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律郎 协律郎官名。汉武帝时置协律都尉,晋改为协律校尉。北魏时有协律郎和协律中郎。北齐及隋唐均定称协律郎,属太常寺。 ☚ 奉礼郎 斋郎 ☛ 协律郎官名。简称协律。汉武帝时有协律都尉,晋改为协律校尉,北魏以后定称协律郎。唐代沿设,为太常寺属官,置二人,正八品上,掌协调、校正乐律。 协律郎 协律郎官名。南北朝时期始置。此后历代沿置。掌调律音乐之事。《隋书·百官志中》: “(后齐官制)协律郎〔2人,掌监调律吕音乐〕。” 《旧唐书·职官志三》:“太常寺:……协律郎2人,(正八品上)。” ☚ 协道 协乐郎 ☛ 协律郎官名。北魏置,掌监调音律,八品。北齐属太常寺,八品上。隋、唐沿置,皆正八品上。 协律郎官名,掌管音乐。汉武帝因李延年擅长新声,置为协律都尉。晋改为协律校尉,北魏以后定称协律郎,属太常寺,掌校正乐律。历代承袭,清时废。 协律郎官名。北魏有协律郎与协律中郎,属太常。北齐太常寺的属官有协律郎二人,掌监调律吕音乐。自隋至明太常寺均置此官,惟元代属太常礼仪院。清代废。 协律郎乐官。隶大晟府。
职掌协调钟律(参《宋会要·乐》3之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