上见祝融绝顶,紫盖、天柱二峰各踞东西,下览烟霞,远眺湘江五曲,宛如五龙朝圣。侧望群峰,可领略“南岳如飞” 的意境。台下石壁上镌刻着象征天地日月山川的图案,系道教的一种符咒。附近有泉,长流不息。台后有祖师殿,为石柱石墙铁瓦建筑,二进,内供真武祖师神像。始建年代不详,清同治元年 (1862) 重修。南天门东北卧龙岭有一座壮观的石砌四柱三门牌坊,高12米,宽9米。中门横额题“南天门” 三字。左右横楣分刻 “云行”、“雨施”。石柱上镌联“门可通天仰观碧落星辰近;路承绝顶俯瞰翠微峦屿低”。东南金简峰传为黄帝得记有治水之道的金简玉字之书处,并藏于此,故名。后大禹得之,治平了洪水。今留有受经坛、黄帝岩、大禹岩、飞来船、玉砂泉等胜迹。黄帝岩周围石壁上有崖刻10处,书体分楷、行、隶。著名的有传为北宋徽宗书丹的 “寿岳”二字、明熊开元书丹“簑云钓月” 和清永觉禅师书丹的游记等。南天门又为分向祝融殿、广济寺、禹王城、藏经殿的高山交通枢纽。 ☚ 金刚舍利塔 狮子岩 ☛ 南天门 南天门又叫三天门。是泰山岱顶的门户,为紧十八盘的尽头。山北有北天门与其相对。门建于元中统五年(1264年),由岱庙住持道士张志纯创建。上有一阁,额有“摩空阁”三字,石刻门联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门西侧石屋内有元中统间石碑一块,上刻《天门铭》,记载了南天门的建筑过程。其中有“泰山天门无室宇尚矣,布山张炼师为之经构,累岁乃成,可谓破天荒者也。”为杜仁杰撰,严忠范书,铭辞古雅,楷法端严。此碑刻制于元世祖开国之前的中统五年(1264年)。此处距极顶仅1公里。《泰山图志》云:“磴道盘空,一关独启,而朝天有路矣”。李白有《泰山吟》“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之语。门内正面有座大殿,名“未了轩”,取杜甫诗《望岳》中“齐鲁青未了”之意。匾额为郭沫若所题。未了轩建于1956年,原址为清代道光年间修建的关帝庙,宋代此地还建过“三灵侯祠”。南天门与十八盘联成一体,成为雄伟泰山的象征。距南天门北几十步处,是凤凰山。山北原有“五贤堂”,原祀孟、苟、杨、文、韩五子。还有“肩吾轩”、“石林馆”和唐代“苏源明读书处”等遗址。1957年在此建天门旅馆,现为泰安市第三招待所。 ☚ 胡哈喇墓 南丰祠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