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膏 > 千捶膏 千捶膏 qiānchuígāo 膏劑。以製藥方法而名之。由松香、杏仁、蓖麻仁、珍珠、血竭、麝香等十五味藥加工而成。製藥時,先將杏仁、蓖麻仁搗爛如泥,再加其它藥末,復以木槌捶擊千餘下始成,故名。主治瘰癧初起,疔瘡等。參閲清·顧世澄《瘍醫大全》。 千捶膏❶《疡医大全》卷七方。松香四两,巴豆五粒,蓖麻仁七钱,杏仁(去皮)、乳香(去油)、没药(去油)、铜绿各一钱。捣膏浸清水中,用时随疮大小用手捻成薄荷片,贴疮上,以绢覆盖。治痈疽疔疮初起,瘰疬,小儿鳝拱头,臁疮久不收口。 ❷《疡医大全》卷十八方。杏仁、蓖麻仁各四十九粒,琥珀(灯心同研)、冰片各三分,珍珠(豆腐煮制,去豆腐不用)、血竭、麝香、乳香(去油)、没药(去油)、铜绿、黄丹、龙骨、轻粉各六分,水安息(龙眼肉大)三块,松香八钱(入锅内,小火化开,滤去渣,冷定,用豆腐煮数次,次用绿豆汤煮三次,再用葱、韭、生姜汁各一盅煮干,研细末)。先将杏仁、蓖麻捣如泥,次将前药研细末,逐渐加入,捶千余下,摊贴患处。治瘰疬初起。如内觉有脓未熟,恐穿破难于收口,可加木鳖子七枚,黑驴蹄五分,研细入膏内,隔皮取脓。 ❸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蓖麻子肉150g,松香300g,轻粉(乳细) 30g,银朱、杏仁(研细末)、广丹、茶油各60g。先将蓖麻子肉捶烂如泥,再将余药缓缓加入,捶极透后,放入茶油再打成膏,隔水墩化,用油纸摊成膏,贴患处。治痈疡热疖,初起未溃者。 千捶膏 《公选良方》卷三【组方药物】 松香500克(锅内溶化,倾入清水内片时,揉白取用) 蓖麻子180克(净) 柏油 白蜡 大黄 银朱各60克 左顾牡蛎60克(用粗草包好入火内煨,存性) 【制剂用法】 上药7味,在平青石上,先将松香30~60克与蓖麻30~60克铺于石上,用铁锤打碎,干则加蓖麻,湿则加松香,余药亦渐渐掺入,捶至极细腻为度。摊贴患处。遇无名肿毒,用麝香少许,掺于膏药内,初起者一张便见效,若已溃者,用阿魏少许,即止痛且易收口。此膏忌见火,须隔汤炖软摊之。 【适应病证】 无名肿毒。
千捶膏 《疡医大全》卷十八【组方药物】 杏仁 蓖麻仁各49粒 琥珀(灯心同研) 冰片各0.9克 珍珠(豆腐煮) 麒麟竭 当门子 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 铜绿 黄丹 龙骨 轻粉各1.8克 水安息(龙眼肉大)3块 松香(入锅内,小火化开,用麻布滤去滓,冷定用豆腐水煮数次,再用绿豆煮3次,又用葱韭、生姜汁各200毫升煮干,研细末)24克 【制剂用法】 上药15味,先将杏仁、蓖麻捣如泥,次将余药研成细末,逐渐加入,捶千余下,用大红缎摊贴,忌见火。瘰疬初起,,贴之自消,将溃贴之,毒从毛窍中出,不致穿溃。若内觉有脓未熟,恐穿溃难于收功,可加木鳖子7枚(去壳),黑驴蹄1.5克(研细)于膏内,能隔皮取脓。 【适应病证】 瘰疬。 千捶膏qiānchuígāo经验方。见上海中医学院《中医外科学讲义》。蓖麻子肉150 克,松香粉300 克, 轻粉30 克, 东丹、银朱各60 克, 茶油48 克。制成药膏, 贴患处。功能消肿止痛, 提脓祛腐。治痈疽疖疔。 千捶膏 千捶膏本方出自《疡医大全》卷十八。系由《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神效千捶膏加减而来,目前流行之千捶膏,多由此变通而成。盖千捶膏是外科常用药之一,清代以来,很多外科书籍,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疡医大全》、《中医外科诊疗学》、《中医外科临床手册》等均有记载,虽然组成不尽相同,主治亦有所区别,但大都具有拔毒祛腐之效。方由杏仁、蓖麻仁各四十九粒,琥珀(灯心同研)、冰片各三分,珍珠(豆腐包煮)、血竭,麝香、乳香(去油)、没药(去油)、铜绿、黄丹、龙骨、轻粉各六分,水安息(龙眼肉大)三块,松香(入锅内小火化开,麻布滤去渣冷定,用豆腐水煮数次,再用绿豆汤煮三次,又用葱、韭、姜汁各一钟煮干研细末)八钱组成。先将蓖麻仁、杏仁捣如泥,次将前药细末逐渐加入,捶千余下,用红缎或牛皮纸摊贴患处。功能消肿止痛,提脓拔毒,祛腐生肌。主治瘰疬、疔疮、痈疽、热疖初起,或脓成将溃,或溃后毒势未衰者。 本方所治证属风热毒壅,或痰火郁结,气血瘀滞不通所致。治宜散热行血,提脓拔毒,祛腐消坚。方中杏仁、蓖麻仁、制松香、水安息、麝香、冰片开通窍道,通行经络,散风热邪毒,毒热外散,肿痛自消;琥珀、血竭、乳香、没药活血消瘀,血行肿消,其痛自止;铜绿、珍珠、黄丹、龙骨、轻粉提脓拔毒,祛腐生肌。诸药同用,证情初起者,可使毒热消散,气血运行而消肿痛;将溃或已溃者,则可提脓拔毒使脓腐速脱。本膏因制作中需捶千余下方成,因而名为千捶膏。 本膏为常用消肿止痛,提脓拔毒之剂,一切阳证痈疖疔疮、痰火瘰疬初起,或顶软将溃,或溃后毒势不衰者,均可用本膏治疗。若病证初起,掺红灵丹(雄黄六钱,乳香六钱,煅月石一两,青礞石三钱,没药六钱,三梅三钱,火硝六钱,朱砂二两,麝香一钱。除三梅、麝香外,共研细末,最后加三梅、麝香即成),清热消肿;若内有脓而未成熟,恐穿破难于收功,可加木鳖子(去壳研)七枚,黑驴蹄(研细)五分于膏内,即能隔皮取脓;若已溃掺九一丹,提脓祛腐。因本膏辛香走窜碍胎,孕妇宜慎用。 神效千捶膏(《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二) 木鳖子(去壳)五个,松香四两,铜绿(研细)一钱,乳香、没药各二钱,蓖麻子(去壳)七钱,巴豆仁五粒,杏仁(去皮)一钱(《疡医大全》卷七,去木鳖子,名千捶膏)。诸药放石臼内,共捣三千余下即成,取起浸凉水中,用时随疮大小,用手捻成薄片,贴疮上,用绢盖之。功能提脓拔毒,消坚止痛。主治疮疡疔毒、瘰疬初起,及大人臁疮,小儿蟮拱头。 碧玉膏(《疡医大全》卷七) 蓖麻仁(去皮壳,捣烂)、杏仁(去皮,捣烂)各四十九粒,铜绿二两七钱(用水一碗将其研细,投入水中,搅匀),松香五斤(研细筛过),麻油十二两。将麻油入锅内熬滚,次下蓖麻仁、杏仁,熬至滴水成珠为度,夏布滤去渣,将油复入净锅内用文武火熬滚,徐徐投下松香末,用桃、槐枝不住手搅匀,倾入磁盆内,候膏将凝,入铜绿水于膏内,仍不住手搅匀,然后加水浸之,用手揉扯去火毒,磁罐收贮,临用以热汤炖化,摊贴患处。功能活血止痛,拔毒消肿,敛疮透脓,祛腐生新。主治痈疽发背,瘰疬马刀,乳痈乳岩,流火流注,肿块风毒,横痃,痔漏,囊痈,冬瓜痈,及多骨疽,腰背臀腿毒疖,蟮拱头,脚隐漏蹄等。 咬头膏(《外科全生集》卷四) 铜绿、松香、乳香、没药、杏仁、木鳖子(生研)、蓖麻仁各等分,巴豆(不去油)加倍。共打成膏,每两膏内加入白砒一分,再搅匀,临用取绿豆大一粒,放患处中央,用膏掩之。功能祛腐咬头。主治疮毒瘰疬,脓已成不能自破者,以此咬穿毒头。胎前产后禁用。 千捶膏(《中医外科诊疗学》) 新鲜蓖麻子肉(去壳取仁)310克,嫩松香50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37克,银朱110克,麝香2.5克。先将蓖麻子在石臼内捣至极烂,加嫩松香再捣至极烂,再加乳香、没药捣和,最后加银朱、麝香捣千余下,成暗红色硬膏,瓦罐收贮,用时隔水炖烊,摊油纸或薄牛皮纸上,贴患处。功能化脓、出毒、消肿。主治疖、疔脓头将溃者。 ☚ 洞天膏 飞龙夺命丹 ☛ 000046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