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十三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十三科我国古代医学分科情况。元、明的太医院都将医学分为十三科。元代十三科为:大方脉、杂医、小方脉、风、产、眼、口齿、咽喉、正骨、金疮肿、针灸、祝由、禁。明代十三科为: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咽喉、伤寒、接骨、金镞、按摩、祝由。1571年,明代的十三科改作十一科,增设了痘疹科,改疮疡为外科,接骨为正骨,去金镞、祝由与按摩等科。 十三科元代太医院将医学分为十三科: 大方脉科、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妇)产科、眼科、齿科、咽喉科、正骨科、金疮科、针灸科、祝由科、按摩科。 十三科 十三科古代医学分科的一种。医学分科始见于《周礼·天官》,其时分疾医、疡医、食医、兽医4科。隋唐以后,医学分科有9科、11科、13科、14科等多种,每随时代变更而增减。13科的分科法施行于金元,其科目是:大方脉(内科)、小方脉(儿科)、杂医科、风科、产科、眼科、口齿科、咽喉科、正骨科、金疮肿科、针灸科、祝由科、禁科。13科的划分,使古代中医分科基本上趋于定型。 ☚ 大方脉 针灸铜人 ☛ 十三科 十三科Shisanke明初陶宗仪《辍耕录》载:“画家十三科”是: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圣僧、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林、花竹翎毛、野驴走兽、人间动用、界画楼台,一切傍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 ☚ 画科 人物画 ☛ 十三科我国古代医学分科的名称。元、明太医院都将医学分为十三科。元代十三科为:大方脉、杂医、小方脉、风、产、眼、口齿、咽喉、正骨、金疮肿、针灸、祝由、禁。明代十三科为: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咽喉、伤寒、接骨、金镞、按摩、祝由。 十三科shísānkē我国古代官方卫生机构的医学分科。元代、明代的太医院都把医学分为十三科。明代十三科为: 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咽喉、伤寒、接骨、金镞、按摩、祝由。 十三科shí sān kēthirteen medicalspecialties; thirteen branches of medicin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