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刑史子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刑史子臣

刑史子臣

战国志异小说。撰人不详。原载《汲冢琐语》。《艺文类聚》卷八十七、《太平御览》卷九七八、《事赋类注》卷二十七皆引载。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辑释》亦录入。刑史子臣,姓刑史,名子臣。关于此人之事,《琐语》犹载一则。《北堂书钞》卷一六○引 《琐语》云: “陨石于铸三。宋景公问于刑史子臣曰: ‘陨石于铸三,何也?’刑史子臣答曰: ‘天下之望山三将崩。’”可能他是宋国的一位“明于天道” 的巫史,或者是传说中的人物。本篇小说描写:当初,刑史子臣对宋景公说:“从今起始到五祀之日 ( 《御览》引作 ‘五月五日’),臣死。自臣死后五年,五月丁亥日吴亡。以后五祀,八月辛巳日君薨。”刑史子臣到死日,朝见宋景公至夕时而死。后吴国亡,宋景公恐惧,担心刑史子臣的话应验。将到死日,便逃到瓜圃里,想躲过灾难,但还是死了。等到臣下找到他的尸体,已经臭烂生虫。这则故事,记的是刑史子臣预言吉凶之异事,迷信色彩浓厚,没有什么积极的思想意义。不过,在表达人物形象特征方面,写得也颇有意味。如行文说:“后吴亡,景公惧,思刑史子臣之言,将至死日,乃逃于瓜圃,遂死焉。”刻画出了宋景公死前的狼狈猥琐之状,语含讥贬,言约而趣浓。大凡君王,都想长生不死或寿终正寝。可能本篇是作者为讥讽那些想长寿不死的君主而虚构的故事。刑史子臣的故事,《搜神记》卷八和《宋书·符瑞志上》除记有《琐语》刑史事之外,又演化出 “景公终后四百年,邾王天下”的情节。

☚ 晋治氏女徒   佚名氏 ☛
刑史子臣

刑史子臣

中国古代神话。《艺文类聚》卷八七:“初,刑史子臣谓宋景公曰:‘从今以往五祀日,臣死。自臣死后五年,五月丁亥吴亡。以后五祀,八月辛巳君薨。’刑史子臣至死日,朝见景公,夕而死。后吴亡,景公惧,思刑史子臣之言。将死日,乃逃于瓜圃,遂死焉。求得,以虫矣。”

☚ 朴父   刑天舞干戚 ☛

刑史子臣

 初,刑史子臣谓宋景公曰:“从今以往五祀日,臣死。自臣死后五年,五月丁亥吴亡。以后五祀,八月辛巳君薨。”刑史子臣至死日,朝见景公,夕而死。后吴亡,景公惧,思刑史子臣之言。将死日,乃逃于瓜圃,遂死焉。求得,以虫矣。
 

〔选自《汲冢琐语》〕

●●
 这是一则历史故事。刑史子臣通晓方士之术,能预卜吉凶。据他自己卜算,他死于五祀(祭天之礼)日;后五年五月丁亥,吴王夫差亡;再后五祀八月辛巳宋景公薨。上述三人之死均被言中。
 查吴王夫差之死,年与此相合,月日与此不符;景公卒,月份不符日相合。
 此段逸闻近于史实,但三人死没有平铺直叙。详写景公。他对刑史子臣的话始则不信,直至前二人之死皆言中后他才顿悟自己死期将至,惊恐万状,虽藏于瓜圃也没有逃脱掉厄运。和刑史子臣的神态自若,视死如归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且景公还从堂堂的一国之君变成了一条卑微的小虫。这多少反映了人们对那些企图长生不老,永享富贵的大人物的鄙视与嘲讽。
 历史小说不仅以史料为依据,穿凿演义,还有作者自己的寄托,这是它区别于历史而发展成小说的一个因素吧。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6: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