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泻白散❶《医学发明》卷四方。桑白皮一两,地骨皮七钱,甘草、陈皮、青皮、五味子、人参各五钱,茯苓三钱。为粗末,每服四钱,入粳米十粒,水煎,食后服。治阴气在下,阳气在上,咳嗽呕吐喘促。 ❷《卫生宝鉴》卷十二方。桑白皮一两,知母、陈皮、桔梗、地骨皮各五钱,青皮、甘草、黄芩各三钱。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服。治胸膈不利,烦热口干,时时咳嗽。 加减泻白散 《卫生宝鉴》卷十一【组方药物】 桑白皮9克 桔梗6克 地骨皮 甘草(炙)各4.5克 知母2.1克 麦门冬 黄芩各1.5克 五味子20个。 【制剂用法】 上药8味,为粗末,作1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主要功效】 泻肺清火,养阴利咽。 【适应病证】 肺经伏火,咳嗽气喘,气息腥臭,涕唾稠粘,口舌干燥,咽喉疼痛者。 【方义分析】 此方以泻白散,去粳米,加芩、桔、麦冬、五味而成。主治肺经火盛,故以桑白皮、地骨皮,味苦微寒,降肺中伏火为主;黄芩、知母清肺气为辅;用五味之酸涩以收肺气,麦门冬甘苦寒养阴生津为佐;桔梗宣肺化痰,清利咽喉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泻肺清火,养阴利咽之功。
加减泻白散 《卫生宝鉴》卷十二【组方药物】 知母 陈皮(去白)各150克 桑白皮30克 桔梗 地骨皮各15克 青皮(去白) 甘草 黄芩各9克 【制剂用法】 上药8味,为粗末。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食后。数服良愈。 【主要功效】 泻肺清火。 【适应病证】 肺经火盛发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