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脓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脓痞

脓痞

本病系指人体某一部位形成之脓包而言。病因主要由粘虫所致或因增盛热、伤热等热病之余邪,滞留于某一部位,迁延日久则恶血与黄水激增聚积该部凝结而形成。脓痞多发生于肺、肝、脾等脏腑和皮肉之间及肌肉深部。本病虽属热性,但依当时季节、病者体质特性、年龄等因素,亦可合并赫依或出现以血与黄水为主的聚合病症状。
肺脓痞则多因肺热症的治疗不彻底转化而发,症见高烧、咳嗽、无痰或微量泡沫粘痰,有时咯粘性脓痰。病灶扩展则胸部刺痛,呼吸急促,脊椎第四、五节附近有压痛。一般不能睡矮枕,并伴肌肉消瘦,颜面及下肢浮肿,脉象、舌苔、小便等均呈血热征象。治宜采取清血热,化痞破积,或催吐,攻下,最后须用除脓毒余邪等方法。药物宜投等分八味汤(白沙参、诃子、川楝子、栀子、紫草茸、茜草、枇杷叶、甘草各等分研末)开水送服;亦可取沙棘、川楝子、广木香、甘草、荜拨、面碱等分共研细末,蜂蜜搅合内服,可奏化痞缓敛之效。其次,再取发芽期采集之大黄、肾叶橐吾、大小蓟等等分研末,在上述沙棘为首之方中每次加1~2g,空腹时开水送服,则可吐出脓毒。最后,如病者体力尚佳可用犀角二十八味散,引用三红汤送服。身体虚弱者引用牛乳送服,可除脓痞余邪。
肝脾脓痞症见虽与肝脾血痞略同,但病势多较重,如出现昏厥情况,则属难治。治法参见“肝脾血痞”。
皮肉间或肌肉深层之脓痞,局部压痛剧烈,恶寒、高烧,痞部周围红肿,按之柔软而波动。治宜化痞清热,攻泻病毒,燥敛黄水为治则。病初局部可施热敷同时多服三子汤、三红汤,以促使熟化。再取希拉泻剂,引用大黄三味汤加文冠木等分煎汤送服,可清黄水热邪及粘毒。待脓痞成熟后,可穿刺、切开排脓后取文冠木二十四味散开水送服。外治如上身脓痞,可取肘外脉或肘内脉放血。如系下身脓痞,可取踝脉或腓肠肌梢脉放血。饮食起居方面,居处通气不良、过于温热,经常强力劳作过度疲惫,食用锐而热性饮食等,均需禁忌。

☚ 希拉性痞块   水痞 ☛
0002179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