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刘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刘峙1892—1971

江西吉安人
曾任国民党军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五战司令长官,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徐州“剿匪”总司令等职。后去台湾,任“总统府”国策顾问。
字:经扶
号:天嶽
别名:天岳、经符

刘峙

我的回忆刘峙(台湾)广隆文具公司经销1966年版,(台
湾)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
第八十七辑(总870)影印本313页
时人汇志——刘峙 国闻周报1927年4卷43期、1929年6卷
33期
“可欺以方”的刘峙将军
刘峙(1892-1971)
傅亚夫
于梅燕
*中外杂志1971年10卷1期
*传记文学1975年29卷2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2册第271页
刘上将经扶先生传略
江西古今历史人物辑录之三:刘峙
傅亚夫
尹湘豪等
*江西文献1978年94期
江西社会科学1983年3期

刘峙的故事
刘峙
刘峙
刘峙
我所知道的刘峙
刘峙(1892-1971)
刘峙
刘峙
刘峙
王培尧
贾逸君
吴相湘
厂 民
唐志华
高文怡
傅亚夫
蒋叔良
王树仁
*中外杂志1985年37卷1期
中华民国名人传(上册)军事第142页
*民国百人传第4册第133页
当代中国人物志第43页
江西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第104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7册第207页
*革命人物志第19集第262页
党国伟人轶事第106页
黄埔军校名人传略第1卷第227页

刘峙

漂泊海外的华东“剿总”刘峙完颜绍元民国军界名流归宿第177页,民国军政要
人归宿第293页
刘 峙(1892—1971)
刘 峙(1892—1971)
刘 峙(1892—1971)
刘 峙(1892—1971)
久未归队——刘峙被免职之谜
陈予欢编著
姜廷玉等编著
马洪武等编写
廖盖隆等主编
何虎生 潘明忠
黄埔军校将帅录第255页
台湾三百军事人物第78页
抗日战争事件人物录第520页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189页
金陵秋梦——国民党四十三位首要战犯归
宿之谜(下)第417页
乱世“福将”刘峙田毅鹏蒋介石的文臣武将第173页

刘峙1892~1971

国民党军将领。江西吉安人,字经扶。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1924年任黄埔军校战术教官。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2师师长,率部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任国民党军第1军军长,后历任第1军团总指挥、河南省政府主席等职。1933年,任赣粤闽湘鄂“剿共”北路军总司令。1935年4月任陆军二级上将。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第2集团军总司令、第1战区副司令长官、重庆卫戍总司令、第5战区司令长官等职。1945年12月,任郑州绥靖公署主任,指挥所部进攻中原解放区。1948年6月,任徐州“剿总”总司令。翌年1月所部在人民解放军发动的淮海战役中被歼灭。1949年任总统府战略顾问。

刘峙1892—1971

字经扶,号天岳。江西吉安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毕业。1924年后历任黄埔军校教官,国民革命军营长、团长、师长、军长,第一军团总指挥,讨逆军第二路军总指挥,河南省政府主席,豫皖绥靖主任等职。参加东征,北伐战争,蒋桂战争,蒋冯阎大战并对鄂豫皖地区红军和苏区进行“围剿”。在国民党第三、四、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抗日战争中,历任第一战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鄂湘川黔边区主任兼第五预备军司令长官、重庆卫戍司令兼防空司令、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等职。抗战胜利后,历任郑州绥靖公署主任,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徐州“剿匪”总部司令长官。1949年1月在淮海战役中失败,调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同年7月移居九龙。1950年10月去印尼。1953年11月去台湾。1954年1月任台湾国民党当局“总统府”国策顾问,同年10月任“行政院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委员。1971年1月15日病故。著有《我的回忆》。

刘峙1892—1971

字经扶,江西吉安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曾任黄埔军校教官、第一集团军第一军团总指挥、河南省政府主席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一战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鄂湘川黔边区主任、重庆卫戍总司令、第五战区司令。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郑州绥靖公署主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因在定陶战役中失败,1946年11月被撤职。1948年任徐州“剿匪”总司令。1949年移居九龙。1950年到印尼。1953年返抵台湾。1971年死去。

刘峙

刘峙

字经扶,别号天岳,江西吉安人。1892年6月30日生于吉安县庙背村一个农民家庭。七岁入私塾读书。1905年赴日本,不久因日本遣返中国留学生而归国。1907年入湖南陆军小学,1911年7月入武昌陆军中学第三期。武昌起义后曾加入学生军。1912年7月入直隶(今河北)陆军第一预备学校,在校曾参与组织反袁的 “辅仁社”。1913年7月南下参加二次革命,后返校。1914年6月毕业后在军中实习半年,12月再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步兵科。1916年毕业后回广东任岑春煊部参谋。后历任驻川滇军连长、援赣第四军营长。1921年先后任粤军总司令部副官、第二军军部副官、第二军第七旅第十三团中校团附、第二军第二游击统领。1922年春任孙中山北伐大本营第一游击大队长。11月回广东任东路讨贼军总司令部参谋兼卫队队长,参加讨伐陈炯明。后改任建国粤军军事参议。1924年6月任黄埔军校兵学教官,后任校参谋处科长。1925年2月任军校教导第一团第二营营长,率部参加第一次东征。后参加平定刘杨叛乱。8月任第一军第一团团长,10月率部参加第二次东征。1926年2月任第二十师副师长兼参谋长,不久升任第一军第二师师长。1926年7月后率部参加北伐,转战湘、鄂、赣等地,历任第一路军前线指挥、第一军第三纵队指挥官、第一军军长兼第二师师长。1927年10月20日特任军事委员会委员。1928年1月任第一集团军第一军团总指挥兼第一军军长,辖一、四、九、十军继续北伐。10月8日任缩编后的第一师师长。蒋桂战争时任讨逆军第一军军长兼第一师师长。不久任讨逆军第二路总指挥。1929年5月率部攻占武汉,任武汉卫戍司令。1929年9月3日任国民政府国军编遣委员会直辖第二编遣分区主任。年底率部与反蒋之唐生智部在河南作战。1930年4月任第二军团总指挥,率部参加中原大战。10月任平汉线左翼军总指挥。10月7日任河南省政府主席。1931年1月兼任陆海空军总司令开封行营主任。1931年6月14日任国民政府委员。7月石友三发动反蒋叛乱,任南路集团军总司令官,率部与张学良部夹击石友三部。11月改任特派驻豫绥靖公署主任。1932年6月任 “围剿”鄂豫皖苏区的中路军副司令官。1933年4月任赣皖闽湘鄂五省 “剿匪”军北路总指挥,率部“围剿”中央苏区。1934年10月6日任河南省保安司令。1935年4月3日晋升陆军二级上将。12月12日免去河南省政府主席任豫皖绥靖公署主任。1936年7月14日任国防会议委员。西安事变后,任“讨逆军”东路集团军总司令。1937年8月12日任第一战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10月兼第一战区新兵督练公署主任。因战事失利于1938年3月9日调任洛阳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7月任鄂湘川黔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兼第五预备军司令长官。1939年2月2日调回重庆任卫戍总司令兼防空司令等职。1942年因“重庆隧道惨案”被撤除防空司令之职。1945年2月11日奉命去湖北接替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9月赴河南漯河接受日本投降。1946年1月任郑州绥靖公署主任,辖豫陕两省及原第一、五战区各军。6月集结郑州绥靖公署和武汉行营所辖30万兵力围攻中原解放区。8月指挥所部军队进攻冀鲁豫解放区。9月其一部在定陶战役中被击溃,19日被调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此后曾在上海家中闲居。1948年当选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6月9日任徐州“剿总”总司令。淮海战役失败后于1949年1月被解职,后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7月移居九龙。1950年10月移居印尼。1953年11月去台湾。1954年1月聘任台湾当局“总统府” 国策顾问。10月任 “行政院”“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曾是中国国民党第三、四、五、六届中央执行委员。1954年2月曾任 “国民大会”主席团主席。1971年1月15日病故。著有《我的回忆》。

☚ 刘政鸿   刘贵立 ☛
0000292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