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先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先觉;先烈;先驱xiānjué xiānliè xiānqū【同】 都可作名词;都有走在前面的人的意思;都是褒义词。 先驱xiānqū❶走在前面;先行 先驱xiānqū❶ 〈动〉在前面导引:先驱者。 先驱xiānqū【释义】 先驱xiān qū前导,引路。《汉书·司马相如传下》:“至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颜师古注:“导路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 先驱xiān qū名词。走在前面引导的人,用于褒义。 先驱xiānqū在前面作引导;在前面作引导的人,先驱者。 先驱xiān qū在前面引路。1903年特社译《世界通史·近世史·第一期》:“倍根执‘归纳法’,唱‘经验论’,与笛卡儿相反对,实为近世哲学之先驱也。’”1923年《新青年季刊》第1期《〈新青年〉之新宣言》:“《新青年》既为中国社会思想的先驱,如今更切实于社会的研究,以求知识上的武器,助平民劳动界实际运动之进行。” 先驱xiān qū〖动词〗 各种将官 各种将官辅助的将官:副将 偏将 裨将 偏裨 将佐 戎副 军副 军校 军倅 ☚ 将官 好将官 ☛ 先驱xiān qū❶前导,先导。《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兮,后飞廉使奔属。” 先驱油画三联画,沈加蔚作于1981年。此画由 《国共合作1924》、《东征1925》、《北伐1926》三幅组成。在构图上打破时空限制,将孙中山和李大钊步入国民党大会场的场面融入北伐军前进的场景中,充分发挥三联画的独特表现力。在艺术处理上进行新的探索,不讲究固定光源和焦点透视,绘画面以更大的表现自由。黑白配置上吸收版画特点,有意模仿汉画象砖拓片,边缘处理采取“互让”的手法。对人物形象从以往注重面部表情的描绘手法转为加强内在心理刻画,从较深层次挖掘人物的内在力量,使作品具有深沉的表现力。参加1981年全军美展。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 先驱 《先驱》1922年1月15日创刊于北京,由北京团组织主办,从第4期起迁到上海出版,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先是临时中共)第一份机关报,第八期以后均由团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出版,参加编辑的有仁静、仲懈(邓中夏)、和森、存统、尚德、寄吾等人。1923年8月15日,出到第25期后停刊,原定为半月刊,由于种种障碍,特别是在北洋军阀政府的迫害下,常常不能按期出版。该刊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中国国情,探讨中国革命纲领及青年运动和团的建设问题,并用相当篇幅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指导和介绍苏联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情况,系统阐述苏维埃国家的性质,论述了十月革命伟大的历史意义,并指出中国应该走非资本主义道路。该刊大量译载了少年共产国际和中国青年运动的材料,共出版三期有关少年共产国际的专号,登载了少年共产国际的各种决议案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若干指示。该刊的主要地位登载关于团的建设的重要性的文章,该刊开展了关于团的工作方针、青年运动的方向,共青团和共产党的关系等问题的讨论。团中央也运用这个刊物指导工作,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中,该刊还大力批判了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和好人政府主义,并倡导了非基督教运动,表明了该刊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的性质和作为党刊助手的重要作用。 ☚ 先进人物事迹报告活动 先锋报 ☛ 先驱 《先驱》Der Vorbote第一国际德国支部的正式机关月刊。1866—1871由德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贝克尔在日内瓦用德文出版。马克思看到该刊第1期后,由燕妮写信给贝克尔说:“您的《先驱》杂志卡尔和我都非常喜欢。多么勇敢的语言,多么勇敢严峻的态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589页)。马克思认为,1868—1869年该刊是协会最出色的、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他关心这份月刊,请恩格斯、李卜克内西、库格曼等为它写文章和通讯。该刊经常刊登第一国际的文件,报道协会各国支部的活动情况,在瑞士、德国和奥地利广为传播。在巴黎、纽约、芝加哥和欧美其他城市的工人中也有它的读者。 ☚ 伦敦大学新闻系 先驱报 ☛ 先驱pioneer;forerunner;harbinger;trailblazer 先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机关报。1922年1月15日创刊,1923年8月15日停刊,共出二十五期。宣传马列主义理论,报道和介绍苏联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情况,积极参加批判假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斗争,批判基尔特社会主义。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领导下展开了非基督教运动的斗争,揭露了帝国主义通过教会所进行的罪恶活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