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劈破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劈破玉

劈破玉

民间曲调名。明中叶以后开始流行。一般九句五十一字。与《挂枝儿》相似,仅最后二句重叠一次,故能唱《挂枝儿》者,也能唱《劈破玉》。明万历年间刻本《大明春》所载《挂枝儿》,实即《劈破玉》。明万历年间刻本《词林一枝》收有《劈破玉》多首。

☚ 银绞丝   西调 ☛
劈破玉

劈破玉

民间曲调名。流行于明中叶以后。清初盛行于南方。康熙间人刘廷玑《在园杂志》里说:“小曲者,别于昆弋大曲也,在南则始于挂枝儿,一变为劈破玉,再变为陈垂调,再变为黄鹂调。”又,李斗《扬州画舫录》中说:“小唱……以劈破玉为最佳。有于苏州虎丘唱是调者,苏人奇之,听者数百人。明日来听者益多,唱者改唱大曲,群一噱而散。”一般九句五十一字,但自由度较大。清代的〔劈破玉〕歌第四句后衬有“咳咳哟”之虚腔。歌调与〔挂枝儿〕相似,仅末两句重叠一次,故能唱〔挂枝儿〕者,亦能唱〔劈破玉〕。明万历间刻本〔大明春〕中的〔挂枝儿〕,实为〔劈破玉〕。明代另有〔徽池雅调〕共选录〔劈破玉〕八十首,《玉谷调簧》、《词林一枝》、清《霓裳续谱》也录有若干。后者刊有一首〔双劈破玉〕“玉美人在绣房”,是为对歌体。〔劈破玉〕流传时期较长,光绪初年黄协埙著《淞南梦影录》时,〔劈破玉〕仍很盛行。据黄氏所言,其曲调“如狎雨莺柔,袅风花软,颇足荡人心志”,其风格“如怨如慕,哀感动人”。近人刘半农所藏俗曲中,亦有〔劈破玉〕九种。其弟子李家瑞曾著文论〔劈破玉〕,举正变体二例,与明代的〔劈破玉〕相比,体制有很大不同。

☚ 罗江怨   粉红莲 ☛

劈破玉

 俏冤家我咬你个牙厮对,平空里撞见你,引得我魂飞。无颠无倒,如痴如醉。往常时心如铁,到而今着了迷。舍生忘死只是为你。
 “仇” ,本来是“配偶”的意思,后来却被人们表示仇敌之意,这是词意、文字变迁的原因。“冤家”本是对仇敌的称呼,却变成了情人之间的对称,这恐怕是由于“打是亲,骂是爱”的缘故。这首小令就是写一个初恋而沉迷于情网中的女子骂自己的情人——“冤家”,实际上是向对方倾诉衷肠的作品。
 曲的首句是说,我咬着牙当面来质问你。这里“冤家”“俏”得很,也是由于“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原因。“厮对”是当面对质,这里是当面数落一番的意思。为什么要数落对方呢? 可恨的是千不该,万不该“平空里撞见你”。“撞见你”这一俚语不仅写出这女子与对方的邂逅相遇,而且下文都由此生发出来。首先是由于“撞见你”,而“引得我魂飞”,写出两人的“一见钟情”。而“无颠无倒(神魂颠倒),如痴如醉”,又写出这女子在陷入情网时的种种心理状态。“往常”句仍是接“撞见你”,“心如铁”要说的是这女子往常在爱情上是铁石心肠,从未动过情。而如今由于“撞见你”这个“俏冤家”,就象磁石一般吸住了这颗如铁的心。“着了迷”,接前面的“无颠无倒,如痴如醉”,写这女子是被对方吸住了心,迷住了魂。结尾一句则通过“舍生忘死”四字将这女子为爱情而不惜一切的痴情和盘托出。这样的“厮对”哪有半点谴责的意思呢? 真可谓是“怨而不怒”,“怨皆是爱”。
 这首小令也是出自文人之手,但由于采用了《劈破玉》这一曲牌的迭进句式和民歌的独白手法,恰好地刻画了陷入情网的女主人公的心理状态。曲中表现的是民间的爱情生活,所以作者不避俚语俗腔,甚至打情骂俏,这是表现主人公身分的需要,也是令曲可贵的“本色”。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