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刑事责任年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刑事责任年龄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对自己实施的为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只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行为人才可能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从而对自己实施的为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负刑事责任。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即使他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也不负刑事责任。现代各国刑事立法都根据未成年人年龄大小对其刑事责任能力的影响,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几个阶段,主要有刑事责任年龄二分制、三分制和四分制。中国刑法将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行为人不满14岁,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2) 行为人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这一年龄阶段的行为人对杀人、重伤、抢劫、放火、惯窃罪或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罪负刑事责任,对其他社会危害性较轻的犯罪不负刑事责任,但应依法责令其监护人予以管教,或者在必要时由政府收容教养。(3) 行为人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是减轻刑事责任时期。这一年龄阶段的行为人对自己的一切犯罪行为均应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行为人已满18岁的,进入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这一年龄阶段的行为人对自己的一切犯罪行为均应负刑事责任,并且不能因年龄原因减轻其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年龄法律规定行为人对其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根据我国刑法,不满14岁的人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犯杀人、重伤、放火、抢劫、盗窃或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罪的,负刑事责任;已满16岁的人犯罪,都要负刑事责任。不过,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刑事责任年龄法律规定的应当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的年龄。 刑事责任年龄 刑事责任年龄亦称“责任年龄”。法律规定的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是犯罪主体的必要条件之一。只有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人才应承担刑事责任。各国刑事立法对责任年龄的划分方法有四分制、三分制和二分制三种。中国现行刑法将责任年龄分为3个阶段: (1) 完全负刑事责任时期,指犯罪时行为人已满十六岁; (2) 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即犯罪时行为人已满14岁而不满16岁,这个时期内只对杀人、重伤、抢劫、放火、惯窃或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罪负刑事责任,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3)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时期、指不满14岁的行为人对任何危害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因不满16岁而不处罚的,可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时也可由政府收容教养。 ☚ 刑事社会学派 刑事责任能力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