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刘文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刘文秀?—1658

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南明大将。初随张献忠起义,与孙可望、艾能奇、李定国俱为张献忠养子。大顺元年(1644年)封抚南将军,与李定国等合称四将军。旋进封抚南王。张献忠死,他与李定国、白文选联明抗清。永历三年(1649年)受明封为列侯。次年因孙可望派遣,与白文选等分道入四川。他善抚士卒,纪律严明,四川各郡县纷起响应,先后大败清吴三桂军,于永历六年收复四川大部分地区,进封南康王。永历九年率众出川攻取岳州、武昌等地,为清兵所败,退兵贵阳。永历十年晋封蜀王。永历十一年与李定国、白文选平定孙可望叛乱,进驻贵州;为李定国所忌,退守云阳,郁郁病死。死前遗表永历帝,表达其部众的抗清决心。

刘文秀?—1658

明清之际农民起义军将领。本名刘若锜,又名刘耀。曾为张献忠养子,故亦名张文秀。延安(今属陕西省)人。顺治元年(1644年)十一月,张献忠在成都建立政权,为抚南将军,监大西农民军十五营。与李定国、孙可望、艾能奇合称四将军。九年为大西军四川战场总指挥,连败清军,收复四川广大地区。十年在四川洪雅县天生城建立抗清根据地。十四年,与李定国平定孙可望叛乱,永历帝封为蜀王。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病逝于云南。

刘文秀? —1658

明末农民军将领。陕西人。自幼参加张献忠起义军,骁勇善战,被献忠收为义子,受封抚南将军,与孙可望、艾能奇、李定国合称“四将军”。张献忠死后,他与孙可望等率大西军入云南,并联合南明政权抗清。顺治九年(1652),南明诸军分兵出击,他主攻四川,收复了大部州县,被永历帝封为蜀王。十四年,孙可望阴谋叛乱,回军从李定国击败之。

刘文秀?~1658

明清之际农民起义军将领。本名刘若锜,又名刘耀。曾为张献忠养子,故亦名张文秀。延安(今属陕西)人。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建立政权,任其为抚南将军,监大西农民军15营。与李定国、孙可望、艾能奇合称4将军。顺治九年(1652年),为大西军四川战场总指挥,率军连败清军,收复四川广大地区。十年,他率军在四川洪雅天生城建立抗清根据地。十四年,与李定国平定孙可望叛乱,永历帝封为蜀王。次年四月二十四日,病逝于云南。

刘文秀?—1658

明末农民军将领。张献忠义子。大顺元年(公元1644年),封抚南将军,与李定国、孙可望、艾能奇合称四将军。献忠死后,联明抗清。永历六年(公元1652年),收复四川大部土地。保宁之战,虽以轻敌受挫,清吴三桂也为之胆落,不敢追击。十年,受封为蜀王。次年,与李定国平定孙可望叛乱。后在云南病死。

刘文秀?—1685

明清之际农民起义军将领。陕西人。崇祯初参加张献忠起义军。大西政权建立,授抚南将军,监十五营。与李定国、孙可望、艾能奇合称四将军。献忠死后,联明抗清。永历六年(1652),与白文选率军由云贵出兵攻四川,克复成都以南诸州县。永历十年(1656)受封为蜀王。永历十一年,与李定国平定孙可望叛乱,次年病死于云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