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标准文献的特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标准文献的特征 与其他科技文献相比,标准文献具有如下特征: 1.统一的产生过程 各国对于标准文献的编制、审批、出版、贯彻,均规定有严格统一的程序。它是按照既定的标准化计划和编制技术任务书,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工作的具体成果。 2.明确的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出版任何一种标准,首先必须明确规定其主题内容、适用范围、对象。这一特征是其他文献所没有的。 3.编排格式、叙述方法严格划一 标准化机构对其出版的标准文献都有一定的格式要求,这就使其成为一种具有体裁划一、编排合理、统一编号等形式特点的文献体系。标准文献带有法律文件所特有的那种措词准确、逻辑严谨的特殊文风。 4.可靠性和可行性 标准文献是集体劳动的结晶。每一项标准都是许多人的知识和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综合,其中包含着许多先进的技术。标准文献中所记录的情报,只能是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精确的数学计算,并以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和先进经验为基础而取得的。因此,它在科学上是可信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 5.协调性 标准应具有协调性。下级标准不得与上级标准相抵触。新制定的标准不得与现行标准相互矛盾,而且要与同类课题的相关标准相互配合,技术上协调一致。 6.系统性与完整配套性 在现代条件下,任何一项标准,如果离开了相关的、配套的标准,都很难孤立地发挥作用。为了取得最佳整体效果,必须把相关的标准化对象作为一个综合体来考虑,而不是就个别对象孤立地制定标准;既要建立纵向的标准体系,又要采用综合标准化方法,将相关的对象从横向联成网络,以形成完整配套的标准体系。这样,就决定了标准文献的系统性和完整配套性。 7.时效性 标准是以科学技术和先进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而编制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新的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必然会对现行标准产生影响。为了保证标准的时效性,许多国家都对标准使用期限以及复审周期作了严格规定,并及时地进行修订、补充、确认和作废。 据统计,科技文献的平均寿命不超过10年,其中50%以上只有5年左右。有人认为,现代科技文献的发表(或利用),如果延误了1.5年~2年,其情报价值就会丧失大约30%。各类科技文献的平均时效(寿命)如表8.3-1所列。 表8.3-1各类科技文献的平均时效 8.法规性 按法律属性,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种。强制性标准必须贯彻执行,违反强制性标准,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推荐性标准为政府法规引用,或者用于合同契约关系时,就有了法律约束力。当发生争议时,标准就会成为仲裁的依据,具有了法律功能。 9.专利纯洁性 标准的制订、修订,必须考虑到国内外现行的专利制度,要绝对避免侵犯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以免造成法律纠纷和麻烦。 标准文献除具有上述的科学特征(4-7)、图书学特征(1-3)和法律属性(8-9)之外,还具有其形式上的特点,诸如自成体系,单独出版发行,篇幅较小(一般而言),有统一而固定的代号、编号,等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