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医林绳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医林绳墨综合类著作。明方隅撰,方谷校。八卷。隅,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其父方谷为万历间名医。是书内容系方谷平日为门人讲学所用,后经其子方隅编辑成册,由方谷校正。刊于万历十二年(1584) 。共八万二千字。以“使补泻升降得宜,寒热温凉有准,分门别类,酌病投汤,如涉海者,授之以指南之针; 如登山者,告之以曲折之路,又复定立主意,俾不犹疑,庶使后之有志救世者,引绳画墨”。故名。主要论述时病和内科杂病证治,并论五官、妇科及外科病证辨治。全书论述八十一病症。论病先明病源,析其机理,继则随证处方,按方施药,间议药性及方药加减。其理论多本 《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 和《脉经》 之旨,参证金元诸家之说,并附以己见。师古而不泥古,论理较详,条理清楚。每篇之后附有“治法主意”,扼要说明本病证病理和治则,于临床有参考价值。本书至清康熙十六年(1677)经江宁周京重刊时,调整篇目,改为九卷,更名为 《医林绳墨大全》。有万历十二年初刊本,一九五七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医林绳墨综合性医书。8卷。明·方隅编集,方谷校正。刊于1584年。本书论述多种常见病证,包括中风、伤寒、疟、痢、痰、喘等内科病,以及一些妇科、外科、五官口舌病证等。编写的特点以医论为主,辨证求因,随证处方。理论以《内经》、仲景学说为本,参考金元诸家学说,结合己见。对于前人论述病证方论不齐的情况,予以参酌补充。本书内容系方谷为学生讲学所用,经其子方隅整理后,由方谷校正并加按语予以刊行。建国后有排印本。 医林绳墨书名。明·方隅编集,方谷校正,8卷。刊于1584年。以医论为主论述内科杂证,兼及妇、外、五官、口舌诸科、辨证求因,随证处方。医论多本仲景、《内经》,也涉及金元诸家,并能提出自己的学术见解。流传较广。今有排印本。 医林绳墨yīlínshéngmò医书。8 卷。明·方隅编集, 方谷校正。刊于1852 年。该书论述多种常见病症, 包括内科杂病以及一些妇科、外科、五官、口舌病症等。编写内容以医论为主, 辨证求因, 随证处方, 理论以《内经》、仲景学说为本, 参考金元诸家并结合个人的学术见解。对于前人论述病症方论不齐者予以参酌补充。新中国成立后有排印本。 医林绳墨 《医林绳墨》《医林绳墨》系综合性医书。8卷。明·方隅编集,方谷校正。刊于1548年(万历12年)。本书所载原系方谷为学生讲学的内容,方谷的学术经验宏富,他看到前人的著作中,或有病证论述而未及配方,或有列主治方剂而未及著论,使习医者难以直接运用于临床,因此他下决心予以补编配方。他要求自己论述病证及治疗,须“使补泻升降得宜,寒热温凉有准,分门别类,酌病投汤,俾有志救世者,引绳画墨,不致以生人之道而为死人之具……”(见本书方谷“自序”),故以“绳墨”为书名。书中论述以临床常见病证为主,包括中风、伤寒、疟、痢、痰、喘、咳嗽、泄泻、虚损、噎膈、鼓胀等内科杂病,以及一些妇科、外科、五官、口舌病证等。编写的特点以医论为主,辨证求因,随症处方,理论以《内经》和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本,参考金元诸家学说,并有较多个人的见解。《医林绳墨》立论简明,详于诸证之脉象、症候;选方精审,阐析诸药之性味,主治大多切于临床实用。此书由方谷之子方隅予以编集整理,方谷除对全稿予以详细校正外,并加按语。本书刊本颇多,197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排印本。 ☚ 明医杂著 医学纲目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