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其变而知其常
明末清初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的思想命题。 他提出了处置常变关系的准则,说:“居因其常;象,至常者也。动因乎变;数,至变者也。 君子常其所常,变其所变,则位安矣。常以制变,变以贞常,则功起矣。象至常而无穷,数极变而有定。”(《周易外传》,《系辞上传第二章》)《易经》的象,是从具体物象中抽象出来的,象的变化,通过数来表示。这里,王夫之把象和数的关系,看作是事物的常驻性和变化性的关系。他认为一个君子,应当是该常就常,该变就变,并且要用常来制变,在变中以正常。认为人们只有“自当参其变而知其常”,才能在动荡的时代“不为世所颠倒”。 但他又说,变不失常,封建伦理制度这个“大常”才能得到维护。 暴露了他地主阶级保守性的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