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经济学dòng tài jīng jì xuéдинам ческая эконóмика动态经济学运用动态分析方法研究经济增长的理论与模型,强调时间因素的作用,着重考虑这些现象为何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分为微观动态经济学和宏观动态经济学。主要内容有:1.增长模型理论;2.通盘考察理论;3.均衡理论与不稳定原理。 动态经济学Dynamic Economics“静态经济学”的对称。在已有交换行为和各种社会经济组织,并且若干经济要素存在变动的条件下,研究财富的生产与分配规律的西方经济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贝茨·克拉克在《财富的分配》(1899)一书中最先提出。克拉克从均衡概念出发,认为均衡只能是在静态经济中实现的现象,但现实的社会是动态的社会,即存在着随社会发展而变动的各种经济因素,如人口的增长、资本的增加、生产方法的改进、工业组织形式的变革、消费者需求倾向的改变等扰乱因素。此外,在现实社会里还存在着阻碍经济运动的各种阻力,如某种生产要素不能及时、通畅地从一种生产转向另一种生产等摩擦因素。把扰乱因素和摩擦因素都抽象掉的社会是静态社会。反之,即为动态社会。动态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对象是有了扰乱因素和摩擦因素渗入后,社会经济怎样从一个均衡状态过渡到另一个均衡状态。说明旧均衡的破坏与自然规律如何在新情况下发生作用,从而造成了新的均衡。 动态经济学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按分析方法对政治经济学划分的一个部分。与静态经济学相对应。与静态经济学不同,动态经济学研究资本数量、人口、生产技术、生产组织、产品种类、产品数量以及需求状况等经济因素发生变动情况下的 “动态经济规律”。即研究现实运动的社会经济。在动态经济中,价值标准、工资和利息虽然不可能与其自然标准相等,但动态势力会使它们围绕自然标准上下波动,并经常接近于自然标准。认为由于动态势力的作用,尤其是企业家采用先进技术,进行生产改革,会产生在静态经济中所没有的利润。动态经济学是以静态经济学的结论为基础的,静态势力决定标准,动态势力引起变动,经济理论只有进入动态现象后才算是完整的。由克拉克提出的这个动态理论,为某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接受、发展并广泛应用。 【参】 静态经济学 动态经济学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按分析方法与静态经济学相对应的一个重要类别。它与静态经济学相反,不是探讨决定均衡的因素,而是考察在一定条件下,从旧的均衡过渡到新的均衡的变化、调整过程。 动态经济学(Dynamic Econo-mics) 亦称经济动态学 (EconomicDynamics)。 动态经济学和静态经济学的最早划分和明确规定,是由法国的里昂·瓦尔拉斯(Leon M. E. Walras)和美国的约翰·贝茨·克拉克(JohnBates Clark) 等作出的。英国的J·希克斯(John R. Hicks)和罗伊·哈罗德(Roy F. Harrod)等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发展。根据垄断资本的需要,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从各自观点出发,提出了形形色色的动态经济理论与模式。 尽管动态经济学理论繁多,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对经济行为的考察中加进了时间因素和发展概念。这正是动态经济学与静态经济学的区别,这种区别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在静态经济学中,通常假定为不变或既定的因素,如资本量、人口、技术手段、生产组织、需求状况等等,在时间过程中是发生变化的。动态经济学要研究的,就是这些因素的变化如何导致一个经济体系背离均衡,又如何恢复和保持均衡,要使它按照一定增长率持续而又均衡地发展的条件是什么,实现这些条件的机制又是什么等问题,所以又被称为“动态均衡分析”。 第二,静态经济学不考虑时间与经济变量的关系,而动态经济分析认为,经济变量所属的时间必须明显表示出来,并且认为某些变量在某一时点上的数值情况,要受以前时点上有关经济变量数值的制约,应该把经济运动过程划分为连续的分析 “期间”(period),以考察有关经济变量在继起的各个期间中的变化状况。这种分析方法,一般称为 “期间分析法”(Period Analysis)或“序列分析法”(Sequence Analysis)。例如,西方经济学中所谓的“蛛网理论”(CobwebTheory),就是动态分析的一个例证。这个理论主要是分析某些商品 (尤其是农副产品),怎样由于一个生产周期的供求不平衡所造成的价格涨跌,引起继起的各个生产周期内供求量的增减和价格的涨跌。又如,西方宏观经济学在对消费量变化与收入量变化的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假定本时期的消费依赖于前一时期的收入,若把前一时期中的经济变量所属的时间明确表示出来,就成为一个动态分析模型: Yt=Ct+It (1) Ct=C0+a(Yt-1-Y0) (2) Yt=C0+a(Yt-1-Y0) +It (3) (由(2)的Ct代入(1)而得) 这里的Yt代表t时期的总收入,Ct代表t时期的总消费,It代表t时期的总投资,a代表边际消费倾向,C0代表起始的消费,Yt-1代表前一时期的总收入,Y0代表起始的总收入。公式(2)表明,本期的消费量等于起始的消费数量加上由于前一时期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消费量。后者,即a(Yt-1-Y0),西方经济学家称其为“滞后消费”(Lagged Consumption)。他们认为,任何一个时期的收入,都是滞后的消费和本期的投资相互作用的结果。公式(3)表明的就是这种情况。通过对经济变量在各时期内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波动的分析,资产阶级学者编制了种种“经济周期”理论模型,这些也属于动态经济学范围。十九世纪末,美国的欧文·费雪 (Irving Fi-sher) 提出了利息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分析模型,一般认为这是最早提出的比较正规的动态经济模型。 随着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不断出现和加剧,所谓资本主义经济是 “和谐的” “自动均衡的”神话早已破灭。为适应经济现实的需要,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们不仅关心经济的稳定和均衡,而且更为重视经济变动过程本身。美国经济学家乔治·巴赫(George Bach)就认为,弄清趋向均衡的动态调整过程,往往和弄清均衡状况本身同样重要。美国著名学者P·A·萨缪尔森(P. A. Samuelson)也表示: “我们对于动态调整过程本身的兴趣,远远胜于对最终均衡的兴趣”(《Founda-tions of Economic Analysis》,1947)。 目前西方经济学中,许多流派的学说都含有动态分析的内容。其代表人物除上述的外,还有熊彼特和北欧学派的缪尔达尔(Karl G. Myrdel)、林达尔(Erik R. Lindahl)等人,他们在发展动态经济学说方面成果显著。在西方享有较高声誉的是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罗伊·哈罗德 (Roy F.Harrod),他在 《动态经济学导论》(《Towards a Dynamic Econo-mics》,1948年) 和 《动态经济学》(《Economic Dynamics》,1973年)两部著作中,对动态经济学作了更为详尽充实的说明,并且将运用动态经济学的方法与研究现实经济问题联系起来,提出了经济增长的理论。 动态经济学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一部分,尽管考虑了时间因素,但基本上是建立在一些人为抽象的假定基础上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者用量的分析代替质的分析,用自然的、技术的、心理的因素来解释经济现象,而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实质避而不谈,企图以一些动态的分析来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带来的经济失调和衰退,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尽管如此,但动态经济学作为一种经济分析的方法来说,它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一样,是可以为我们所借鉴的,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研究和实际工作,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不仅资产阶级经济学有必要研究动态经济或经济增长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有必要研究经济增长问题; 不仅有必要研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增长问题,也有必要研究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增长问题。例如,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实际上也就是研究国民经济总量如何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保证均衡的、稳定的移动的动态经济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上参考借鉴西方研究多年的动态经济理论,吸取其合理部分,无疑是有必要的。 国外许多大学开设了这门课程。我国目前对这门学科尚处于初步介绍和研究阶段。 阅读书目:《价值与资本》(《Valueand Capital》)〔英〕希克斯著,1939年;《经济学原理》 (《The Principleof Economics》)〔英〕马歇尔著,1890年;《动态经济学导论》(《Towards aDynamic Economics》)〔英〕哈罗德著,1948年;《动态经济学》(《Econo-mic Dynamics》) 〔英〕哈罗德著,1973年;《经济分析基础》(《Founda-tions of Economic Analysis》)〔美〕P·A·萨缪尔森著,1947年; 《动态过程分析》 (《Dynamic ProcessAnalysis》)〔美〕P·A·萨缪尔森著,1948年;《经济动态学》 (《EconomicDynamics》) 〔美〕威廉·J·鲍莫尔(W. J. Baumal)著,1970年。 〔参〕静态经济学 动态经济学 动态经济学dynamic economics根据事件前后相继的关系对经济现象进行的研究。动态经济学强调时间的概念,各种经济变量都打上时期的烙印。它主要考察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经常包含因一定时期的或整个时期的流量而引起的存量的变化。动态经济学要求把前一个时期的有关经济变量的数值作为确定当前时期经济变量的数值的例据,而当前的有关经济变量的数值又是预测下一个时期经济变量数值的依据。例如,一个商业公司,为了决定当前要为库存增购多少货物,必须根据前一个时期销售的数量,或前两个时期销售量变化的情况。在这里,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每种经济变量的变化,以某种特殊的方式,由有关的其他经济变量的变化来决定。动态经济学通过这种动态分析探查出整个时期的经济变量的变化。因此,它能说明经济运行变化的过程。 上述的动态分析方法或动态经济学,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中都有大量的应用,但应用最多的还是宏观经济学,因为宏观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从本质上说,都是动态的,需要进行动态分析。 若把动态经济学或动态分析同比较静态分析加以比较的话,二者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分析经济运行的过程,后者则分析不同均衡实现的条件,而不涉及其实现的过程。 ☚ 比较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 ☛ 动态经济学 ☚ 静态经济学 辩证分析法 ☛ 000000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