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功能学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功能学派

英国社会人类学学派。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主要代表有马凌诺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一切文化和社会现象都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作用,声称“功能”就是事物和制度的作用,就是“满足需要”,用“功能”和“意义”反对进化学派对社会组织与文化现象起源和发展的探讨。建议英国政府成立研究殖民地人民、社会和文化的官方组织以培训殖民行政管理人员,保留殖民地传统的社会制度和习俗以实行间接统治等。马凌诺斯基等人使用的一整套实地调查法以及通过此法所积累的资料,颇受西方人类学界和民族学界重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功能学派

又称“社会人类学学派”。西方民族学学派之一。1922年创立于英国。认为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有满足人类实际生活需要的作用和功能。它们互相关联、互相作用。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50年代开始衰落。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波隆内斯鲁·卡斯帕·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Kaspar Malinowski)和阿尔弗雷德·莱金纳德·拉德克利夫—布朗(Alfred Reginald-Brown)。代表著作有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远洋航海者》(1922年)、《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1925年)、《科学的文化理论》(1944年),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和功能》(1952年)等。


功能学派

见“民族学”中的“功能学派”。

功能学派

功能学派

英国民族学或社会人类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该派诞生于20世纪初,创始人是英国人类学家B·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流派的理论重点是研究文化与社会的功能,认为应该把社会文化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由各个互相联系的要素所构成,其中每个要素都具有自己的功能,应该从文化的整体性,文化要素的功能出发考察文化和社会。马林诺夫斯基从社尔凯姆那里继承了功能与需求的概念,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就象一张满足社会基本需要的、互相联系着的网,其中每一个现象,都象生物机体的每一个器官一样,具有一定的功能。功能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把有机体——即一个个的人的需求转变成文化的必须。拉德克利夫——布朗则强调从社会结构与社会功能的关系去理解功能,因而又被称为结构功能学派。认为应该着重研究社会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如何发挥功能,即社会制度如何在结构上发挥其功能,两个人的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观点和方法论是一致的,都主张从整体性的角度去研究文化或社会,研究各个要素的功能及其在整体中的相互作用。因而该派的理论一直成为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对欧美民族学、人类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殖民体系崩溃,其影响日益缩小。在B·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分别于1942年和1945年去世后,英国再没有出现具有世界影响的人物。50年代以后,深受法国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拉维·斯特劳斯的影响的利奇等人,将英国的功能主义与法国结构主义结合起来,创立了英国的“新结构学派”,又称“功能结构学派”,在60年代吸引了不少追随者,具有广泛影响。

☚ 古今图书集成   功能分析法 ☛
0000269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6: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