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包氏父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包氏父子 包氏父子短篇小说。张天翼著。发表于1934年4月《文学》2卷4号。小说写某公馆仆役老包,渴望儿子包维国能够读书成名,为此,他千方百计借钱供儿子上学。但包维国却在富家子弟引诱下走上了堕落的道路。他经三次留级,后来终因打伤了人被学校开除,还要赔偿医药费。老包得知后,因受不住失望和债务的重压而昏了过去。作品既讽刺了小市民望子成龙的世俗观念,又批判了资产阶级学校教育对青年思想的腐蚀,反映了在社会大变动时期广大小市民幻想改变地位,拼命向上爬,但终于逃不掉悲剧的归宿。小说以冷峻的笔墨塑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并蕴含辛辣的讽刺。 ☚ 山峡中 樊家铺 ☛ 包氏父子 包氏父子短篇小说集。张天翼著。1941年1月上海三通书局初版。收《包氏父子》、《我的太太》短篇小说2篇。 ☚ 郭沫若代表作 春雨 ☛ 包氏父子 包氏父子短篇小说。张天翼著。初载于1934年4月上海《文学月刊》第2卷第4号。初收于1934年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版《移行》。主人公老包是刘公馆忠驯的仆役。他省吃俭用,借债求情,千方百计供儿子包国维到洋学堂读书,希望包国维能象个人样。但包国维在资产阶级花花公子郭纯等的引诱下,却染着一身流氓气。他品行恶劣,灵魂腐朽,欺侮女学生,帮郭纯打架。最后包国维被学校开除了,老包的理想落空,再加上债主索债,终于昏倒在地。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小市民庸俗的“向上爬”心理,但笔触却深入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都市社会的病象和矛盾之中。老包忠厚善良,不乏老式市民的传统品德。但又信奉“学而优则仕”的古训,期望儿子爬上去。这个人物属于旧时代的遗迹。包国维在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影响下,已变成洋场恶少式的小市民。他不信奉“学而优则仕”的古训,只希望通过向郭纯讨好、献媚,爬到郭纯们的行列之中。父子两代小市民虽然都极力想“向上爬”,但由于不同的文化影响却形成明显的矛盾。小说形象地说明,在日益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都市里,老一代小市民不能爬上去,新一代小市民也更加堕落。作品特别善于通过典型化的细节,剖析人物的心理,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在针砭病态人生的同时,又折射出时代的侧影,因而成为张天翼讽刺小说中的名篇。 ☚ 一千八百担 桂公塘 ☛ 《包氏父子》 短篇小说。张天翼著。发表于1934年4月。作品描写某公馆听差老包拼命省钱、借债供儿子读书,巴望日后能当老太爷享福;儿子包国维则一再留级,甘心充当富家子弟的走狗、打手,终被学校开除;老包在极度失望和债务的重压下,急得昏了过去。小说生动地刻画了老包望子成龙和包国维骄纵愚妄的心理,笔致生动、犀利,不仅批判了小市民向上爬的庸俗观念,而且表现出资产阶级思想对青年日腐蚀危害。 包氏父子短篇小说。张天翼著。1934年发表。通过父亲望子成龙和儿子不成器的故事,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社会风貌的一个侧面,针砭了小市民的灰色人生。幽默诙谐而又不失严肃、深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