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动静结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

意为有静有动对身体的康健大有裨益。

☚ 修心养性   恒劳知逸 ☛

动静结合

气功术语。一般认为,在气功和武术中,静功和动功互相配合,效果显著。

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

养身在动,养心在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二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这是老年人进行体育运动或活动时应依照的原则。许多健身运动都具有动静结合的作用,尤其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更为明显,如松静功、内养功、强壮功等静功,太极拳、五禽戏、八卦掌、易筋经等动功。其最主要的特点是:“静动双修、静以养气、动以练气、互相配合;动静相济:坚持锻炼、效果显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为基础、动为功用”。又如经常练动功《易筋经》,能“抻筋拔骨”,强壮身体,延缓老年性肌肉萎缩,使肌肉及肢体关节的运动障碍缓解,又能消除过剩的脂肪,促进血液循环和内分泌,改善全身营养状况,达到气血充盈,五脏六腑调合,生命力旺盛,精力充沛,收到“内则五脏敷华,外则肌肤润泽、颜容光彩、耳目聪明,老当益壮”之功效。另据研究证明,静功对调节大脑,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理过程,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治疗某些疾病有较好的效果。如美国老年中心曾流行的“冥思疗法”,需要闭目入静,合眼静坐10~30分钟。经研究认为“冥思疗法”可降低血压、减少心率、降低血糖、改善睡眠,特别能战胜和消除“紧张状态”,放松精神,调节情绪。对老年性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特别有效。
老年人可根据身体情况,适当选择一些动功进行以形体、屈伸、俯仰、拧转等肢体活动为主的锻炼,同时结合练静功。如练内功时全身肌肉处于动而不懈状态,大脑静而不眠状态,通过导引主动调节体静、脑静,而脏腑动,达到动静相兼、调息养神、祛病保健之功效。又如坚持每天步行或慢跑到室外去练一套气功,实际上已收到了动静结合的锻炼效果。当然,搭配的方法还很多,应因人而异地进行选择。郑庆新研究证明,“卫生行为(即日常生活习惯)与健康状况相关,那些躯体健康或只有轻微生理残疾或慢性病,心理也比较健康的老人,都喜欢体育锻炼,每天睡眠7~8小时(调查表明,多于9小时或少于6小时均不利于健康),生活也有规律”。可见,老年人应当加强养生意识,调整好饮食和生活习惯,除适当参加运动或活动外,“静养”或“静坐”,白天稍睡一会儿也是必要的休息。“静养”实际上是“外表静而全身仍在运动”,但这种动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动”罢了。研究证明,一些终身以静养为主的作家、画家及书法家,长寿者不乏其人,就是例证。对老人来说,不活动不行,过多活动也不好,应动静结合,保持适当的活动以维持生活中的活动能力,使自己生活在和睦、愉快、有规律的生活环境中,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内外结合   顺应自然 ☛
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

新闻节奏感的要求之一。写文章要波澜起伏,富于变化;写新闻,同样要有张有弛,有静有动。静态的东西,恬淡舒缓,但比较凝滞呆板;动态的东西,似行云流水,但转瞬即逝,不容易看得清楚。唯有以动带静,以静衬动,方能给人以对比鲜明、节奏明快的美感享受。概括性事实,多表现为静态;具体事实,则多为动态。新闻报道中的动静结合,实质上是概括性材料与具体材料的结合,“面”与“点”的结合,以及表达方式上的叙述与描写的结合。结合的方式,表现在层次、段落上,可以是一句为静,一句为动,也可以是一段为静,一段为动,还可以灵活穿插,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表现在语言文字上,则是尽量多运用确切有力的动词,来描摹处于运动状态的事物。

☚ 夹叙夹议   访谈录 ☛

动静结合dòng jìng jié hé

integrationof dynamic and static exercise; integration of motion and quietnes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