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东坡食汤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东坡食汤饼》吕周辅①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①间。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买食之。觕⑥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⑦,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⑧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⑨。” (《老学庵笔记》) 注释①吕周辅——南宋时人吕商隐,字周辅。②黄门公——即苏辙,曾任门下侍郎之职,门下侍郎在秦汉时称黄门侍郎,后世也称门下为黄门。③南迁——贬谪到南方。绍圣四年(1097)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下面所记就是他们于途中相遇的一件趣事。④梧藤——梧州、藤州。⑤鬻(yu)——卖。⑥觕(cu)——通“粗”。⑦九三郎——轼对辙的称呼。⑧秦少游——北宋词人秦观,字少游。⑨饮酒但饮湿——是东坡《东坡歧亭》诗中的一句,意为饮酒只是饮它的水分,不用品味它的味道如何。东坡的原诗是:“酸酒如荠汤,甜酒如蜜汁。三年黄州城,饮酒但饮湿。我如更拣择,一醉岂易得?” 赏析此文以平淡之语叙凡俗之事,似拙实巧,平中蕴奇,极耐品味。且看“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一句。一人“置箸而叹”的顷刻,另一人已把“觕恶不可食”之汤饼“尽之矣”,可见食之快速,似对汤饼之“觕恶”全无感觉。文字平平,撩起了读者第一层疑问:这是怎样一件奇事?对“觕恶不可食”之汤饼,人之常情是难以下咽,“置箸而叹”是常理,东坡先生何以能风扫残云般快速“尽之”?待他笑其弟“尚欲咀嚼耶?”,越发笑得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吃饭品滋味,以取口腹之乐,是人生乐趣之一,岂能不“咀嚼”?前疑未解又添新疑,且文章叙事又在此戛然而止,真令读者百思不得其解,大有“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感。别急,且听东坡先生好友秦少游指点迷津:“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原来先生饮酒只饮水分,不讲究味道,难怪他对“觕恶不可食”之汤饼能快速“尽之”。但这只是同事类比,有答还似无答,疑团终未尽解。不忙,秦少游本无意直揭谜底,他不过是“遥指杏花村”之“牧童”,只为你指指方向,文意的“柳暗花明又一村”,还得读者曲径通幽地去寻。好吧,待顺藤摸瓜地读到东坡先生“……三年黄州城,饮酒但饮湿。我如更拣择,一醉岂易得?”一诗,读者才恍然大悟!原来先生对生活有至极品味:遭贬黄州之时,酒之味自不比京城,心境更不必说。为求忘忧之一醉,只能“饮酒但饮湿”,“岂能更拣择”?就如服药,但求其效而已,何堪咀嚼品味!惯于苦境,谙尽苦滋味,也就见苦不惊,视困苦艰难为寻常之事,难怪毫不“拣择”汤饼之滋味了。 由此想到当时宦途险恶,荣辱无常,置身于一个文明民主氛围缺乏的古代王朝,自己掌握不了自身命运,只能正视现实,随遇而安,以“旷达”自慰,哪里还能对饮食过于拣择、讲究?读至此,不禁陡然升起对旷世奇才东坡先生的同情与理解:他的旷达是被动的,他的“大笑”是参破人生荣辱无常的苦笑——幸而我们生在今天! 《东坡食汤饼》
宋·陆游 吕周辅言2:东坡先生与黄门公南迁3,相遇于梧、藤间4。道旁有鬻汤饼者5,共买食之。觕恶不可食6。黄门置箸而叹7,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8,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9,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10。” 1本文是《老学庵笔记》中的一则,标题是后人所加。东坡:苏轼。汤饼:面条。2吕周辅:吕商隐,字周辅,南宋人。3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曾任门下侍郎,“门下”也称“黄门”。南迁:贬谪到南方。4“相遇”句:绍圣四年(1097)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五月一日两人在南行途中相遇。梧藤:梧州、藤州,在广西。5鬻(yu):卖。6觕(cu):通“粗”。7箸:筷子。8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9秦少游:北宋词人秦观,字少游,与苏轼情兼师友。10“饮酒但饮湿”:苏轼《东坡岐亭》中的一句,意为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但:只。 【析点】 东坡开朗旷达,随遇而安。性嗜酒,被贬黄州虽无好酒亦可痛饮,且写了《东坡岐亭》一诗:“酸酒如荠汤,甜酒如蜜汁。三年黄州城,饮酒但饮湿。我如更拣择,一醉岂易得?”这种性格至老不变,贬谪海南已是六十二岁高龄,“食汤饼”一节仍不失东坡本色。 这段文字是陆游据他人的转述写成,文字朴质无华,但他善于捕捉东坡那性格化的行动、性格化的语言,因而再现了当时的情景。黄门公对着面条叹气而坡公却大口吞食并不咀嚼的场面,东坡食后再慢慢向黄门公发问的表情,大笑而起的动作,无一不如在目前;就连东坡那幽默而含蓄的话语也如萦耳际,一个活生生的东坡形象,决不会是第二个人。东坡真是善处人生,吕周辅则可谓善于言述,他连秦少游的赞语也没有漏掉。少游之赞语揭示了东坡深层的内心世界,他之“食汤饼”是为了生存而果腹,绝非为享乐而品尝,这是苏轼人生态度、性格作风的一种具体而典型的表现。少游的赞语是点睛之笔,少游可谓深知东坡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